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悦读”教学的浅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一名学生来说,语文学科就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和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同时,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非常关键,其能够对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等进行不断的加强和提升。在语文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是用来进行课文阅读了,长时间的课文阅读难免会造成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所下降,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使阅读转件转变成“悦读”,这样就能够使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程的效果更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本篇文章就是针对语文教学中“悦读”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其他语文教师进行阅读课程教学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堂;悦读;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发布的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促使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教师不应该在刚刚阅读之后就进行细致的讲解,应确保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充分享受阅读时间,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另外,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应从被动接受转变成积极主动,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如果阅读时间过长,就会致使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种学生们不喜欢阅读的局面,这对于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促使“阅读”变成“悦读”。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1、课堂阅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读阅读课文进行不间断的讲解和只是拓展,学生们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听讲,并没有较多的实践投身到课文阅读之中,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们对于阅读积极性和兴趣的提升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身份,在对课程阅读时,应预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感悟和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字了解能力,将阅读变成“悦读”[1]。
  2、课外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世界。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如果阅读时间仅限于课堂中那几十分钟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图书角,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书籍进行阅读,对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在总体上就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设定课外阅读任务,充分保证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使他们能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二、指导丰富的阅读方法
  1、示范阅读,给学生感受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秀丽自然景物的文章,《烟台的海》、《三亚落日》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跟随老师的阅读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颜色、意境,感受美。如《三亚落日》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教师用绘形绘色的阅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真有诗意”啊!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阅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当然在感受美后学生阅读便潜移默化中一气呵成了。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激发他们去想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2]。
  2、自由阅读,还学生自主美。教师不应仅仅将阅读局限在课本要求的基本书籍中,应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寻找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这样在最根本上就提升的学生们进行阅读的兴趣,并与相同书籍爱好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悦读中的自由美。
  3、感情阅读,让学生表达美。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阅读,充分发挥阅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阅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艺术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真善美因素,让学生与作者、文字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产生共鸣[3]。
  4、拓展阅读,续学生延伸美。怎么把文章读深刻,阅读更全面也是阅读的关键。仅仅局限在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可以是由课堂知识的延伸《二泉映月》去欣赏其他的名曲,《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去了解爱因斯坦等。也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兩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4]。《爱之链》使学生体会乔依形象的伟大,更对他的未来寄予了美好,因此学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就按上了一个个精彩丰富的结尾。唯有博览群书,通过广泛的阅读才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结语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对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贯彻和落实,保证课堂上的阅读与课外阅读能够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应对学生们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和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和引导,制定高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升华自身,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将阅读转变成“悦读”,提高语文悦读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策.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一体化漫谈[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9(06):136-137.
  [2] 刘敬军.浅议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6(06):110-111.
  [3] 田家云.快乐写作从“悦”读开始——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4,12(37):245-246.
  [4] 王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与写作结合[J].考试与评价,2014,08(05):157-158.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愈发注重绿色环保,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新型环保面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以图腾为主的服装.介绍该系列服装的设计灵感以及运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挑战性、体验式活动,寓教于乐,对促进高中学生的体能、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适时、适地、适度融入拓展训练,并引导学生积极
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繁荣发展的源泉.对于正定古城而言,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印记是它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古城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
随着信息技术大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和学情也随着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悄然而生.本文以卫生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介绍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教学以及评价
本文以中国诗词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借用关联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支持,尝试从认知推理的角度看待意象翻译.文章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区分了两类意象,并重点讨论了这两类意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