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超越 道德——兼论德育的可能与目的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问题是一个千古问题.它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故而是一切有关"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就是针对人的品性的,因此更需要讨论人性前提.人性的基本论断大体有善和恶两种.这两种之间人性恶更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与必要,同时也为人的生活设定了向道德超越的规定.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但是超越的目标和超越的生活论意义仍然需要回归于道德.因此,即便在生活论意义上,仍旧是超越为手段,道德为目的.
其他文献
主观幸福感包括人们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近四十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由单项问题测量发展为多项目测量.在一个非常综合的层面,主观幸福感的多数理论可按其性质归为"自
通过被称为法氏例子的思想实验,法兰克福否定了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决定论与道德责任相容.法兰克福的论证对不相容论者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魏德克以及其他一
反思与批判科学理性,是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夹缝中的当代俄罗斯哲学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哲学“批判”所取的价值理念是人本主义,它揭示了科学理性对人的负面影响,质疑科学理
针对周相录的指责,回答下述5个问题:"本更接近陈鸿原作"谁提出及是否诬陷周相录"攘人之美";"陈氏元(原)文"的是非问题;张、周谁最先发表研究论文及提出情爱、批评可以兼容的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
权力体现为过程.在制度与权力之间,规训权力与实践权力之间的冲突,需要造就活跃的临界氛围,在动态中寻求有利于权力发挥的规则、文化,鼓励社会成员以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共同愿
流俗的真理观念将真理看作是永恒的、自在的、客观的,是知识与人类理智的特性.此外,真理还被视为是一种符合,而且总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被讨论的.海德格尔早在中就解构了这类
本文针对国内一些学者常把道德感情理论与情感主义统称为情感主义的现状,通过分析道德感情理论与情感主义的名称、内容和旨趣,指出这两种理论的差异及其现代性意义.道德感情
从法社会学的视阈研究我国的行政程序,可以从法律规范之外的视角全方位地观察和分析我国行政程序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将来的努力方向.从法社会学的进路研究中国的行政程序,主要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系统5-HT2A受体基因(HTR2A)-1438A/G和色氨酸羟化酶基因(TPH1)-6526A/G多态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