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互促关联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与装配式建筑管理。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互相促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就此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关联性和互促发展对策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装配式建筑;互促关联
  1、引言
  建设工程的各项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同样在逐渐的进度,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正向高效、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保证良好的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同时实现高效工作,特别是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实现现代管理的需求。所以,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中,强化互促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互促关联管理工作具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下面首先对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互相促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就此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关联性和互促发展对策进行了相关思考。
  2、保障性住房建设对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促进分析
  1. 产品需求量大
  我国装配式住宅建设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消费观念与传统的建造模式较为落后,且缺乏强大的市场支持装配式建筑,但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设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 政府全方位统筹
  因为目前尚未广泛推广装配式的建筑的生产概念、缺乏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模数协调不完善以及部品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健全的产业链等相关问题,造成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部分只能观望装配式建筑。与此同时,标准化为建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不能以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作为整个行业的通用标准,缺乏普遍性。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必须通过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进行指导。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开发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在建设保障性住房中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只能通过政府全方位统筹才能有效实施行业标准、协调模数、构部件标准。
  3. 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
  全面建设装配式建筑与政府关系紧密,不但展现在装配式建筑表转化体系的完善主体上,还展现在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上。
  作为政府提供的公益性住宅,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因为在短时间内,装配式建设缺乏较强的成本优势,所以,政府必须为装配式建筑生产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进而帮助企业减少开发成本。
  3、装配式建筑体系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促进分析
  1. 质量方面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通过政府主导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其质量安全。目前,房地产住宅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房屋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出现在保障性住房之中。
  ( 1) 基于传统建造模式保障性住房质量分析。目前,国内一般选择人工现场式建造,主体结构采用现浇绑扎钢筋,柱、梁刚接在一起,以此为前提,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体系。也就是通过现浇混凝土梁、柱建立的框架结构,支撑竖向与水平两个方向的固定、活荷载。作为传统建造模式,长度单位是cm。所以会使建筑出现一定误差,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裂缝、屋面渗漏等情况,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 2) 采用装配式建造的质量分析。与过去的模式对比可知,所有构件全部由工厂依靠专业磨具制作而成,制作、养护、质量评估均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规范,故而能够保证构件精度的合理性。随后配送到工程现场,依靠吊装等进行组件,得到实际所需的构件,然后对所有节点进行浇注,得到完整的框架。能够有效避免人工失误带来的质量问题。例如,屋面板全面防水工程,能够为所有工序提供合理的时间间隔;建立整体墙面,能够预防开裂、渗漏等情况出现。不仅如此,构件制作时,严格遵照模数协调与规格技术两种体系,长度单位是㎜,进一步降低尺寸上的误差,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日常生活中,门窗变形、尺寸误差等情况少之又少,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
  所以,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可以针对性处理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逐渐保证优质的房屋质量。
  2. 工期方面
  傳统建造模式中,需要利用大量人力才能实现正常施工,生产效率一直不高。但是利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施工,能促使生产率得到明显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利用装配式开展工程作业,前期各种构件均由工厂直接提供,依靠流水线模式效率非常明显,一方面能够节省其成型时间,另一方面能够节省施工时间。与此同时,由于这种新型建造模式在施工期间不会过多受到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进而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效率。
  3. 成本方面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包括从工程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起,经过建筑及施工设计、土地开发、施工建造直至使用、维修与报废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其中包含项目的资金、环境与社会三项主要成本。
  传统施工期间,必须利用大量人力才能实现正常作业,尽量防止某环节出错延误工期,而国内农民工大量匮乏,始终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因而也极大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因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获得,所以投入较大,难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应。因此选择装配式进行处理,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工需求,从而节省人工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建筑质量,并有效减少使用和维护住宅时产生的成本。
  根据整体成本核算结果不难发现,这种新型建造模式需要的投入比较多,然而在广泛普及之后,能够使建造成本得到明显控制,还可以提高保障性住房质量,意义更加重大。   4. 资源环境方面
  现阶段,国内建筑市场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难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无形之中增加了建造成本,此前,建筑施工期间选择的一般是不可再生资源,包括钢筋、混凝土等,所以,应当采用更加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推动建筑行业获得更大的进步。而装配式建筑则能够改善这种现状,依靠构件工业化制作、实地组装等方式能大大节省土地、水等资源,相比传统建筑施工模式能改善能耗较大的局面。
  传统建造模式中,常常会带来工业三废问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但是装配式采用干作业法,工程现场的基本工作便是组装所需要的构件,这样一来,能够对作业情况进行有效改善,故而,能够有效控制废水量,同时可以节约混凝土用量,控制碳排放,充分发挥资源最大价值,避免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仅如此,和现浇混凝土作业模式对比可知,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机械操作带来的噪声,相应的污染也得到减少。
  4、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特征及关联性
  保障性住房与装配式建筑之间存在关联并带有自身的特点,必须针对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比较,即住宅建筑的建筑规模、个性化程度、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政府职责:保障性住房基本特征如下:建筑户型偏小、规模明显、住户需求一定、设计容易实现、政府参与管理等。然而装配式建筑与之有着较大差异,其基本特征如下:利用流水线模式大批制造建筑所需要的各种结构与构件,包括混凝土结构、楼梯、阳台等,出厂前会对所有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只有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送往工程现场,随后在现场直接组装,便可快速建立住宅楼。所以,这种住宅的结构标准化程度更加明显,施工期间,应当配合模数化生产方式,保证规模达到要求。
  经过上述比较分析可知,保障性住房与装配式建筑二者密切相关,存在共性,所以装配式建造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期间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5、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互促发展对策
  1. 完善标准制定
  因为标准化制度、装配式建筑行业规范存在着一定缺陷,所以会给装配式建筑推广、普及造成明显阻碍,为满足其发展需求,需要尽快提出相关标准,并在后期加以完善,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建设、装配式建筑共同进步。
  2. 财税优惠政策
  不但相关制度有着一定缺陷,目前,这种建筑的成本投入始终偏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健全完善的财税制度所致。因此,针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视角,必须提供一定的优惠给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单位,为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和普及装配式建筑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 设立示范基地
  在建设装配式建筑的现实施工过程中,难以准确预估大量技术与规范应用,因此,亟待建立先进的保障性住房装配建设示范基地,进而广泛普及有关技术。萬科地产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数一数二,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的保障房项目建设中已经成功引进工业化建造技术,利用该项技术有效提高了住宅的质量,提供良好地住房品质。
  4. 加强舆论引导
  因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尚不成熟,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必须将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能、社会效应、环境优势等积极宣传和推广,进而帮助公众接受这一新型住宅,有效结合装配式建筑与保障性住房。
  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互促关联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将我国城市的建设推向了更大的高潮,而且也同样对整个城市规划及其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管理的各个领域中,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均得到应用与普及,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关注,而且也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建设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的互促关联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林.国际视角下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机遇的一些思考[J].住宅科技,2014(01):24-26.
  [2]文林峰.以保障房为载体,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J].城市开发,2011(14):1.
  [3]刘东卫.“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与建造”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2(01):6-19.
  [4]张贵林.中国建筑业发展路径暨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建筑,2014(03):9-19.
  [5]万成兴,刘志伟,靳坤.公共租赁住房工业化的装配式住宅初探[J].住宅产业,2011(08):25-27.
  [6]夏楠,胡雅丽,陆彦.以保障房建设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3(06):87-91.
  [7]隋明悦.沈阳市现代化建筑产业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素[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09-112.
  [8]颜宏亮,苏岩芃.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适用性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2(04):17-20.
其他文献
如今高校扩招,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某市人大宣传调研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规格很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分管宣传调研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以及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追溯了始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对于其业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都作了切中肯綮的分析,同时对印度经济的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摘要:建设高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一项制衡权力反对腐败的基础性工程。当前许多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不全面不完善,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不适应,经济风险得不到有效防范。本文旨在通过突出建设高校内控规范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经济业务关键岗位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提出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的已建,重视内控规范和风险管控,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风险点 内控体系 风险防控 高校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摘要】钢结构建筑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具有跨度大、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设周期短、材料可回收等诸多优势,因此在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建筑中大量应用。但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周、施工不当及业主主观上片面强调经济性,忽视节能、舒适性等因素,造成很多工业厂房通风节能性能差,内部空气质量低,影响了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如何加强自然通风,强调节能减排,改善厂房内环境质量
期刊
从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特征来看,呈现出来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对当前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围绕这些特征探讨目前企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经常为了学费、生活费而参加各种兼职工作,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学校提供的助学金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燃眉之急,
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专业教学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在实际开展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创造性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