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能量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影视圈
  A:卢梵溪(优酷出品总经理)
  Q:优酷跟土豆合并之后,团队发生了哪些变化?
  A:两个平台逐渐形成了更加鲜明的气质。优酷的气质从优酷出品的作品中可见一斑。作品秉持阳光、正能量的出发点,同时内容题材必须接地气,“梦想”也是优酷出品的关键词。团队方面,近一年优酷的创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滋长。现在的优酷BU,近一半的团队是出品自制团队,包括影视、综艺、脱口秀等。中关村普天大厦的会议室里,大厅、走廊永远挤满了头脑风暴中的团队。优酷出品,这五年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引领行业的。2009年网剧的出现,2010年微电影的诞生,2012年“大师微电影”的行业炸弹,2013年Mini剧的研发,这些内容的诞生,就像是一群互联网产品经理,在研发新产品,琢磨用户体验,并利用互联网和传统影视的渠道共同推广。而与传统影视行业不同的是,优酷出品是从零开始突破的。
  Q:目前自制内容在优酷的整体业务中占什么地位?
  A:优酷出品创立于2009年。《老男孩》、《父亲》、《嘻哈四重奏》、《泡芙小姐》、《万万没想到》等等,这些自制内容在流量和口碑上的成功,不断地在增强优酷在自制内容投入上的信心。随着用户人数的不断增长和用户对互联网视频媒体依赖程度的增强,自制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重要。虽然从流量上看,自制占的流量目前不是最高的,但是自制内容是最代表品牌特色的。优酷的品牌特色是“阳光”,所以在自制内容方面,我们传递的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Q:是什么影响着优酷对自制内容的定位选择?
  A:一是要考虑到平台的大趋势和技术变化,比如今年移动端的异军突起,推动了Mini剧的诞生。优酷在互动娱乐方面的创新,也将为剧集增加更多的互动成分。二是精准地把握观众喜好。我们日常要参考的数据都是极其细致的,包括在剧集中内容被拖拽的时间点、评论中被提及的关键词等信息,这些信息都将反馈到后续的制作中。
  Q:针对网剧的观众,优酷怎样细分?
  A:从网剧诞生之日起,它便是细分市场的。我们有偏男性的《嘻哈》,偏女性的《泡芙》,给北方人群的《乙方甲方》,面对重度网络人群的《万万没想到》,明年还会有针对高端女性市场和针对白领市场的网剧产品。
  Q:优酷出品的投制模式是怎样的?
  A:方式多样,优酷独资、多方合资、优酷以平台资源投入合作,都有可能。制作方面,优酷有系统完善的监制体系,保证作品质量。
  Q:在自制内容的营销推广方面,有什么经验与我们分享?
  A: 优酷出品的团队有两大分支,运营和制作在出品团队内同等重要。现在的网剧推广跟电影的推广,基本已经非常相似,并且会更多地利用网络最新技术。优酷的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泡芙小姐》,我们将人物形象在各个渠道做拟人化运营,泡芙小姐和她的闺蜜们都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并且在《风尚志》等时尚杂志开设了泡芙小姐的专栏。“大师微电影”是一个更特别的项目,因为内容很高端,在网络上推广需要一定的技巧。今年,为了“大师微电影”的上线,我们组织了三个看片会。一个针对香港电影节专业观众和媒体,第二个在北京,针对导演们的拥趸和影评人,第三个分享会邀请了伊能静、芦苇、石述思等圈内朋友,并鼓励大家用各种方法在自媒体上对项目进行推广。而《万万没想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了SNS,每期节目上线,都是微博热点话题第一位。接下来,《万万没想到》将会继续在微信、豆瓣、人人等平台进行粉丝和创意人才的运营。
  Q:在内容制作方面,优酷期待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A:首先希望能跟出品团队一样,对创新极度渴求,同时对内容精益求精,不怕没日没夜地做剧本,不怕反反复复地NG直到达到要求。同时,要愿意为网络观众付出自己多年的努力,而非只是将网络作为进入电影电视圈的跳板。
  Q:影视圈
  A:王皓(搜狐视频节目制作部总监)
  Q:视频网站逐渐加大投入自制内容的驱动力在哪里?
  A:其实自制内容从本质上与采购内容没有多大区别,它们都是内容产品。只不过“自制”是我们这个平台自己策划、制作的内容。为什么投入很多去做这个事情,我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传统内容供应商并不是很清楚互联网新渠道用户的属性、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虽然有很多机构或个人在尝试做这件事,但失败的案例很多。这件事由视频网站自己来做,就很合适。第二,也是因为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内容成本。版权采购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保护了知识产权,让竞争变得合理,但同时也促生了一些乱象,比如大幅抬高了版权内容的价格,造成价格虚高、市场虚热,而自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第三,从推广的渠道和方式上来讲,由于是自家出品的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会给予更多的照顾。但观众并不会去区分内容本身是自制还是采购,这个标签只是针对从业者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Q:压力主要来自?
  A:搜狐视频自制部门的竞争压力事实上不完全是来自于其他视频网站的自制部门,还包括那些经过千挑万选的传统影视行业的作品。事实上,我们是要和搜狐视频要采购的那些作品竞争,这些已经进入采购清单的作品,其专业水平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非常难。目前来看,自制内容无论从流量还是规模上讲,无论在哪一家视频网站,都还无法构成总体数量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但是它的品牌效應实际上是可以逐渐体现的。比如搜狐视频的《屌丝男士》、《我的极品是前任》、《极品女士》、优酷做的《万万没想到》,这些自制内容的影响力带来的实际上是我们对自制内容的信心,以及对市场的启发。
  Q:告诉大家这个平台可以诞生这样的内容。
  A:对。张朝阳也一直在给我们打气。他说,“新的渠道和新的平台一定会诞生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产品”。实际上就是告诉更多人,比如在传统媒体中的人,当移动渠道离我们越来越近、4G马上就要来的时候,对于有想法在新渠道中生产新式产品的人,我们要给他们以信心。我们更多的起到的是一面旗帜的作用,吸引影视从业者,希望他们有意愿循着我们开拓出的这条路继续往下走,使它成为一个新的行业。   Q:您认为什么是网民想看的内容?
  A:网民也分很多种,但从制作者角度,我只把网民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众,就是所有上网的人。一种是分众,就是细分受众。当然有重合,但是针对这两类,要有不同的打法。搜狐视频以前也做过佛教、军事类等有针对性的节目,定位比较清晰,但是这一类型的节目目前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当下的视频行业,无论从广告价值、流量变现的能力来看,相对而言还没有像传统电视行业收视率那么高。它覆盖的整体人群数量,还达不到传统媒体那样的量级。在这样的条件下做细分受众的内容,得到的流量是有限的。无论它再怎么定位精准,用它去换广告价值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我认为做细分受众的视频产品,现在还为时尚早。除非它能够和更为紧密的营销方式相捆绑,比如搜狐视频目前在做的产业频道,以植入定制、冠名等方式,更紧密地和广告主绑在一起。
  Q:定位于大众的自制内容,似乎以喜剧类居多。
  A:大家都在做喜剧,而且每集时长都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相信其他视频网站也和我们一样,是做过研究的。互联网用户对轻松幽默的内容的消费欲望是存在的。因为大家很苦闷,要在网上找乐子。当然大众肯定也还有别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再尝试。
  Q:在自制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大数据有何贡献?
  A:张朝阳有一个理论:我们坐在苹果树下,树上长满了果子。我们应该摘哪个果子呢?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摘离我们最近的那个。他说这个理论事实上就是他对大数据的一个看法。他认为,大数据是制作和营销内容产品时的一件工具。如果这个果子离得够近,不用踩梯子也能够得到的时候,这件工具就可有可无。大数据的用法是,我需要的时候就拿来用,但是如果感性认识也能判断这个题材合不合适的话,我就会把这个工具放在一边不用它。内容的生产最后还是要靠人的大脑。
  Q:数据最多只是一种参考。
  A:大数据是否会成为行业内普遍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我看到的基本上还是拍脑袋的多,当然大数据能够为我们做判断提供一些参考。比如说,我们在制作《屌丝男士》时,的确参考了《大鹏嘚吧嘚》的数据,它的数据就是男性观众占多数,我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男性观众。在做《我的极品是前任》时,第一集的微博数据报告显示“爷爷”和“小丸子”这两个词的传播率最高,到达了它们数据评测中的最高级14级,我们就根据这一数据决定请王学兵再演一段。
  Q:目前搜狐自制内容的制作模式是怎样的?
  A: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有团队在操作,比如《屌丝男士》、《大鹏嘚吧嘚》。另一种是合作模式。我们和外部制作团队商量好选题、风格、制作排期等细节,由外部团队执行。《我的极品是前任》以及很快要上线的《三国热》都是这种合作模式。“自制团队”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挺闭关自守的名称,好像就是自己关起门来做,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提供的是平台、渠道以及思路。我们有一些试错的经验可以和外部团队沟通分享,以后可能还会提供一些选题招标或项目招标,甚至采购。这些和自制的概念并不冲突。
  Q:对内容的评价标准呢?
  A:好看是唯一标准。如果你有信心,大众对这个项目的反应会很好,我们就非常欢迎。搜狐视频资金雄厚,随时等着合作,事实上我们很迫切,是很缺项目的。大家做自制做了这么多年,其实都很难得才出来一个真的能产生很大影响力的作品。
  Q:点击量到什么级别,才算成功?
  A:千万级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级别。但是过亿,尤其当剧集不是很长的时候,过亿还不是很容易。网络自制剧这一行现在还文无定法,时长、集数都在尝试,也要和广告客户进行沟通。我们看重的是先把这个市场做出来,将来则是谁强大谁来定规则。
  Q:现在拿自制内容去谈广告,是不是相对容易了?
  A:现在广告招商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老跟销售部门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卖出去。现在就得說,你们可不可以跟客户说少植入点。
  Q:针对栏/节目、网剧、微电影等自制出品内容,搜狐视频有怎样的偏重?
  A:栏/节目与自制剧同等重要。栏/节目追求稳定、持久的影响力来源,同时也是流量来源。网络剧则更像是短期内的突击,实际上是推广方式上的不同使它们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打个比方,我们要通过《屌丝男士》把观众带进来,然后再通过节目《大鹏嘚吧嘚》把观众留住。通过这样的组合搭配,让观众越来越多。至于微电影,我们现在是处在待机状态,有好项目就做。
其他文献
有天陪我的孩子正在游乐场玩儿呢,高群书导演给我打的电话,“恭喜啊,提名了。”  我说不可能吧,这才几场戏啊。当时很惊讶,然后赶紧给我老公(《杀生》导演管虎)打电话,他说是的。  我的判断是我演的这个人物戏份太少了,就只有区区几场戏,其他几个候选人,我听说他们的戏量都很大,我就觉得不可能,所以没往上想。当时因为有好多好朋友都在台湾,就想去台湾玩儿一趟的。  然后直到那天颁奖礼,念到我名字的时候都懵了
期刊
“搜狐集团的媒体属性,搜狐视频传承得最强,所以视频要打的仗就是集团要打的仗。”张朝阳再度率兵亲征视频江湖,押宝自制内容,并于今年6月间针对自制内容发布了“梦工厂”战略体系。  有人说搜狐视频是张朝阳的娱乐梦。由于张朝阳本人在娱乐圈混迹多年,人脉深广,并深谙娱乐行业的玩法,在搜狐视频发力自制时,这看起来或许能让搜狐视频相比其他同行多有一点优势。  “梦工厂”的未来计划是以自制内容产品为主,打通上下游
期刊
『侠女』杨慧贞  不同于60年代对爱情的追求与寄托,70年代的台湾银幕一片『刀光剑影』。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片如《侠女》、《大醉侠》、《龙门客栈》等,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时期的台湾电影。  与大陆的『巾帼英雄』相似,台湾的女人这时期同样不爱红妆爱武装。  『侠女』杨慧贞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女侠客,其扮演者徐枫,眼睛亮而有神,不失女性的妖媚,却又带着一份犀利,颇能代表当时社会的审美倾向,非常适合『侠女』的角色定
期刊
屌丝男士(第三季)  《屌丝男士》由赵本山第53位弟子大鹏(董成鹏)导演并主演,是一部向德国电视剧《屌丝女士》致敬的喜剧短片。大鹏在片中饰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男性,而大鹏的各位明星好友,也在片中有惊喜表演。《屌丝男士》两季播出至今,累计播放量已经突破7亿次。第三季将于2014年播出。  我的极品是前任(第二季)  《我的极品是前任》由搜狐视频当家花旦于莎莎担当主演、国内众多一线明星加盟。在汲取搜狐视
期刊
泡芙小姐  《泡芙小姐》以追求时尚自由的“泡芙”为主人公,用实景动画方式,展现了当下都市人关于情感、心灵、工作、生活、朋友等维度的生活状态。2014年,《泡芙小姐》除了网剧外,还将再次推出微电影,混搭“长短”,混搭“形式”,每集故事更加聚焦都市人的内心情感话题、危机、焦虑或思索。  万万没想到  被誉为“2013网络第一神剧”的《万万没想到》讲述了一段皇家屌丝的惊叹人生,以夸张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屌
期刊
2009年11月27日,赶一早的飞机,那时天气都有些冷了,六点多钟到的机场。还有网站的记者跟拍一起做金马节目。  记者问我准备了什么衣服,我想能不能穿得上兩说。  当时去金马电影节时只知道是被提名了,但没有抱太多期望,所以去的时候心态也很轻松。正好也因为没有去过台湾,反正就当是去尝尝台湾美食。  然后颁奖前还碰到了侯孝贤导演,他是当时的评审主席,本想从他言语中察觉到一丝丝信息,但是完全没有,所以觉
期刊
XGirl  《XGirl》是由乐视网打造的一部时尚推理探案剧,由周秀娜、雷牧、马英乔等主演。剧中人物各具破案超能力——有擅长读心术的性感小萝莉、擅长逻辑推理的知性冷美人,以及擅长数字分析的性感大波妹。全劇共30集,每集20分钟,将接档《女人帮·妞儿》第二季,于2013年12月上线。  光环之后  《光环之后》是第一部由吴宗宪监制的乐视网络剧,台湾金钟奖综艺栏目制作人彭维昱担纲制作,集结了赖琳恩、
期刊
采访开始之前,老蒋还在看剧本,这是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纵横”电影圈三十年,从最初做着演员梦的小子到如今的电影公司总裁,蒋燕鸣在电影圈内干过很多行当。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他一心想着学演戏,无奈考学时电影学院却不招生。来年想再报考,却又超了年纪,“演员梦”就这么“杯具”了。但此后,他愣是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继续在片场摸爬滚打。三十年过去了,剧务“小蒋”成了今天的总裁“老蒋”。  三十年,他都
期刊
无庸置疑,“真人秀”是2013电视屏幕的一道“主菜”。  尽管它并非娱乐节目的新模式,几年前已然开始兴起。但有别以往,电视台不再满足于草根造秀,捧红路人甲乙丙丁。而是開始集结明星参与,年初的《我是歌手》、年中的《星跳水立方》、《中国星跳跃》、《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年末的《爸爸去哪儿》等,皆以明星为招牌,他们不仅唱歌、跳舞、当导师,甚至还跳水,带孩子,这让“真人秀”的口味越来越重。观众看得
期刊
人生需要揭穿  《人生需要揭穿》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呈现了65个故事里的崴脚文艺青年,分别是旧爱、小三、败犬、极品和怪咖们。该剧由因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迅速蹿红的奶爸代表王岳伦执导,Mike隋、田家达、乔乔、韩承羽主演,客串明星阵容包括:任泉、张亮、田亮、郭涛、何炅、吴奇隆、謝娜、叶一茜、李宇春、苍井空、黄奕等。全剧共20集,每集10分钟,将于将于2014年初在爱奇艺、PPS平台上线,每周播出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