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与思考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eqi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给与高校的科研经费也随之增多。那么这么多的经费该如何管理,怎样科学规范的核算就成了一个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到科研的完成质量与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是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所以,文章就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我国的主要科研机构就是各大高校与专业的研究院所,但高校的数目明显多于研究院所。所以大量资金在寻找投资领域的时候,就会把目标定在各大高校。高校也顺应这种需求,参与更多的科学研究,因此,也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关系着科研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科研质量是否过关,高校的科研实力,高校老师的创造水平。那么,如何对这些数目庞大的资金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科研经费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结构和现状
  高校科研经费的结构构成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纵向与横向。纵向科研经费就是指国家财政的拨款。这些款项要严格的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并且依照签订的合同预算严格执行。向比较熟悉的国家科技专项经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等。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给与的经费。主要用于一些技术支持,产品的开发创新,成果的推广和技术转让等等。这些资金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高校的科研人员对这种横向的科研经费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因为这些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没有那么严格,在双方都认同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合同列支经费。
  二、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高校缺乏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没有合理的会计制度,那么就无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和在科研项目中出现的一些的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做出合理的管理与预算核查。例如一些设备费,人员使用费和其他科研使用经费这些直接经费没有合理的收支报表及会计制度。而且,一些在课题研究中无法计入的费用例如服务人员费用之类的间接费用就更不能得到有效地管理了。缺乏了有效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无法维持资金链的稳定运转,使得科研不能如期的进行下去。
  (二)缺乏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
  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可以使得科研合理有序的进行,特别是一些纵向科研。纵向科研由于科研项目专业很强,一般都是由申报人自己决定。而申报人员缺乏财务制度的知识,财务部门不能参加这种专业性的预算编制工作。导致预算在科研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合理保障科研任务有序进行。而一些高校对这种现象也不够重视,不找专家评估论证,预算多了少了也无所谓,经费使用也很随意。有时候科研项目与经费脱节,有时候项目没做完,经费用完了,有时候经费用完了,项目没做完,之间出现很大的差池。
  (三)缺乏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分类
  横向科研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是根据资金来源划分的,那么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也应该按照这种分类科学管理。因为资金的来源不同,学术型与应用型也应该分开管理。如果没有分开管理,科研人员得到的收益经费就会变得混乱,科研人员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他们可能会弄虚作假套取经费,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因为都是一个学校的,就会放宽管理的政策,允许一些这样类似的混乱现象。长此以来,科研经费的管理就会越来越乱。
  (四)缺乏严格的科研经费监管制度
  我国高校一般都是采用课题组的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制度基本都是课题组的负责人全权管理该课题组使用经费,有着较大的自主支配权。长此以来,课题组的负责人就觉得这些科研经费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不需要向学校告知具体的使用情况,也不想让学校过多的干预。学校也因为一些原因,把经费的监管权放任给课题的负责人,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这样导致了科研经费缺乏了有力的监管,没有了一个管理的屏障,使高校的财务科研经费的监管形同虚设,也暴露了我国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五)缺乏对科研劳动的认可
  现在的科研经费制度是经费必须在科研的过程中都使用完毕,这样的一个过程管理模式使得高校的非专职科研人员产生的劳动无法兑现成果,科研的项目也被一定程度的限制。一些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不需要间接费用,这样的劳动缺乏被认可。这样就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动力,签订一些虚假的合同,买一些假发票来套取科研经费。这样也导致了一些应该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被用在一些会议中心和咨询公司里。所以,向这样的脑力的学术类的劳动做出应该的认可是非常必要的。
  三、拓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想思路
  (一)建立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分析,总结出高校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与资金的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每个环节都详细过目,严格把关。对一些经费划拨,课题验收的管理也严格规定,制定规章制度。让高校的财务经费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把经费从学校的大账上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让高校财务科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
  (二)建立科研支出科目体系
  高校一定要根据实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经费收支科目,因为这样才可以把一些场地,水电等消耗品做好合理的分配。使科研支出的预算费用与实际使用费用做到基本吻合,不漏账。争取每个月都进行一回报表的合并与区分,把科研与教学支出在总体上区分,并建立科研收入,科研支出,科研经费剩余三种科目体系。使得科研经费能够周转有序,衔接合理,资金也能够分配科学。
  (三)建立精细的财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坚持经济的合理性,建立精细的财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并且帮助科研项目的课题组负责人建立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科学的编制。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请专家来进行预算编制的论证,进行精细的运算排除一些可能的不确定性,把目标的相关性提高到最大化,为上一级的审计监督与财务核算提供便利,也使得这些账目有着合理合法的依据。   (四)建立科学的高校财务科研经费分类管理
  高校目前都是把科研经费分为横向科研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更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按照科研的根本性质来区分。主要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学术型研究一般消耗的科研经费很少,因为基本都是脑力劳动,很少需要消耗一些例如设备费等,但也有缺陷。缺陷基本就是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学术型研究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但是研究人员也有私心,就是可以用于个人评职称。应用型研究才是社会科研活动最需要的类型。这类的经费要严格按照合同来执行,不能以重量不重质的角度去考虑这类问题的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共同来承担。形成良性循环。
  (五)建立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公开高校在科研经费中的使用情况,建立科研项目档案,构成信息化管理体统。这个系统主要应该包括项目的实际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该任务,给与的经费使用情况等等。这些都应该列举在这个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法的科研人员弄虚作假,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透明,更加公开,让老百姓对科研项目定心与放心。
  (六)建立完整的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制度
  科研经费内部需要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避免由于内审缺失使得科研结账不及时,经费使用不合理,经费的使用效率严重低下的现象。内审的缺失也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都是财务人员在负责,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管理很少,使得财务人员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定期的审计,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合理,预先排除不定期不确定的因素,让科研经费高效利用起来。
  四、结语
  我国的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的管理道路还有很大的改进与改善的地方,尽量在体制体系等根本上改变。如果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也要在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和经费的具体使用上严格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科研经费在使用上可以合理与科学,让科研成果能够最大化的服务于社会,让我国的科技科研可以高速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海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4(08).
  [2]朱秉男.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08).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其他文献
新晋商是指传承了传统晋商精神,又富有时代精神的生于山西或经商于山西的商人群体。新晋商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人群体,要实现新辉煌,就必须大力弘扬明清晋商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必然离不开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承担着进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实施,社会对于高技术性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数控技术是一项在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其在实习过程中更为注重实践以及操作实习,
2010年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增长,成功抵御了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这些国家深化对未来变革方向的探讨,寻求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国外共产党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