读出个性 悟出真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且已具备独立分析和感悟文章的能力。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忠于内心的感受,用独立的思路解读文本,让个性化阅读引领阅读教学的新风尚。
  一、把握提问主动权,引导学生问出个性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习惯把握课堂的主动权,用一连串的问题把握教学进度,最终得到教师预期的课堂效果。这样的课堂可能看起来滴水不漏,无可挑剔,但学生确实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他们只是在完成教师的阅读过程,完全失去了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而且小学生天性好奇,想象力丰富,他们潜意识里总在不断从文本中寻求自我认同,希望能够独立解读文本。可能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在教师眼里都是不成熟的,甚至会与课本和教师的正统思想南辕北辙,但是这些略显稚嫩的想法即便稍带荒诞也都是学生独立探寻的闪光开始,也是他们自主解读文本的雏形,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教师不妨把课堂中提问的主动权让给学生,给他们更多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让他们问出个性的同时也问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获得非凡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白杨》时,有学生忍不住问:“新疆那么远,那么偏僻,爸爸妈妈为什么还要去新疆工作呢?难道留在家里不好吗?”问题一出立刻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关注,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疑问。学生的想法很天真,问题看似肤浅,实则却问到了文章的实质,而把这个问题解开文章的主旨就呼之欲出了。我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爸爸对白杨树的赞赏开始追根溯源,一步步找出答案,待学生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他们不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恰如其分地掌握了文章的主旨。
  二、师生共同交流,给感受一个出口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读是手段,悟才是目的。感悟是阅读过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表达感受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需要。教师万不可将阅读感受的表达变成一种强制性的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重视内心的感受,激发深藏于内心的表达需要,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表达和交流的平台,给阅读感受提供一个出口,让学生一吐为快,由读到悟水到渠成。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表达阅读感受的最大秘诀就是教师参与分享感受。只有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才能真正懂得学生的内心;也只有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才能燃起热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要以同样的阅读热情融入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将分享阅读感受变成一种师生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对话。例如在学习了《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文章时,我主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这篇文章让人想起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故事虽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却清晰地展示了一名伟大船长的铮铮铁骨、舍己为人,在所有的人都陷入混乱的时候,只有这位船长还保持着沉着淡定,不顾自己安危,却能够带领人们秩序井然地脱险,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我的一席话成功地给学生开启了一个表达感受的阀门,学生纷纷开始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或敬佩,或感动,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师生和谐交流的大熔炉。
  三、提供作业“自助餐”,让学生各得其所
  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阅读作业是对个性化阅读的重要补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盛的作业“自助餐”,以较大的自由度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让作业“自助餐”与个性化阅读珠联璧合,全面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阅读能力的相对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放弃射门》这一课后,很多学生被福特高尚的人性美所感动,但也有些学生并不认同福特的做法,为了让大家能够各抒己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作业:假如你是福特的队友或者是福特的对手,在福特决定放弃射门的刹那,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想发呢?假如你是一名正在观看比赛的球迷,你又怎么样看待福特的行为? 假如你是本场比赛的裁判,你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一个身份,说说自己的感受。此次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也给他们表达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四、学会阅读生活,不断提升感悟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提醒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把握好用教材的尺度,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教材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多元化的社会每天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阅读的机会,网络信息、报纸、杂志、电视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即便只是街上琳琅满目的广告都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文字、图片信息,从日常生活中找寻有价值的阅读资源。由于课外阅读资源的多而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接触和接受那些适合小学生的有益信息,尽量避免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例如为了调动学生探索生活的热情,我在班级里举办了一次“发现你身边的公益广告”的活动,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搜集那些有教育意义的公益广告,并且说说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此次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纷纷将目光投放到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去发掘那些平时他们没有在意过的生活细节,很多学生都从这次活动中获益匪浅,他们才发现原来一句简单的广告词或一个简短的视频都那么意味深长。
  总之,个性化阅读应该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放开对课堂、对阅读材料的控制,给学生一方自由的天地,让阅读能够真正顺应学生天性,引导他们从文字中读出个性,悟出真谛。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习作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次的习作训练围绕编写童话故事这种学生乐于参与的习作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产生习作的愿望;在例文的启发下,进一步明确编写故事的意义,掌握编写的方法,以达到“易于动笔”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学习根据一定的意图或中心意思编写简单的童话故事。能结合本次习作把不良习惯的害处写清楚,把故事经过编写完整,使学生认识
审视当前的小学词语教学,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些教师竭力回避或者滑过,或教得一丝不苟,科学准确地诠释着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更有甚者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或字典对词语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呆板的,毫无生命的活力。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走进词语的深处,让词语成为孩子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为了使得我们的词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展现自己的个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融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3.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古人云:“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全日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意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习惯。  2.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能抓住动物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充分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说动物  师: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写有关小动物的文章,你们还记得是哪几篇吗?  (学生答)  师:你能简单说说他们的特点吗?  生分别用一句话说出白鹅、猫、鸡的特点。  师:
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他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是的,对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重要,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同样不容忽视。学会诗意地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对幸福与苦难
一、儿童诗  儿童诗不同于儿歌,它的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注重情感的纯度,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儿童诗具有诗的一般特点,同时它又是儿童的诗,所以从内容到形式,是以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精神内构为基准,不乏真率明朗的情感、稚拙活泼的趣味、悠远跃动的想象,再加上它匀整的结构、轻快的韵律、舒适的语感,便一下子回归于儿童,为孩子当下的生命奠基。    二、在儿童诗中寻找儿童精神的生长点  1.纯真  儿
识字与写字是学生开展语文活动,进行阅读、写话、习作的基础。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同音字的学习是一大难点。普通话音节有1200多个,一般字典、词典收字大约8000~10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七八个字。同音字多了,难免会在书面语言里产生混乱,尤其是识字任务较重的一、二年级学生,这可以从他们的组词、造句和写话中看出。下面我就从同音字的教学观和教学措施两方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求“同
大市要举行阅读教学赛课活动。市教研室经过层层筛选,市实小的卢老师脱颖而出,将代表我市参加赛课。为提高参赛课的质量,教研室组织了市小语中心教研组部分成员与卢老师一起“磨”课。  卢老师参赛的课文是苏教版五年级的《清平乐·村居》一课。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结合新课程理念,参考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成功做法,教学准备分成导入、初读、理解、入境四大板块来展开。经过两轮试教与研讨,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而富有活力的。但我们的很多高年级常规课堂,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会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那怎样提高阅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呢,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目标细化,提高预习效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当然,也要学生做好准备,那就是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新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