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146a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小RNA (miR)-146a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

收集55例急性期痛风患者(AG)、42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23例OA患者和43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检测PBMCs miR-146a水平。健康体检者的PBMCs经100 μg/ml的单钠尿酸盐晶体刺激12 h后,ELISA法检测IL-1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6a及其靶分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TRAF6)mRNA的变化。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尿酸盐刺激后基因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① miR-146a在AG组的表达均显著低于IG、OA及健康体检组(0.16±0.43与0.26±0.54与0.31±0.43与0.29±0.36,P均<0.05),而IG、OA及健康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AG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ESR呈负相关(r=-0.355,P=0.031),而与血尿酸等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③健康人PBMCs经单钠尿盐酸晶体刺激后IL-1β炎症因子显著增高[(93±5)pg/ml与(21±5)pg/ml ;t=10.79 ,P<0.01 ] ,miR-146a显著降低(0.248± 0.014与0.528±0.046;t=5.76,P=0.000 4),TRAF6 mRNA显著增加(0.121 1±0.011 2与0.024 3±0.002 0; t=8.744 ,P<0.01),IRAK1 mRN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0±0.005与0.079±0.005 ;t=1.539 ,P=0.162 )。

结论

AG患者miR-146a表达降低可能使其靶向抑制TRAF6 mRNA能力减弱,从而导致IL-1β炎症介质增加;miR-146a可能可作为痛风炎症的刹车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为接触人群健康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员为接触组,共452人,以同厂后勤和管理人员160人为对照组,检测血铅浓度和血压数据,分析血铅浓度和血压关系。结果接铅组工人血铅浓度为(249.84±137.7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7.25±70.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铅组和对照组血压异常率和舒张压异常率的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工作场所空气和人体尿中铬、钨、钴、镍、镉、锰、铅及其化合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集空气及尿液样本,运用ICP-MS进行测定,对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及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用滤膜及尿冻干金属标准物质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待测元素铬、钨、钴、镍、镉、锰、铅在实验选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空气样本加标回收率为9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IL-21在初发SLE患者中的表达、来源及与IL-1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初发SLE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s及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CD4+ IL-21+、 CD4+IL-17+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相关转录调节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 mRNA基因表达;ELISA检测SLE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1水平;磁珠分选初治
期刊
目的探讨钙网蛋白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存活的影响,为深入揭示钙网蛋白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RA和O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FLS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以及细胞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RA和OA FLS中抗凋亡分子Bcl-XL和Mcl-1的表达;进一步应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在不同浓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