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传人,让“文字史上的奇迹”飞向世界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w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女书


  胡欣1988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浦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在奶奶的陪伴下长大。奶奶没有多少文化,但有唱歌的习惯,经常和邻家的妇女们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想当新娘莫装愁,彩云要飘水要流;云飘走了花容貌,水流才有鸳鸯游……”在奶奶的歌声中,渐渐长大的胡欣知道了奶奶唱的歌是女书歌。
  关于女书的起源,奶奶给胡欣讲了一个唯美的故事:传说,王母娘娘的幺女迷恋上了浦尾村的秀丽风光,便偷偷下凡在此地住了下来。浦尾村的姑娘们擅长描花纺织,幺女想拜她们为师,可是在和她们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姑娘们言不达意,意不能书,于是幺女把深奥的天书简化后,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从此这儿的姑娘们能识善写,会作诗画画。男人们不屑一顾,也不识用,这便成为女人的专用。几千年流传下来,浦尾村成了女书的发祥地。
  胡欣不知道奶奶的故事是否真实,但“女书”这两个字却深深地印在了她幼小的心灵中。2000年,浦尾村召集当地的一些农家妇女在农闲时学习女书,并且开设了女书学习班,胡欣的母亲受胡欣的奶奶影响和鼓舞,第一个报了名。每天放学后,胡欣总爱悄悄地站在母亲身后,看母亲伏在桌子上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笔一画地写字。胡欣发现母亲书写的女书是一种造型奇特的汉字,它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看上去像历史课上老师讲解的甲骨文,又像家乡田野里飞舞的一种“长脚蚊”。胡欣对这种别具特色的女书充满了好奇,寒暑假便跟随母亲去学堂学习。那些年的夜晚,一盏清灯下,一张书桌旁,母亲和胡欣各自坐在桌子的一角,共同练习女书。多少年后,胡欣每每想起这一幕,仍然觉得这是她成长岁月中最温馨、最美妙的回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业的增加,胡欣渐渐疏远了女书。2007年中专毕业之际,学习計算机专业的胡欣和同学们一样把目光投向了大中城市。正在这时,偶然的一封家书让她得知家乡的女书生态博物馆的售票员嫌工资低,选择外出打工的消息。一刹那,胡欣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岁月流逝,离家愈远,对家乡的惦念反而愈深。她想起奶奶的女书歌,想起母亲的女书练习,便不顾家人和同学朋友的劝说,回到家乡,开始了女书生态博物馆售票员的工作。

学习女书


  胡欣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接触到了更深层次的女书文化。进入实际工作后她才发现,学习女书最难的就是发音和用字,汉字找不到对应的土话发音就无法译成女书。而女书所记录的语言,既不是当地流行的汉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而是当地一些放弃了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族妇女使用的一种语言。汉字是语素表意文字,一个字基本上对应一个语素,而女书却是一种借源汉字,按照特殊的以方言为基础的构字方式形成的一种表音文字体系,有500到700多个原创字符。一个字对应一个音节,一个女书字能够代替很多汉字,而且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下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意义。
  女书文化是几千年前江永才情女子们互通心迹、诉说衷肠的一种方式。那时大都是精致的布面手写本,有的写在扇面上,叫“歌扇”;有的写在纸片上,叫“纸文”;有的写在手帕上,叫“帕文”。女书作为女性情感与知识的纽带,抒发了女性内心真实的世界,也传递、弘扬了独属于女人的精神价值。


胡欣(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一起

  胡欣知道,弄懂女书不只是能读会写那么简单,它的内容特别丰富,包括女字、女歌、女红、女书习俗等。胡欣开始恶补,每天下班回家就练习女书书法、学习女红。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胡欣逐渐学会了读、写、唱女书,还能织绣女红作品。
  2008年,胡欣成为博物馆里的女书讲解员。这时,她第一次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来江永参观的人太少了,女书作为江永当地的一种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只能用江永当地的土话朗诵或者吟唱,想要广泛传播和推广,难度太大了。“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知道江永女书,知道这种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呢?”
  不久,胡欣听说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女书习俗展即将开幕的消息,眼前一亮,觉得另一扇门正在慢慢为她打开。

传承女书


  2010年8月,胡欣带着她书写了三个多月首创的女书长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女书习俗展。当这幅127米、3万多字的画卷徐徐展开,胡欣收录的女书民俗歌谣在音乐声中曼妙地响起时,现场先是一片安静,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胡欣抓住时机,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传习区现场展示如何书写女书。只见她清澈明亮的眼眸中蕴含一汪平静,沉静内敛的气质里凝聚一种力量,落笔如云烟,女书文字犹如栖息在江永的一只只水鸟,在她的召唤下正飞天流转腾挪而来。那一刻,时光的隧道好像穿越回了几千年,中国闺蜜世界里古老秘语的神秘外衣正式对外揭开了。
  这一年的10月,经江永县政府和女书管理中心对女书传承人“识、写、唱、女红、本地土话、创作”等综合考核,胡欣被确认为江永县最年轻的“女书传人”和“江永女书形象大使”。
  女书要宣传,要挖掘,要保护,要抢救,每一项任务都迫在眉睫,胡欣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此她不仅鼓励民间妇女学习女书,开发生产女书工艺品,还开办女书学堂,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她在当地开展女书现状调查,呼吁成立江永女书基金会。
  2010年9月,胡欣制作的女书工艺品在湖南第二届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2012年,著名音乐家谭盾到江永县考察女书,胡欣全程陪同、讲解,即兴演唱女歌。胡欣的声音和她对女书的执着、热爱打动了谭盾,胡欣成为他创作的《女书》交响乐、微电影的女主角。谭盾在江永进行长达5年的采风与研究。他第一次抵达这座湖南南部的小村庄时,即被那里的景色惊呆了,始建于宋代的古村落还保持着原貌,每一个村子都“漂亮得不得了”。当谭盾了解到女书的文字字形的流线性看起来很像乐器时,他就想从音乐角度诠释这独特的“女人圣经”。当他的《女书》交响乐片段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上演之后,无数人被震撼了。
  2015年胡欣与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合编了《女书字典》,这些全部由胡欣书写的女书文字,成为了女书的标准字体;2019年4月,在胡欣的努力和不断奔走下,“女书全球行”启动暨女书(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成立。2020年春节前,江永女书文化传播公司在联合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如今,胡欣除了在博物馆里讲解、授课,还时常在抖音上发布视频,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女书文化。女书既然被誉为“文字史上的奇迹”,是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那么,它应该成为一道瑰丽的风景,振翅高飞,飞出家门,飞向世界。这是胡欣毕生的追求。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
其他文献
冬天来了,相信每个人都对食物增添了更多期待。比如蒸年糕,一层糯米粉,一层红小豆,层层叠叠,白的面粉,红的小豆,好看又好吃。还有豆沙包,圆滚滚的,掰开是甜甜的红豆沙……当然,最重要的,相信大多数人都爱吃的一种美食是皮冻,看上去晶莹剔透,很诱惑人,吃下去涼爽润滑,鲜香不腻。  我给皮冻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水晶冻。它包括许多种类,比如鱼冻、鸡冻、皮冻等等,凡是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大约都可以拿来做冻。 
期刊
“只要心有所念,总会学有所成。”说这句话的是80岁的竺壬申老人。竺师傅65岁那年,在和朋友闲谈中,了解到老年大学开设国画班,学员无身份和年龄限制。竺师傅骨子里沉睡了半个世纪的书画因子一下子被唤醒了,那双久握榔头的手毅然捏起了细细的画笔,一画就是十多载,再也没有放下。  竺师傅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学画,他家一年到头吃的是青菜、芋头,都是自己亲手种植所得;一件灰色上衣,早已洗得褪了色;一副老花镜已经锈迹
期刊
文岚姐:  你好!很多人在工作上有拖延症,我的拖延症却表现在睡眠上。白天奋力工作,争取少加班,但无论是加班的夜晚还是不加班的夜晚,快到睡觉时间了,我就是不想睡觉。哪怕什么也不干,在家里东晃晃西摸摸,我也觉得高兴,耗到不得不睡时才躺下。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年轻人跟我一样,都不爱睡觉。有人说,我们这享受的是自由的滋味。我觉得有道理,可毕竟是上班族,晚上不睡,第二天早上就很难早起,上班就要迟到。天天在晚上睡
期刊
采访潘时龙教授,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他很重视和学生们在一起。和学生们在一起,他更愿意从学生们身上吸收新鲜事物,超过自己向他们传输价值观。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学生们成立了读书小组,在线一起读书。读完一周,每个学生都要分享读书心得。学生们都做了漂亮的PPT,认认真真地讨论。这时候,他说得很少,他更愿意听学生们说。  之前,他不知道什么是直播“带货”,是学生们的分享让他知道的。李佳琦、薇娅直播“带
期刊
最近,有位年轻人火了!在央视新闻推出的人物短视频系列《小康时代新青年》中,2020年10月8日上线的第一期短视频,就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10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筑梦路上 脚步不停》为题,报道了他以创新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事迹。他就是劉沈厅,四川眉山第一个有“985”高校硕士学历的职业农民。  在刘沈厅身上,既有“985”大学硕士、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国家专利大奖等光环,又有“职业农民”的身份,
期刊
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门2020年9月24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提出保障学校三个方面的自主权,同时强调,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  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这份《意见》,是为了激发中小学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而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期刊
因为参加今年的《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北大毕业生李雪琴红遍网络。除了接受采访,她的名字出现在“电竞全明星战队”“超级红人节”“V影响力峰会”“明星直播间”等各大活动当中。此外,她还上了《央视新闻》和《时尚芭莎》,接了品牌代言和直播“带货”……总之,李雪琴真的红了,而且是很红很红的那种。  网友们为什么喜欢李雪琴?不少人表示,李雪琴“不走寻常路”。的确,她本科读的是北京大学,研究生读的是纽约大学,是当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艺术和设计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成为激活乡村的一种有效形式和手段。  用艺术唤醒乡村,重塑乡村;将时代风尚融进乡村,再造乡村——事实上,艺术乡建已经走在路上。2020年9月,江苏省首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将高淳漆桥古村落、江阴泾东村、苏州永乐村等大运河江苏段主河道及重要支线沿线的13个村作
期刊
第一天长云蔽日,舞者登台,阳光忽然从云缝中射下,在舞台上投出婀娜的人影;第二天疾风劲吹,舞者裙摆鼓荡,猎猎飞扬;第三天晴空万里,远山重现,稻浪起伏。  这是云门舞集在台湾池上村连续表演三天《松烟》时的场景。这三天里,池上村村民集体放假,专门欣赏云门舞集的演出。游客们要在第一天的“乡亲场”之后,才可以入场。  台湾台东县池上村在十几年前,也曾面临乡村的普遍困境。它地处台东偏远山区,鲜少观光客涉足;土
期刊
乡村再造是个世界性问题  1979年,平松守彦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提出了“一村一品”计划,即通过本地特色的传统工艺、文化艺术等进行景观改造,突出每个村落的特质与差异,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实现村庄再造。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开展“新村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公路、桥梁、房屋等在内的基础设施,通过成立研修院等方式培养乡村人才,指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