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渗透力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充实教学活动,保障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广东版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Free Time”的复习课为例,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小学英语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力。

一、借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场景,提升语言能力


  1. 引入场景,温故知新
  兴趣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在课堂第一部分的热身复习环节,笔者使用绘声绘影软件,截取了卡通电影《疯狂外星人》的几个片段,通过趣味性十足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以小外星人刚到地球时的情景作为引入,不了解地球人生活的小外星人设定,为他后面提出一系列“May I...”的问题做好了铺垫。然后设计头脑风暴环节,引导学生使用本单元的陈述句型“They may go to ...”向小外星人提议去哪里玩,这样学生能够巩固本单元的句型,还能复习之前学过的地点名词。
  2. 融入场景,体验语言
  根据学生们的建议,小外星人去看电影,这时,他提出:“I’m hungry. May I eat?”好朋友提醒他,要想知道电影院的规矩,可以观看一段视频。笔者随即为学生播放了电影院在電影开播前的温馨提示。由于这一视频资源的语音为中文,笔者使用视频编辑软件把该视频的音频完全去掉后,重新录制了英文版的配音,并加上了背景音乐。
  视频直观地展示了电影院的公共规则和公共标志,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不仅锻炼了听、读能力,同时还学习了公共场合的标识背后的含义。学生观看后需要完成一项判断任务,即回答小外星人提出的问题,如:“May I run in the theater? May I eat the pop corns? May I take a picture of the movie?”为了继续锻炼学生的听力,这些提问会先以音频的形式呈现,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完成这个判断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复习句型“May I...?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并从更深层次理解其句型结构和语用功能。
  如果把小外星人换成普通学生在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提问,就会显得明知故问,真实性大打折扣。为了制作出“小外星人声音”的音频,笔者选用了Wechat Voice软件录制语音旁白,该软件有音频变声功能,录制出的音频材料更符合课堂场景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习情景的真实度。学生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帮助小外星人了解人类生活,遵守人类公共场合的秩序,实现了在语境中体验和掌握语言功能。

二、活用信息技术,设置开放任务,培养思维品质


  1. 联系生活,培养科学思维
  在这一环节,笔者提前下载网络图片,整合出小外星人去动物园游玩的系列场景,学生在平板电脑上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当小外星人见到在池塘里游泳的天鹅、付费拍照的小熊猫、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他会问:“May I swim here?May I take a photo with it?May I feed the monkeys?”学生选择“Yes, you may.”或者“No, you may not.”的选项来作答。教师通过“For Class课堂教学系统”查看学生的选择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提问,倾听学生的想法,表扬敢于质疑的学生。
  为什么有些动物能够触碰,有些则不能接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思维活动,仔细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呈现动物园里树立的标识,判定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
  2. 任务驱动,培养批判思维
  课堂任务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看到小外星人坐上了野生动物园的观光车,几个大老虎扒在车外的情景,教师问道:“你猜小外星人在车里会提些什么问题呢?”此时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讨论后学生提出了“May I touch the tiger? May I get off the tour bus?”等问题。教师分享这些问题,引导同学们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回答。与前面的任务比较起来,此项任务难度有所增加,学生由开始的被动回答,变为主动提问。开放性的任务使学生更能发挥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思维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以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这样一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得以有效发展。课后,教师布置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近年来动物园的动物伤人事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巧用信息技术,比较文化异同,塑造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的是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增进对国际先进文化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游学和网上冲浪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假设小外星人来到了学生所在的城市,学生带着他去游学,参观当地的图书馆、名人蜡像馆、博物馆、教堂或者歌剧院。由于小外星人不懂地球人的公共规则,教师可在平板上选择其中一个地点作为例子,使用PPT为他制作关于该地公共规则的海报(选择正确的公共标识粘贴在海报上)并投影在白板上,以作示范。

  这五个公共场所既有本土特色,又能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可给学生发送一个标识包,提供不同标识的图样给学生选择粘贴。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地点,以小组为单位在平板上进行海报制作。在对西方教堂和歌剧院的公共规则了解甚少,对本土的蜡像馆、博物院等的公共规则也不完全熟知的情况下,为了给小外星人做出正确的指引,学生可上网搜寻相关资料。
  以上环节巧用信息技术,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国外文化,拓宽了国际视野。而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名人蜡像馆和博物馆也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比较中外文化的同时,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四、运用信息技术,引导主动实践,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本节课依托电影院、动物园等情景,通过图片创设“留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巩固并运用本单元的重点知识。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各公共场合的规则,自主制作海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积极主动,踊跃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气氛轻松热烈。
  本课开发了丰富的声音和图像资源,给学生提供地道的语言输入,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升了英语核心素养的渗透力。本课呈现的内容较多,难度略大,未必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呈现的全部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下一个课时再次利用上述资源进行巩固、拓展和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保障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蔡李钰
其他文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促进语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种内在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写作都是学生学习中的“老大难”,不少学生畏惧甚至讨厌写作,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且自身“内存”少。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生生活较单调枯燥,缺乏亲身体验,所以写起文章来只能闭门造车,胡编瞎侃。而学科融合教育是多门学科的参与和介入,旨在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介入,有效地化解难题,达成教学目标,
期刊
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教研员,笔者一直思考如何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创新区域教研模式,培养骨干教师,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中山数学教学流派。2015年,笔者倡导成立了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探索区域教研新模式,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数学教研共同体的内涵与架构  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由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共65位成员组成。共同体成立之初承载着三个愿景:
期刊
《秘书之友》2002年第3期?东方雪1996年夏天,我大学毕业来到深圳,与众多求职的姐妹一样,在特区林立的高楼下苦苦寻找自已的位置。几经辗转,我来到一家港资企业应聘秘书,经过层层面试,最后进
作业既是检测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把作业的创新设计纳入研究课题,并且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内容,为作业的创新设计注入源源活力。  如何开展作业设计,既减负又提质,这是摆在基层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四年级语文组教师在本年级开展了“语文微作业创新设计”的课题研究,希望以此破解作业布置难的瓶颈,解决学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培养目标。  在信息时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迫切,桂江小学作为佛山市南海区首批“电子书包”(智能课堂)实验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探索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指向个性化发展的小学数学“互联网 教学范式”。一、小学数学“互联网 教学范式”的内涵 
期刊
1品种来源豫豆24号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从轮回选择育种第3次互交的后代材料中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含6个杂交亲本,亲本合为:[(豫豆15号×豫豆10号)F1×(泗号11×周8460-1-13)F1]F1x[(泗号11×周8460-1-13)F1×(周850 A variety of s
又到一年一度报刊征订时。报刊作为政策向导、市场指南、商战工具、致富参谋,人们应该对“她”情有独钟,积极订报、读报和用报。但是,事与愿违。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人每
民族乐器是民族音乐的载体, 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必不可少的一环,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n一、 民族乐器音乐教
期刊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报业要发展,必然要面临着结构调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线便是结构调整。报业也不例外。那么,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
思维导图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创造,又名心智图,能够把思维形象化,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也是思维整合和筛选的工具。在小学英语写话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训练学生的写前构思(pre-writing),进行学法指导,优化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其局限性也不断显现。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束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