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的关注“点”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种在寻求服从于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竭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格、不具推广普适性,他人也无法真正复制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是一个表现形态的变化过程,更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在此过程中,特色学校建设不能不注意如下“点”的问题。
  
  特色学校建设的原点问题
  
  特色学校建设的原点问题,就是在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对特色学校建设的价值取向的再认识问题。
  特色学校建设本身蕴含着一种新的价值取向,那就是,让重点校、名校看到实现新超越的抓手,让普通学校找到内涵发展的自信和切入点,让“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经过自我认识和优化本身独具的资源,‘生长’而成为特色学校。”这种价值诉求独具的所有学校都具有“生长”因素的普遍性,更多地提醒我们:特色学校建设必须关注到人。只有让校园更灵动、课堂更鲜活、学生更快乐、教师更幸福,从而让学校充满生命的温暖,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样的特色建设才有原点意义,特色学校建设也才能够成为走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困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质的追求的一条有效路径。
  
  特色学校建设的起点问题
  
  【案例1】:某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体质较好。学校从高校聘请了专业武术教练来教学生武术套路,学生在该教练的指导下,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武术套路,并在区比赛中获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心将武术作为该校特色发展。但是两年之后,学校并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体育特色。通过调研后发现,该校原有的体育基础较薄弱,没有特别有影响的体育项目,师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也不高。当初之所以让学生练习武术,是因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领导与教练交流,教练提议可以以武术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发展。于是,该校选拔了几十个学生参加训练。后来,该教练因故不能继续进行教学工作,其所推荐的后任教练又不太理想,学生的训练热情下降。此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业压力增大,家长们认为这种训练对学生发展并没有多少帮助,因此一些学生逐渐退出了训练,该项目的训练随之慢慢停止……
  该校在创建以传统武术为突破口的特色学校时,起点的选择竟然缘于一次与武术教练的偶然相遇。既没有深入的调研,也缺乏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诸如规划、师资、学生需求、学校历史与现实分析等系统性考虑,自然也就难以有结果。
  借鉴国内外一些地方的实践,特色学校建设的起点一般有:①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②分析、聚焦学校已有优势,挖掘其背后理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其扩大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的学校的文化与特色。③特色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而来的学校特色。④移植、借鉴的他校特色学校建设经验。⑤学校已有的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本身的“特殊性”。⑥校长特有的教育理念和治学方略。⑦课程改革创新的突出亮点和成就……
  “我是谁?我现在怎样?我要到哪里去?”是认识自我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把特色学校的建设比作一个人,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各校的特色学校建设首先要面对“学校的历史基础、现实处境、发展愿景”等必须要思考的起点问题。
  
  特色学校建设的着力点问题
  
  从模仿发展到创新性发展,从同质化发展到真正的特色发展,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运行轨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特色学校建设的着力点问题,是学校管理者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案例2】:20世纪90年代,山东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校长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情趣教学”法,其主要的思想理念后来被拓展到课程、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最终形成了体现该校教育教学特色的“情趣教育”模式。“情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情激趣,以趣陶情,以情润德,以趣导学,情趣交融”。其主旨是让孩子在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的初期,有更多真善美的“初始体验”;让教师有更多的职业认同感、事业成就感和人生幸福感;让师生和谐发展、共同成长。
  透过青岛市实验小学的个案,不难看出特色学校建设的一个基本流程:一是以“点”切入。根据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所在和家长、学生的需要所在,选取“一点”切入,不断“挖掘”,终成“独特”。二是“立体”架构。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层层递进,立足于校本发展规律,使特色聚焦和内化,使特色产生质的提升,进化到新的层次。三是“迁移”生成。当这种特色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及时“迁移”,用这个成熟的“点”去补充、拉动其他的工作,从局部发散到整体,最终形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跟进。四是长期“坚守”。特色学校建设其实也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需要慢的艺术、静的心态。在长期坚守中,逐步从外显现象提炼出内隐精神,并稳定上升为学校精神,使特色学校建设上升到较高的层次。
  在这个基本流程中,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划问题。西方国家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共同评估学校目前所处的位置;建立共同愿景,描述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和基本策略;把目标、策略以及相关指标细化、具体化;制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特色发展方案和途径;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项目进行优先排序;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选择等……二是规划的执行力和提升力问题。就目前而言,许多学校最终无法形成特色品牌,停留于理念、理论甚至口号,环节中的执行力不强,动态中完善以及提炼、物化成果的意识、能力不高都是主要原因。
  
  特色学校建设的支撑点问题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参与,形成一个建设共同体,才能构成特色学校建设强有力的支撑点。笔者以为,这里需要强化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校长特色意识的引领作用。在绩效工资制度和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校长领导力成为新的考察和考验点。就特色学校建设而言,在学校特色由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从而最终形成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校长的特色意识起着先导作用,这种特色意识既带有校长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是校长多年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概括的思想结晶。所以,一个好校长,往往才能形成一所好的特色学校。
  二是特色教师的辐射带动实效。“大学之大,非大楼,在大师。”实践证明,一所特色学校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或多个特色教师默默努力的身影。但特色教师的辐射带动如果不能有效推而广之,培育和带动一批教师的特色化,往往会由于过于依赖一两个特色教师,难以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性与连续性,案例1中教练的中途退出引发的特色不再就是一例。
  三是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广度。特色学校建设需要调动方方面面资源的多元参与,首先是校内资源的广泛利用,由一“点”入手,推及学校教育教学多个层次,形成全领域的铺开,案例2中情趣教学发端最终形成情趣教育就是一例。其次,要逐步开放,吸引校外资源的介入,包括专家、家长、社区的广泛参与,提升特色学校建设的社会参与度。最后,在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探索校际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特色学校建设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特色互补,从更宏观层面增强特色学校建设的支撑力。
  
  特色学校建设的“官”点问题
  
  所谓“官”点问题,其实涉及的本质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评价问题,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推动机制、评价导向。
  有论者指出,“受制于体制困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经验从政策目标出发,发动了多年的‘特色学校创建’运动,成果不能不说辉煌。只是在走完了形式和过场之后,学校依然故我,‘创建’运动不仅无助于解决学校缺乏特色的问题,还增添了新的形式主义。”笔者以为,这样的论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特色学校建设导向的本质应该是唤醒特色学校建设的主体自觉,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心在倡导的“理”而非刚性的“管”,特色学校建设也非简单化的自上而下的“特色建设运动”所能实现。因此,在评价特色学校建设时,要做到四个关注:
  ①关注师生发展。发展师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质性要求,如果没有使我们的师生得到发展,这样的特色建设就空泛而没有实质意义,“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理应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朴素诉求和人文目标。
  ②关注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理想化目标,学校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文化场内所有人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改变学校的气质。
  ③关注评价主体。除了传统的由教育主管部门为评价主体之外,在新的背景下,有必要还要增加来自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专业组织等主体的参与,只有让多方资源共同参与评价,才能在共建共享基础上,使特色学校建设更加具有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度。
  ④关注评价方式。自上而下制定一个特色学校的优秀标准,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来评价全部学校的诊断性评价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特色学校建设启动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已逐渐不适应今天特色学校建设的现实,因此,让学校多样化自主规划,多主体参与建设,多元化纵向比较,衡量特色建设速度的快慢和成效增量的大小,反映学校办学业绩的评价方式,即“一校一品”的发展性评价,应该成为评价的主要导向和主要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对水资源分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以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
采用乳液原位插层聚合方法首先创制了聚(丙烯腈-乙酸乙烯酯)/黄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能谱,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
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纳米CeO2/Zn复合材料块体,并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热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块体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球磨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块体内纳米颗粒分
观课,俗话说就是听课,它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所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近日,对观课有新的感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的视角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教师教的“观”角,要“四有”:有理念、有目的、有智慧、有亮点;对学生学的“观”角,要“四点”:习惯点
内蒙古河套灌区现有灌溉面积57.4万hm2,是国内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多年来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使得河套灌区在灌溉管理、测流量水、水费计收等方面一直走在国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和主流。那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迫使我对这个问题再次深思。  笔者所住的小区近日发生了一件让人十分惊讶且愤怒的事情:一夜之间,存放在小区的所有小轿车,无一幸免地都被人刺穿了轮胎。并且每辆车都是四个轮胎被刺。于是,一连好几天,整个小区里到处是卸轮胎、拉轮胎、补轮胎和装轮胎的景象;围绕着“刺胎事件”,小区到处飘荡着因此而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需水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人为调配水资源的活动,与社会生
利用超声衰减的强度随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加而逐渐增加的性质,建立超声衰减的强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再将不同孔隙率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结果表明,
一份由多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正在“融化”北冰洋,导致这一地区气温上升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100年北极熊可能会灭绝。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