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穿插在各学科各类学习活动中。这种在学习形式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模拟、体验“探究——发现”的科学历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趋向于更理想的境界,具有独特魅力。为此,笔者尝试着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职业中学农学专业课教学中。农业经营与管理是经济管理科学的分支,是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开发,力求反映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状况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汲取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本文拟对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及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一、农业经营管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一是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包括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寻找线索。二是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关心和参与,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三是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监控,如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和教师亲自检查等。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积累原始资料。
1、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程序:(1)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2)指导选题,选取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联的内容,切入小的课题;(3)学生自我结合,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4)实施研究;(5)处理结果;(6)组织对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2)实践体验阶段:a、搜集和分析现有信息资料;b、调查研究;c、初步交流;d、适当调整,全面试验。(3)表达和交流阶段。
3、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中选题的建议:
《绪论》:对当地农业现状的调查。
《经营信息》:农户在经营中需要的信息有哪些?模拟获得经营信息的途径和措施。
《市场调查和经营预测》:苍溪雪梨畅销吗?苍溪红阳猕猴桃的市场调查与经营预测。
《经营决策》:决策风险性与及时性的研究,机械设备购置分析;经营决策与决策人性格心理因素的关系的研究。
《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结合》:调查一个地区生产项目组合情况,不同生产项目组合的比较研究;庭院经营的模式探究,庭院经营与环境保护;生态经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我县农家乐经营的选择与组合。
《经营计划与经营合同》:模拟编制某产品销售计划;经济合同签订模拟实践;调查农村经济合同的种类。
《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保护耕地,节约用地,退耕还林还草势在必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趋势的探究;加强智力开发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某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调进行查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选择》:送科技下乡,参观考察;遗传育种及新产品、新品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调查;农民的科技意识及培养途径。
《生产组织与管理》: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作物的配置方式;某种地方植物保护与环境污染;种、养殖与经济发展;稻田养鱼及综合开发。
《农产品销售》:新产品定价方法的模拟实验。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课堂教学的案例:生态经营
在学习完《庭院经营项目组合模式》的知识后,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生态经营。要求学生进行研讨,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安排经营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掌握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依据、方法及要求等。将全班分成四大组:一组深入图书馆、报社、展览馆、地方电视台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生态农业的宣传报道:二组到政府部门了解该地区庭院经营情况及相关政策措施三组采访专家、学者,探究生态经营的模式;四组利用走亲访友之际,慕名到示范性农村基地及典范农户参观经营情况,写好参观日记。
内容:生态经营模式的组合类型。
目的:理解农业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基本原则;掌握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依据。
建议:
(1)学习生产项目与组合应遵循的原则,学会合理安排庭院经营。
(2)了解庭院经营的概念及特点,了解生态经营和综合经营、专业经营、立体经营的区别。
(3)调查某一地区家户经营的状况及发展动向预测。
(4)列举一种生态经营的模式,认识这个模式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外。
同学们经过探究,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典范,实地参观,获得了生态农业的知识,总结出生态经营的模式类型,明确了生态经营是多层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供优质肥料、达到稳产高产、全面丰收的生产项目组合模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写出了质量较高且有可行性的调查报告,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立志一定认真学习好专业课,将来为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出力。最后将大家的报告在全班交流,希望进一步深化并在实践中去验证。
总之,农学专业课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农业经营与管理的每个原理、每个知识点都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去验证、去探究。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研究、探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主要是选择课题,课题选准了,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程序去指导实践,遵照“课堂→课外→课堂”的模式组织研究性学习,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农业经营管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一是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包括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寻找线索。二是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关心和参与,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三是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监控,如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和教师亲自检查等。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积累原始资料。
1、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程序:(1)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2)指导选题,选取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联的内容,切入小的课题;(3)学生自我结合,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4)实施研究;(5)处理结果;(6)组织对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2)实践体验阶段:a、搜集和分析现有信息资料;b、调查研究;c、初步交流;d、适当调整,全面试验。(3)表达和交流阶段。
3、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中选题的建议:
《绪论》:对当地农业现状的调查。
《经营信息》:农户在经营中需要的信息有哪些?模拟获得经营信息的途径和措施。
《市场调查和经营预测》:苍溪雪梨畅销吗?苍溪红阳猕猴桃的市场调查与经营预测。
《经营决策》:决策风险性与及时性的研究,机械设备购置分析;经营决策与决策人性格心理因素的关系的研究。
《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结合》:调查一个地区生产项目组合情况,不同生产项目组合的比较研究;庭院经营的模式探究,庭院经营与环境保护;生态经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我县农家乐经营的选择与组合。
《经营计划与经营合同》:模拟编制某产品销售计划;经济合同签订模拟实践;调查农村经济合同的种类。
《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保护耕地,节约用地,退耕还林还草势在必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趋势的探究;加强智力开发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某一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调进行查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选择》:送科技下乡,参观考察;遗传育种及新产品、新品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调查;农民的科技意识及培养途径。
《生产组织与管理》: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作物的配置方式;某种地方植物保护与环境污染;种、养殖与经济发展;稻田养鱼及综合开发。
《农产品销售》:新产品定价方法的模拟实验。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课堂教学的案例:生态经营
在学习完《庭院经营项目组合模式》的知识后,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生态经营。要求学生进行研讨,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安排经营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掌握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依据、方法及要求等。将全班分成四大组:一组深入图书馆、报社、展览馆、地方电视台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生态农业的宣传报道:二组到政府部门了解该地区庭院经营情况及相关政策措施三组采访专家、学者,探究生态经营的模式;四组利用走亲访友之际,慕名到示范性农村基地及典范农户参观经营情况,写好参观日记。
内容:生态经营模式的组合类型。
目的:理解农业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基本原则;掌握生产项目选择和组合的依据。
建议:
(1)学习生产项目与组合应遵循的原则,学会合理安排庭院经营。
(2)了解庭院经营的概念及特点,了解生态经营和综合经营、专业经营、立体经营的区别。
(3)调查某一地区家户经营的状况及发展动向预测。
(4)列举一种生态经营的模式,认识这个模式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外。
同学们经过探究,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典范,实地参观,获得了生态农业的知识,总结出生态经营的模式类型,明确了生态经营是多层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供优质肥料、达到稳产高产、全面丰收的生产项目组合模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写出了质量较高且有可行性的调查报告,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立志一定认真学习好专业课,将来为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出力。最后将大家的报告在全班交流,希望进一步深化并在实践中去验证。
总之,农学专业课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农业经营与管理的每个原理、每个知识点都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去验证、去探究。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研究、探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主要是选择课题,课题选准了,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程序去指导实践,遵照“课堂→课外→课堂”的模式组织研究性学习,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