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两优300直播示范及关键技术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总结了C两优300直播示范的表现,提出了C两优300直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即:精细播种促成苗、科学施药控杂草、合理肥水防倒伏。
  关键词:C两优300;直播示范;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98-2
  C两优300是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黄山市农科所)用两系不育系C815S作母本与恢复系ZR30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籼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2016年区试平均单产9.84t/hm2,较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8.96%,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生产试验单产9.28t/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25%。全生育期140d,较对照品种熟期迟1.2d。201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2018009)。2018年黄山市农科所对C两优300进行直播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合直播等特点。
  1 示范表现
  1.1 产量表现 C两优300直播试验示范在休宁县商山基地进行,种植面积2.01hm2;对照为移栽方式,面积0.2hm2。9月12日组织田间调查测产,C两优300直播理论产量5点平均为10.36t/hm2,移栽为10.20t/hm2;9月16日机收实产,直播平均产量为9.21t/hm2,移栽9.37t/hm2,两者产量相当。但直播更省时省工,节本增效。
  1.2 农艺性状 C两优300为两系杂交水稻,在黄山市作为一季中稻直播栽培。5月8日播种,9月14日收获,全生育期128d,较移栽生育期缩短7d。直播条件下,株型松散适中,分蘖能力强;茎秆韧性较好,有弹性;穗层整齐,穗中等,着粒较密,粒型较小;后期秆青籽黄,熟期转色好。田间调查,株高112.5cm,有效穗344.5万/hm2,穗长24.3cm,穗总粒数140.7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3.8g。
  1.3 抗性表现 C两优300抗病性强。2015年经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抗稻瘟病(综合抗指1.75),抗稻曲病(病指1.8),中抗纹枯病(病指30),感白叶枯病(病指56),高抗条纹叶枯病(发病率0);2018年直播示范种植,田间长势清秀,叶瘟轻,未见穗瘟,纹枯病轻,稻曲病轻。抗倒性强,田间未发生倾斜或倒伏。耐高温能力强,结实率高。
  1.4 米质 C两优300米质较好。2016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米质为部标3级。该品种长粒型,稻米较小,透明度较好,出米率高,深受种植大户和稻米加工企业喜爱。
  2 C两优300直播关键技术措施
  C两优300作一季中稻直播目标产量9.0t/hm2以上,其产量结构:有效穗在330~360万/hm2,穗总粒数140~16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4g。在实际生产中,直播水稻常会遇到成苗率低、田间杂草难除、容易倒伏等问题。为此,总结了以下解决措施。
  2.1 精细播种促成苗
  2.1.1 精细整地 直播田应选择土壤肥力高,排灌方便,前茬为冬闲田,绿肥、油菜。前茬收获后,应马上施基肥,机耕或旋耕,整田要求水浅、平整、软糊、草净;每隔3m开1条20cm宽、15cm深畦沟并与四周丰产沟相通,长田块50m应开1条横沟。
  2.1.2 种子处理 浸种前1~2d进行选种、晒种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浸种灵浸种24~36h,采取日浸夜露方式,催芽至露白即可晾干备播。
  2.1.3 适时播种 根据茬口情况尽量选择早播种,冬闲田和油菜茬口,播种应在6月5日前。播种应考虑到抽穗杨花期避开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高温天气影响。
  2.1.4 精量播种 C两优300用种量22.5~30.0kg/hm2左右,播种时可根据种子浸泡后重量折算。播种方式分为人工撒播、机械条播、简易播种器点播。播种力求播匀,播后保证种子入泥,防治鼠鸟危害,保持畦面湿润出苗。
  2.1.5 移密补稀 按照移密补稀原则,确保大田匀苗齐苗,二叶一心时,人工移去出苗过密的秧苗,补到出苗差、漏播地方,保证匀苗成苗。
  2.2 科学施药控杂草 直播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菜、慈姑、莎草、千金子、空心莲子草等。目前生产上采取“一封、一杀”除草技术最为安全有效。
  2.2.1 清老草 对杂草多的空闲田,播前2周用草甘膦水剂或播种前2-3d用克无踪灭茬除草。
  2.2.2 一封 即播种后2-4d用封闭除草剂进行封闭,主要药剂为丙草胺,阔叶草多的田块可混用苄嘧磺隆。其技术要点:一是播种稻谷一定要催芽至破胸露白;二是要求排干积水再喷药,施药后5-7d内保持畦面湿润无积水,遇干旱天气可夜间灌跑马水。
  2.2.3 一杀 如播后未进行封闭或除草效果差的田块,可在秧苗3-4叶进行化除。以稗草为主的田块,可用氰氟草酯混用五氟磺草胺;以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可用氰氟草酯;阔叶杂草多的田块可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同时混用苄嘧磺隆;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多的田块可用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另外使用2甲4氯和灭草松。其技术要点:一是掌握在杂草3-4片叶时期是最佳施药时期;二是施药时排干田间水层,施药后1-2d上水并保持水层5天;三是采取细雾喷雾,药液均匀喷于杂草叶片上;四是氰氟草酯类不可与苄黄隆、2甲4氯等除草剂混用。
  2.3 合理肥水防倒伏
  2.3.1 肥料运筹 采取“精确定量,平衡施肥”原则,氮、磷、钾平衡施肥,氮肥前后兼顾,多次稳施。纯氮施用量150~195kg/hm2,N∶P2O5∶K2O比例为1∶0.5∶0.8,配合增施锌肥、硅肥。底肥根据田块肥力状况适当增施有机肥,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20kg/hm2,或复合肥(15N-15P-15K)450kg/hm2,酌情增施锌肥、硅肥。追肥遵循苗情少量多次原则,水稻至2叶1心期施断奶肥尿素75kg/hm2;水稻生长至3叶1心期至4叶期时,施分蘖肥尿素75kg/hm2;播种后60d再追施第2次分蘖肥尿素75kg/hm2、氯化钾60kg/hm2;播种后70d进入幼穗分化穗肥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60kg/hm2。
  2.3.2 水漿管理 大田水浆管理播种至3叶期,以湿润管理为主。播种后排除田内积水,以干为主,2叶后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3叶至分蘖期浅水勤灌促分蘖。当分蘖至总茎蘖数到达预期苗数80%~90%时及时烤田,从轻到重,分次烤田。当分蘖数不再增加之后采用间歇灌溉方法,保持水层10d,晾田5d,如此反复至成熟,成熟期防止过早断水,坚持到收割前7d断水,确保增加千粒重。
  参考文献
  [1]昂盛福,王学会.两优培九直播13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05-206.
  [2]林红华.水稻新品种皖稻153作直播稻示范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4):44-45.
  (责编:杨 林)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摸清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结果表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6%、15.9%、49.5%;推荐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5.5%、20.2%、50.0%,比习惯施肥分别高8.9、4.3、0.5个百分点。  关键词: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通过分析安徽省近5年小麦预试品种对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3大病害的抗性变化趋势,探明参试品种对3大病害的综合抗性差异,以期筛选出综合抗病性好且稳产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整体较好,抗性育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表现较差,抗性育种形势依然严峻;安农1124和隆平麦6号等品种表现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  关键词: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品种综合抗
为探索江麦919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制定其栽培技术规程,2017-2018年度在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宿城区埠子镇大西村试验基地,进行了6个播期、播量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播
为明确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特开展了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花生叶斑病发病前喷施29%嘧菌酯·
摘 要:为解决阜南县蔬菜大棚因施肥、灌溉不科学等造成的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问题,于2018年6—11月进行了大棚秋延辣椒施用硝基复合肥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老菜园施用15-5-22硝基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可减轻辣椒疫病等危害,且增产显著;与施用等量不含硝态氮的15-5-22普通复合肥作基肥相比,辣椒死苗率降低2.48个百分点,增产9.48个百分点;与菜农习惯施肥(施用15-15
摘 要:通过对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条件的选择优化,建立了造纸法再造烟叶萃取液和浓缩液含水率准确、快速测定的气相色谱法。再造烟叶萃取液或浓缩液样品经乙醇振荡萃取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结合热导检测器(TCD)进行含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6.00mg/mL,R2=0.9999,加标回收率在96.7%~101.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mg/mL、0.16mg/mL,萃取液和浓
摘 要:隆两优华占是隆平高科、中国水稻研究所以“隆科638S×华占”配组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各地种植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优点。近些年在寿县示范推广,整体性状表现优良。试验表明,该品种在寿县种植,适合在5月8—15日播种,以适当延长水稻植株的生育期,便于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移栽密度以90万~120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隆两优华占;种植表现;高产栽培;安徽寿县  中图
摘 要:选取淮南5个矿区的塌陷湖泊作为研究站点(XQ、ZJ、GQ、GB、DJ),对塌陷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淮南矿区塌陷水体主要为Ⅲ、Ⅳ类水质标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比较严重,基本为“重度富营养化”,N、P营养物质是塌陷水体主要特征污染物。淮南采煤沉陷区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在于对N、P的控制,未来在对塌陷水体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矿区;塌陷湖泊;水环境
摘 要: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剂,以感病品种糯稻99-25为试验对象,在黄海农场二生产区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25%吡唑醚菌酯SC900ml/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最高,为83.25%;75%三环唑WP防效其次,为80.17%。因此,25%吡唑醚菌酯SC能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水稻穗颈瘟;
分别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和杭州市萧山区选择了9组水田与苗木地成对对比土壤和48个具不同苗木种植时间的系列土壤样点,研究了种植苗木后水稻土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土种植苗木后,除土壤水分状况发生改变外,水耕条件下形成的水耕表层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犁底层消失、犁底层与耕作层的容重比变小及土壤结构体表面锈纹锈斑下降可在种植苗木后较短时间内发生;而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下降及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