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鸡汤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o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喜欢养鸡。
  小的时候,农村的人们能够填饱肚子已是十分勉强了,更别说养鸡,可母亲总是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省一点点粮食喂养小鸡。她指望这些小鸡长大后下蛋换一点零钱,以便打点油换点盐什么的,用来补贴家用。
  印象中的院子里总有三五只鸡转悠着。它们好像老是吃不饱的样子,毛色既不光滑,亦不鲜亮,叽叽喳喳不满地乱叫着。偶尔在墙角边发现了一条雨后的蚯蚓,就会引发一场争夺大战,最终得胜的那只会得意洋洋地躲藏到一处隐蔽的角落,狼吞虎咽地享受这顿美味大餐。尽管如此,这些母鸡还是没有辜负母亲的殷殷期待,每天鸡窝里总有一两只粉红或莹白的蛋骄傲地躺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捡取。秋天到了,孩子们从田野里捉来了一串串青色或褐色的蚂蚱,用狗尾巴草提着,兴冲冲地一路小跑回家,再一个个撸下来,抛给围在身边急得团团转的鸡。因了这些好东西的滋养,母鸡们也格外卖力,有时竟然不隔窝,每天都有蛋。这在全家人眼里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每年春节之后的清明节,是孩子们最渴盼的日子,因为那天每人可以分得一颗熟鸡蛋。当一颗温热的蛋握在小手里时,稚嫩的心里会装满了说不出的愉悦。大家站到阳光下的院子里,摊开手心,小脑袋凑到一起,比试谁的蛋更大些,谁的蛋最漂亮。如此反复,直到实在禁不住蛋香的诱惑,不知谁最先在蛋头敲开一个小洞,颤巍巍伸出一根小指,用指尖轻轻抠了一点蛋白,放到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其余的孩子也纷纷效仿。一场品蛋盛宴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一颗不起眼的鸡蛋,往往会品上几个小时呢!
  一次妹妹感冒后引发了长久的咳嗽,着急的母亲四处求医问药,终于从邻村那里讨来了一个土方。母亲用豆油煎了一颗鸡蛋,再倒上醋,撒上一点白糖,让妹妹趁热吃下去,妹妹的咳嗽竟然奇迹般痊愈了。当时六岁的弟弟在一边馋得直流口水,母亲就撕了一角煎饼,使劲擦了擦刚煎过蛋的铁锅,然后递给弟弟吃了,总算是安慰了一下他肚子里的馋虫。过后好长时间,弟弟还一本正经地数落妹妹咳嗽是装出来的,为的是骗一颗鸡蛋吃到肚里。直到今天,妹妹提起那个笑话,还是一脸的委屈!
  这些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也是高血脂,按理说他们都是禁吃鸡蛋的,可是院子里的鸡群却有增无减,快够二十只了。由于母亲精心喂养,鸡蛋一年四季不断。父母几乎不吃一颗,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吃不惯那些没滋没味的洋鸡蛋,就尽心尽力地伺候好每一只母鸡,把一颗颗蛋积攒到一个大箩筐里,留给如风筝一般飘散到四处的子女们。
  除了母鸡,母亲每年还要留出三四只公鸡,以备过春节时之用。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是家家炸鸡块。大约在腊月二十八左右,父亲一大早把公鸡捉住,母亲早已烧好开水,父亲取出磨得铮亮的菜刀,娴熟地杀好鸡,然后放到一个特大号的白铁皮盆子里,倒上开水,趁热细细地除去鸡毛,再反复冲洗后,用刀子在鸡的底后部掏一个洞,挖出肚子里的杂物,一一收拾干净。剩下的工作就是母亲的了。她要把所有的鸡剁成不大不小的鸡块,放到一个大花瓷盆里,再拌上事先准备好的葱姜碎屑、味精、食盐、五香面等,腌渍几个小时:再用另一个瓷盆调制好糊糊,在簸箕里装上干面粉,再找出一个竹筐子,铺上软和的煎饼。一切准备就绪,父亲在厨房的泥炉子里燃好了熊熊炉火,炸鸡块正式开始了。这往往已经是傍晚时分。两人分工配合,一个烧火,一个看锅。不久,诱人的鸡香就溢满了小小的厨房,并随风瓤散到冬日的夜空。忙活了大半个晚上,累得腰酸背痛,他们的工作才宣告结束。这么多鸡块,其实父母自己很少下肚,除了待客之外,其余的多数分给了孩子们。可怜天下父母心!
  2008年的冬季,我遭遇了一场意外,一连躺了三个多月。那段时间,母亲天天陪伴在我的身旁,变着花样为我做好吃的。因为身体不敢随意动,我喝水只能用吸管,吃饭也是母亲一匙匙小心地喂到嘴里,然后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滴到嘴角的残汤。为了给我增加营养,母亲特意嘱咐父亲,把一只正在下蛋的最胖的母鸡杀了,放上亲戚从东北寄来的一只长白山老人参,熬了汤,让我喝。因为有点油腻,我难以下咽,母亲非常着急,后来就想出一个法子——在汤里煮了面条,再放上蘑菇或韭菜等蔬菜。每次都盛上满满的一大蓝花瓷碗,照顾我一口口吃下去了,母亲才如释重负。等我伤愈能够自理了,我的脸养得白白胖胖的,母亲却是憔悴不堪,白发几乎盖满了头顶,本来很可身的棉衣棉裤也显得肥肥大大的。母亲却连连笑着说“人生难得老来瘦”!
  回家之后,母亲隔三岔五指派父亲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破自行车辗转十多里路给我送来新鲜的鸡蛋,说是这个有营养,不要疼吃,那些母鸡下的蛋蛮多的,一定要养好身子!
  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发苍苍的母亲正弓着身子立在那所古老的院子中央,左手端着一个歪把子破瓢,右手握着一把饱满的玉米粒,一群黑的、黄的、白的、花的母鸡欢快地围绕在她的身边。母亲微眯了双眼,一边慈爱地柔声点着这群宝贝的名字,一边右手轻轻扬起,夕阳下的金色颗粒一如春雨般纷纷洒落……
  
  编辑 沈万臻
其他文献
“毕玉玺,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手里握有工程审批大权,在我们看来他已经混得很不错了,但他的妻子王学英却不这么认为,看着周围的小包工头们动不动就挥金如土,一想到自己还住单位分的老房子,老头开一辆小破车,孩子想出国旅旅游都要省吃俭用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从此,王学英吹起了“枕边风”:“老毕,你干了一辈子了。也该想想退路了,你这么拼命地干,靠你那点工资,你能干什么?你现在岁数也不小了,再
期刊
10月28日是男性健康日。为什么不叫“健康日”,不叫“全民健康日”呢?因为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的健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我们一贯坚持男女平等,然而现实社会的实际是,男性承担了更多的养家糊口的责任。承担的责任多,男人的心理压力就大。人的大脑有了压力,它就会向下走,身体激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甚至是身体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本专题着重关注男人的心理健康,这是一个给女人看的专题。  因为,男人
期刊
11月1日下午2时30分,密大为我们举办毕业典礼。参加典礼的除了校方代表和任课教师外,还有当地许多华人同胞。临别之际,大家相聚,纷纷忙着合影留念,签字题词,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此时,在熟悉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她头戴编织的灰色毛绒线帽,一身素雅的长毛衫,肩上搭着同样灰色的毛绒围巾,站在那儿望若我们优雅地微笑。她是谁?半年来我们与周围当地华人都很熟了,而与她却从未谋面。  当晚6
期刊
我们登记了。那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寓意是:天长地久,九九归一。  那个时代,结婚证就是两张红色的小纸片,没有双方的照片,上面还特意写上了一行字:布票多少尺、棉花票多少两已核发。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的吃穿都要凭票凭本限量供应,工资都不高。  我们收到的礼物,大多是暖水瓶、洗脸盆、枕头套之类的生活日用品。因为我盖房子倾尽了所有,还借了债,发妻决意要多为我和我们的新家买些东西。除了委托上海的亲友邮购了四
期刊
晚上,陪朋友聊天。朋友怀孕4个月了,丈夫是军人,常年不在身边。她最近工作上又不如意,心情郁闷,烦躁不安,只好跑到我这里倾吐烦恼。为了帮朋友排忧解闷,我像个心理分析师一样,耐心开导,细语安慰,把矛盾冲突一一分解,娓娓道来,还把从网上看来的笑话讲给她听。在我的劝慰下,朋友郁结的情绪一点点消散,脸上渐渐露出明朗的笑容。  父亲的电话就在这时候来了。他说:“我准备明天去城里,给你妈买某某胶囊。收音机里都讲
期刊
当他将一张纸条塞进我手里时,我一下蒙了。展开一看,上面写着:“晚上7点肯德基。”抬起头,他早已离去,再看看纸条,心跳得飞快。  从来没有收到过纸条,年少的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只是忽然问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将纸条夹在书中,我在想,去还是不去?  那晚,我最终没有赴约。那张纸条折磨了我一个晚上,拿着它,想了很多,而想得最多的便是,他不是我喜欢的人。当时也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只是对他没有任
期刊
因为母亲早逝,家里的生活重担一直靠父亲支撑。我考上大学,父亲靠着给人打零工供我上学。每月父亲将辛苦攒下的皱巴巴的钞票寄给我的时候,都要忍受邮局服务员鄙夷的目光。然而,父亲总是毫不在意,总是乐呵呵地填单子,然后挺着胸脯乐呵呵地离开。有了我这个大学生女儿,父亲的骄傲总是无处不在。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匆匆走过。毕业后,我应聘到了我大学所在城市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了一个出入写字楼的白领,从领第一个月的工
期刊
我一位朋友,一个疲惫的已婚男子,内疚地告诉我,自己可能真的是一个极端自私的男人。  他说,他的太太是个对他好得不能再好的女人,可是他就是对她有说不出的厌恶。  平日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承揽下来的,不过,她在做任何家务的时候,也不会让他安静。  一会儿,她拿着他的衬衣过来说,你看看,这领子穿得这么黑,用了领洁净也不行,我用自己的手就这么搓,搓了这么久,最后还用了漂白剂才弄白了的。  
期刊
刘老大    刘东升的父亲刘老大是一个煤矿的矿工,每天下井之前,他都在腰里揣两个大馒头。  到了矿区,领了工牌,坐升降机。升降机走起来有时快点儿,有时慢点儿,有时走不耐烦了还一颠一颠地发出“咔、咔”的响声,刘老大就会摸摸腰。工友们都知道那地方拴着俩馒头。  在湿热的、鬼火般灯光、几百米深的井下作业段,矿工们用手镐或用风镐打钻,取煤。刘老大有时会停下手里的活,摸摸腰间的那俩馒头。  刘老大每次回到家
期刊
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在一起翻看老照片。看着几十年前我同父母、兄弟姐妹的合影照,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我是17岁那年夏天,也就是1966年7月份,离开河南襄城老家的亲人,同许昌地区的147位支边青年一起,奔赴西藏高原支援边疆建设的。我走后,父母在家真是操碎了心。  1968年中秋,我进藏支边的第三个中秋,远在几千里外家乡的父母听说我可能回家休假,就把中秋节买来的月饼留下了一块,等我回来吃。  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