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炭材料对TNT生产废水去除性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新型含持久性自由基(PFRs)的生物炭(BCPFRs)及其复合材料nZVI/BCPFRs,考察了BCPFRs在添加氧化剂(BCPFRs/Fe2+/H2 O2和BCPFRs/Fe3+/H2 O2)和不添加氧化剂(nZVI/BCPFRs)条件下对TNT生产废水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nZVI/BCPFRs的去除效果最显著,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为58%,对总氮(TN)的去除率为78%,Fe2+/H2 O2的矿化能力和Fe3+/H2 O2的脱氮能力在BCPFRs的诱导下分别提高了8.4%和17.4%.对处理前后的废水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nZVI/BCPFRs处理后的出水毒性最小.GC-MS和LC-MS对废水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中硝基芳烃化合物的种类大大减少,nZVI/BCPFRs体系对TNT生产废水的去除率最高,表明nZVI/BCPFRs复合材料在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湖北省地磁台网数据发现,相邻台站数据相关性高且趋势相同.为解决地磁秒数据短期缺数的问题,基于素描的想法结合地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补数策略,即用傅里叶拟合法拟合出相似度高的完好数据作轮廓,调整傅里叶参数用轮廓拟合缺失数据,再用ARMA预测模型对细节进行修复.通过对实际缺省的地磁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该策略具有良好的修补效果,为地磁秒数据补齐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定量描述大尺度泥石流形成机理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SAR卫星影像相位信息和后向散射信息全面识别泥石流发育机制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探究云南省德钦县一中河泥石流物源汇集及失稳模式.通过后向散射系数反演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利用升降轨Sentinel-1 A数据获取坡表二维形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与地表形变表现出周期性和强关联性,早期物源汇集受干湿循环影响,1~6月土壤含水量增加,表土受高孔隙压作用出现膨胀现象;7~12月受风化侵蚀作用,表层物源剥落,为泥石流形成区补给物源.通过
为分析提高应变观测采样率及拓展观测频带对低频观测的影响,在张家口地震台、怀来地震台选择TJ-2型体应变仪进行台站对比观测实验,并在时域和频域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体应变与测震观测频带的特性.
介绍了体积式钻孔应变仪的结构原理,分析计算了仪器的热标定.通过别尔采夫滤波去掉仪器产出数据中的低频趋势变化,求得M2波潮汐因子,并利用潮汐因子对仪器数据进行校正.
为获取水管倾斜仪长期有效的准确观测数据,研究一种避开整点时刻的自动补水和调零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方法对观测数据产生人为干扰的问题,极大降低了补水和调零操作的影响,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以乙炔为碳源、铜粉为催化剂制备碳质纤维(CF),采用氧化剂(硝酸、硫酸或过氧化氢)对所制备的碳质纤维进行氧化处理,将氧化后的碳质纤维固载Pd制备Pd/CF催化剂,并考察其在溴苯和苯硼酸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碳质纤维、氧化后的碳质纤维以及Pd/CF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碳质纤维整体形貌呈直线形状,纤维内含有大量的碳碳双键.氧化处理后,纤维形貌没有明显变化,但检测出碳氧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fundamental challenges for China.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geography.This study reviews the course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
2021年12月12-15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China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2021,CCG2021)”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举行,大会在福州设线下主会场.来自国内外300多所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2300多人参加会议,其中300余人亲临线下会场.同时,大会通过中国地理学会B站进行网络直播,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万人在线收看了开幕式盛况和大会特邀报告.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时代挑战理论创新社会实践”,旨在研判在统筹
期刊
实验室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兼性厌氧菌,16 S rDNA序列分析其为柠檬酸杆菌属,命名为Citrobacter sp.ZY630.对菌株利用Fe(Ⅱ)还原NO-3过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无外加有机物的情况下,菌株ZY630可以以Fe2+为电子供体还原NO-3,经过120 h反应,Fe2++菌组约1.1 mmol/L的NO-3完全降解,产物包含NO-2、N2和N2 O.通过对照分析,发现体系中NO-3-NO-2的转化是由生物作用主导.同时发现6 mmol/L Fe2++菌组较3 mmol/L F
波转子制冷常用于气体除湿,介质的相对湿度将影响波转子制冷性能.利用UDRGM修正极性气体物性,建立了水-空气凝结蒸发模型,并搭建了两相波转子制冷实验平台,对相对湿度影响波转子制冷性能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波转子制冷效率逐渐降低,变化趋势基本呈线性.转速2200 r/min下,相比于干燥气,当压比为2.0时,饱和湿空气等熵膨胀效率下降2.9%,当压比为3.0时,等熵膨胀效率下降2.4%.进一步增大压比,相对湿度对波转子制冷效率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小.随着相对湿度增加,水凝结时释放热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