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后,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因此,研究和调整确保中小学顺利衔接的策略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衔接;熟悉情境;素质;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35-01
  我们注意到:小升初以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原因,从前小科课程未开全而导致的素质问题以及教育情境的改变等,都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进程。因此,探究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一、超前备课,知晓中学课程
  小学教师不但要熟悉所教的小学课程,还应了解或知晓相关的中学课程及其教学,才能够高屋建瓴。我们可以通过超前备课的行为来实现,如教语文或数学的,就可以熟悉相应的中学课程,熟读与领悟中学相应的课标部分,熟谙教材,细读参考书,可以将教学预设写在教科书中;教思品与科学的,也可以做相应的预设……这样,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够自觉地为进入中学而超前用意,就可以居高临下、高瞻远瞩。
  二、互相听课,熟悉教育情境
  中小学教育教学不能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学段,而应是衔接紧密的联合体。中小学教师应当了解或熟悉彼此的教育情境——学习情境、教学情境,如教学组织、学习方法、兴趣与感知的异同等,做到心中有数。应当互相听课,小学教师听中学的课,中学教师听小学的课,以熟悉彼此教学情境;可以互相评课,交流、研讨……如此,就可能对彼此的教学情境了然于心,从而运筹帷幄。
  三、激发潜能,铸就人文精神
  我们要有人文关怀,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智慧品质,更要关注呵护其心灵,眷顾其精神成长以激发潜能。同时,使每一个生命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坚守,拥有一种信念、向往与热望,始终在美好的憧憬与怀想中成长,而师生的和谐交往,就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响。
  小学阶段的动机激发一般较为直接,如近景动机的激发,附属需要的满足之类;而中学随着志趣水平的提升,更关注远景动机,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向上的精神。
  引领课外诵读就是教育激励学生的更好的方法,它是无声的教育,有助于励志而生成动机,有助于丰富情感、提升境界、坚定意志、涵养性格以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学习品质,一举多得。引领和激励孩子对读书发生兴趣,与贤哲低语,找寻心灵的一方宁静,汲取智慧,获得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实现知书达理,实现自我激励,生成动力。
  要激发潜能,方法固然多,但还要特别关注正面评价的激励,不但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体现于过程之中。
  四、上好小科,素质全面提升
  当前,在不少地方,或因师资问题、或因其他条件的不足、或因评价机制的欠缺等,小科课几乎是形同虚设,即使规模大一点的学校,也有争占小科课的情况。以至于小学生因总是“语数英”而渴盼“小科课”,乃至听说能上“音体美”等而欢欣雀跃。这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根本目的可谓南辕北辙。
  任何一门基础课程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或牵制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上好各门功课,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养成习惯,关注自我管理
  养成教育其实也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从中小学对接这一层面考虑,更是至关重要。倘若学生小学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中学后,就更多地要靠学习自觉,因而往往相形见绌。但如果在小学,就有了好习惯,尤其是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自我教育,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习惯,规范行为,眷顾养成教育,眷顾自我教育。
  六、实践教研,求索教育规律
  不能搞教研的教师,虽然课也可能上得好,但充其量还是教书匠的类型,总是有缺憾的。我们评定的既然是专业技术职称,就决定了专业的性质,搞教研,勤于总结,也应是分内的事。总结教育经验,研究教育规律,学习、汲取,寻求教育理论的支持而不断求索实践,就能不断提升教育艺术水平。而要实现中小学的顺利对接,也同样需要实践与教研,这也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七、关注心理、生理之微妙变化
  学生在小学大都天真无邪,进入中学,由于环境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而进入青春期,其心理、生理都会改变。我们要关注这节点上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引导,使之能够心智专一、心无旁骛,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思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陈刚.把课程开全,再谈素质教育[J].学园,2013(3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深有体会,探究能力是激发学生思想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激发,促进教学活动深入有效开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语文学习 学生 探
澳大利亚在松属杂交育种等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其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主要造林树种湿地松×加勒比松、南洋杉、辐射松的遗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眼睛,是提炼公文主题、拟写案卷标题和编制档案检索工作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不少公文标题标注存在要素不全、事由错误、文种错误、格式错误等不规范现象,本文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对身体的锻炼,对体育技能的提高。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非常缺乏的,情感上没有获得成功的愉悦,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通常“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只有学生懂了理论和原理,才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越来越重视,然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
法国《经济问题》周刊(总第2704-2705期,2001年3月14-21日)是一期研究资本主义的专刊。在《2001年:资本主义的新历险》的通栏标题下,登载了欧美各国专家学者撰写的28篇论文,内容十分丰富,篇幅长达80页。编辑部为此发表了题为《我们大家都会死……除了资本主义》的短评。为满足研究人员的需要,我们把编辑部社评及各篇论文的内容提示作一介绍。
说到人民内部矛盾,其实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矛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著名讲话,可以算是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此后,这一学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邓小平同志的结论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要好好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思想。
云南省档案目录中心成立于1992年,负责全省档案目录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十多年来,在局馆领导班子的重视下,目录中心成为常设机构,现有8名工作人员,均具
6月5日至7日,昭通市政府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议,表彰“十五”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县档案局(馆)长及业务骨干,市直各
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档案执法活动,是档案部门依法履行职权,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当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在开展档案执法、尤其是进行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