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四言诗《手里有粮》的准确写作时间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毛泽东的这四句话,也称四言诗。有的表述为: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手中有粮,心就不慌,
  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首先将这四句话认定为“四言诗”的是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朱维蕃。而认定这首诗写作时间是“一九七四年十月”的是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笔者曾于1970年8月14日至1971年12月1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六○九四部队莱西农场劳动锻炼,当时记载:1971年2月26日,连队指导员传达中发[1970]文件(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1970年10月5日《关于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其中就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这四句话。其后一段时间,连指导员经常使用这句话,但当时并没有公开讲明是毛泽东所讲的。凭着直觉,猜测应该是毛泽东讲的,所以随手记在了笔记本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全国团结起来,扭转南粮北调!
  据此,笔者认定,这首“四言诗”的写作时间应在1970年8月5日前后而绝不是1974年10月。为此著文发表于《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上。
  最近,阅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才确切知道:毛泽东这首诗写作于1959年7月5日,在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1959年7月4日《关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粮食问题》一文中,距今整整50年了!
  50年前,毛泽东率领全党纠正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引起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为此,党中央又于1959年7月2日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纠“左”。
  当时,由于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生产瞎指挥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1958年9月9日,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城管大队放出全国最大的粮食“卫星”——“水稻亩产十三万斤”。由此 “环江县的粮食已堆积成山,无仓可放了”。事实上,环江县1958年全年粮食上报产量3.3亿斤,实际产量却只有1.05亿斤。而征购任务是0.71亿斤,环江县想尽各种办法才凑够数目。到1959年春,农民的口粮已无法保证,断粮的农户越来越多。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这五个产粮大省,在1959年春也发生缺粮。在此重要时刻毛泽东于1959年4月29日写了一封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的《党内通信》,特别强调了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的假话。对各项增产措施,对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在庐山会议期间,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在7月4日《关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中建议,在城市中继续执行粮食以人定量的办法,在农村中继续执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只是将粮食产量、购量、销量和农村留粮标准根据生产和消费变化的情况,作必要的和可能的调整。每年在定产基础上增产的粮食,国家只增购40%,农民得60%。如果减产,则相应地减少征购数字。报告认为,原定的粮食征购指标1155亿斤,只要做好工作,还是可以办到的。原定的粮食销售指标975亿斤,则偏大了一些,可以调整为855亿斤。只有这样,补充国家库存才有保证,才能把粮食工作的被动局面扭转过来。
  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这个报告。他说:“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请各大区区长(编者注:区长指协作区主任)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同时,毛泽东又提出了五点补充意见,其中第四点是:“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从此,毛泽东的这四句话,一直为人们广为传诵。
  1964年4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来到山西省曲沃县杨谈大队考察。在参观杨谈大队粮仓时,他询问有多少储备粮,队干部们答道:“80万斤。”彭真说:“嗬!全国要都是这样,那就好了!”说完,他绕庭院走了一圈,察看着仓库院子里的一切,还询问仓库的管理措施和安全防护设备情况。当仓库保管人员打开粮库大门后,只见一围一囤的麦子堆得快到屋顶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毫不掺假的粮仓,彭真同志兴致勃勃地上前抓了一把麦粒,只见粒粒饱满,泛着柔和的微光,他眯细了眼睛察看着,嘴里吟诵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2008年4月5日至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由此,可以明确确定:毛泽东的这首四言诗,写作于1959年7月5日,出处:为印发陈国栋的报告所写的批语《粮食问题》;准确的表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最后,将毛泽东题为《粮食问题》批语的全文照录于下:
  粮食问题
  此两件印发各同志。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食堂吃饭,节余归己,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凡此种种,可以多收。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主要猪吃,部分人吃,例如菜)。(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五)在今年秋收确实知道粮食比去年增产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划出牲口饲料、猪饲料两种,一定要比过去多些,是否可以有人粮的一半?人粮一斤,饲料半斤。各地情况不同,势必有多有少,但一定要下决心注意这个问题。除灾地外,饲料一定要比过去多些。增加饲料,极为有利。牲口是动力。一部分牲口是肉食奶食(老牛、菜牛、奶牛)。粪可肥田。皮、毛、骨、角,大有用处。吃肉多,吃粮少,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人的体格会更发展,会更健康。猪是肉食,又有肥料。在三、五、七年以内,力争做到一亩田一头猪。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肥料的主要出路是猪,是一亩田一头猪。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毛泽东
  七月五日上午六时
  (责编雷蕾)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