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乡的那点事(短篇小说)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黑白乡新近换了乡长。
  书记还是那个老书记,乡长已是新乡长。
  但是在林良里看来,新乡长也好,老书记也好,都与自己关系不大。
  
  2
  三十八岁的八○后新乡长陈林森来自县城,来之前是城郊乡的副乡长,来黑白乡当乡长一周后,到五里村蹲点。走到村委会办公楼前,遇到了黄三义。黄三义说,你找谁?陈林森说,我找村民委员会主任。黄三义说,主任在柯桥经商,他不在的时候,村里的事我说了算。陈林森说,你是谁?黄三义说,我是黄三义,村里的副主任兼调解委员。陈林森说,你也不叫我到村委会坐坐,喝杯茶。黄三义说,好了,现在我认识你了,一直听说新来了个陈乡长,你肯定就是了。说完,两人来到了村委会,坐下,喝茶。黄三义说,你独自一人来,也不带驻村干部,也不带文书。陈林森说,带不带一个样。黄三义说,也是吧,反正我看你们乡干部,都一个屌样。陈林森说,你们五里村与乡里矛盾很大吧,我一来,你就给我下马威。黄三义说,矛盾不矛盾,慢慢看,村里的事不是人做的事。陈林森也说,乡里的事不也一样吗?不也不是人做的事吗?黄三义听陈林森这么说,知道这新来的乡长不是简单的人,就说,喝茶,喝茶。
  陈林森与黄三义话并不投机,从黄三义这里也没了解到多少情况。给陈林森的感觉,黄三义就是一个鬼精的村干部。
  陈林森回到乡里,找到驻村干部林良里,林良里是五里村的邻村人,对五里村的情况非常熟悉。
  林良里说,五里村的情况一直很复杂,村里的干部也不团结,但是对外却很一致,使得乡里的工作没法开展起来。陈林森说,都有哪些事?林良里说,海涂判定、山林判定,都是这样,还有乡里征地做项目,一分地都征不过来。陈林森说,你一开始就给我摆难题。林良里说,我是有难题就摆,总比欺骗你强。陈林森说,这倒是。这个时候,林良里原先觉得乡长书记与自己无关的想法被推翻了。
  林良里说,我知道,你是想我出面拿住黄三义与五里村的其他干部。陈林森说,你能拿得住?林良里说,既然你乡长这么说了,我就试试看。陈林森说,这是为乡里不是为我个人做。林良里说,我都五十多岁了,在黑白乡工作三十年了,我能不知道吗?为乡里,也为你个人!陈林森说,好,就算为我个人,但做好了,大家都好。
  陈林森在乡里过了些日子,发现这个乡里的干部和五里村的村民,好几次言谈之中都无意说起了五里村一个名叫黄海新的人。而且这个黄海新根本就不在村里乡里,也不知是何方神圣,但就是经常会被他们无意间提起。比如,狗生的黄海新要是在就好了。比如,黄海新狗生的,怎么不来呢,他到底躲在哪里享清福呢?还有,要是黄海新,才不要这鸡零狗碎的东东呢!因此陈林森凭直觉判断这个黄海新对黑白乡有一种持久的潜在的影响力,即使他已经不五里村了,但他的影响力反而可能更加地大而持久。
  3
  林良里第一次陪陈林森到五里村。他已经知道陈林森在之前已经到村里去过了一次,因此遇见黄三义时,说,中午就到你家吃饭聊天。黄三义对林良里没好感,但看在新来的乡长面子上就答应了下来。黄三义说,这次来能给村里解决点实际问题吧。林良里说,村子里能有什么天大的事,还不就是你们几个闹不團结吗?黄三义说,林良里,你给老子说说看,全中国哪个村委会是团结的?林良里说,你看你,又来了不是,口气狠得像吃人。黄三义说,今天新乡长在这里就不与你狗生的吵架了,等哪天单独过过招,骂也好打也好,我都不怕。陈林森说,刚一见面就吵架是要给我下马威啊。黄三义说,不敢,我们还指望陈乡长给解决实际问题呢。陈林森知道黄三义是人精一个,就说,先不说这事,吃饭喝酒。
  喝酒的气氛很好。林良里说,在村里,还有什么能比喝酒更快乐的呢?黄三义说,有,女人与喝酒一样快乐!陈林森说,天下是色男人,男人色,但是你不要在自己村里色。黄三义说,我就是说说而已,过过口瘾。林良里说,黄三义又不外出做事,也没有多少机会能在外面色。黄三义怕林良里再说下去,赶紧打住,说,你的意思啊是说我在村里色吗?告诉你林良里,我不吃窝边草。陈林森说,你们总是要想给我下马威吗?你黄三义就是搞了村里的女人,不用我管,也会有法制来管你的。黄三义说,你看你,话都说到哪儿去了,我是这样的人吗?陈林森说,不这样就好。林良里说,54乡道延伸段要经过你们村,多少年了,三年了吧,土地的事还一个字都没落实。还有老祠堂保护的事,听说都与商户签了买卖协议了?黄三义说,这两个事吧,都是天大的事,村民们不是说同意就同意,即使三百户同意了,只要还有三户不同意,这事就难办,而且还远不止是三户呢,都还有三户的好几倍人家呢。陈林森说,其实呢,这些事是个事,但是也不是个事,你把杠子插到底了就容易做了。黄三义说,你当领导就能耐大是吧?这天大的事还说不是个事!陈林森说,我其实不了解你们村的事,也并不了解你黄三义,但是你要给我说实话。黄三义说,我这说的都是大实话,信不信由你。
  回来的路上,林良里说,黄三义在全乡有点名声,本事倒也是有,但是与外村的两个女人好像有那么一种关系。陈林森自言自语地说,看来他倒是有西门庆的本事了。
  4
  乡里的54乡道,从五里村村前经过通往海边。乡道涉及拆迁的户数有三十余户,这三十余户结成一个强大的抗拆群体,政策落实一直是个问题。因为是个老大难问题,前任乡长一直拖着这个事。这个项目的接力棒就交到了陈林森这任乡长手里。经济基础好的村里工作复杂难做,经济基础差的村里工作则阻力更大,村民捍卫自身的利益也更加地坚决。
  林良里说,工作做了这么些年,却毫无进展,通海边的公路,基本成了子虚乌有的空头项目,乡里不管是主管还是分管的都不愿再提这个事。
  陈林森说,林良里,我知道现在村里的工作非常难做,看你跟黄三义的关系也还是不错的,所以这个事情你就要挑起来,这件事就算帮我做吧,其实也是帮你自己,只要做好了,大家都好。林良里说,好吧,这件事我试着做做看,能不能做得成不知道,这确实是件很难做的事情。林良里回答得很勉强。林良里说,这种事情,是全乡最难做,最吃力不讨好的事,你做好了,也没人说你好,成果嘛都是你们乡长书记的政绩,但是如果做不下,难堪的却是我个人。陈林森说,你是老驻村干部了,你知道怎么做的。林良里说,我明白你的意思。陈林森说,当然。我不鼓励你用下作的办法做这事,但我知道你会有办法。林良里说,我明白你说的,你们当领导的说话总是话里有话。两个人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陈林森与林良里对这件事各自心知肚明。   林良里去了五里村,去找了黄五三,村里拆迁维权群体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林良里也曾经与他打过交道。
  林良里打黄五三手机,黄五三在外乡,得第二天才能回。林良里说,那就明天找你。黄五三说,找我什么事?是为了拆迁的事吧。林良里说,你就知道拆迁的事不找你找谁。
  林良里在正式找黄五三之前,去找了陈志芳。陈志芳也是三十余家抗拆户里的,陈志芳态度坚决,说话却是软软柔柔的,一副很弱的模样。陈志芳远远地就看到林良里朝她家走过来。良里啊,快来坐坐。远远地,陈志芳就向林良里打招呼。陈志芳给乡里干部们的感觉一直都很好,说话声音轻轻的,语速也慢,也婉转。但是,这么弱模样的陈志芳怎么就那么坚定地与其他户结成一个强大的抗拆群体呢?而且她自己的抗拆态度也非常坚决,说话柔柔的,却是十二分的固执。林良里到陳志芳家坐下,喝茶,没看到陈志芳家里有男人,问,陈志芳,你老公是在外地经商的吧?陈志芳说,他在外地开建材店。林良里说,怪不得,你家经济基础很雄厚啊。陈志芳说,我们五里村又没什么资源,所以男人只得到外地做事,赚点小钱养家活口。林良里说,我算看出来了,低调的女人其实都是强大的女人。陈志芳连忙说,别这样说,留守女人够可怜的了,你们还要拆我们的房子。陈志芳突然就点明了林良里要说的事。陈志芳说这话时仍然语调温柔仍然是软软的话语,仍然好温柔的样子。但是林良里听出了她骨子里的抗拆态度,坚决,不可通融。陈志芳继续说,我知道,你们有挖掘机,有拆迁队,你们可以强拆我的房子。陈志芳说这话仍然是低低的平和的语气。林良里说,拆迁工作进行了三年,你的房子不是好好的吗?要是真的动用拆迁队强拆,不早就拆掉了。陈志芳说,理是这个理,但是你们得让我同意才可拆我的房,我没有同意,就不能拆。林良里说,是的,在你没有同意之前,我们不会强拆。陈志芳说,就是黄海新来也不会同意。林良里说,我在村里这么多年,就见过以前还是小孩子的黄海新,也没什么印象,也不知道见过的是不是黄海新本人,更没见过如今成人了的黄海新。林良里说,如今的黄海新,到底是什么人呢?陈志芳说,不是什么人,就是黄海新而已。
  林良里又喝了一会茶,说,我不知道现在的黄海新,但是黄五三这个人近来怎么样?陈志芳说,我不清楚黄五三近来怎么样,你是不是说我与黄五三联合起来抗拆迁?林良里说,你过敏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了解一下他的近况。陈志芳说,在拆迁这个事上,黄五三比我坚决得多,你们别想做得通他的思想工作。即便是全体同意了,只他一人不同意,你们也还是建不了这个公路。林良里说,话不是这样说的。陈志芳说,那应该怎么说?林良里说,我也不知道。林良里这话把陈志芳说笑了。两人再扯了一会,林良里起身离开了陈志芳家。
  5
  第二天,林良里叫了黄三义一起去黄五三家。黄三义随手买了几样熟食,提了一瓶泸州老窖去黄五三家。黄五三一看来的是林良里与黄三义,就爱理不理的,淡淡地说,你们来干吗?我不欢迎你们来。黄三义说,我就来与你喝酒,闲扯淡,不行吗?黄五三说,亏你还是同宗,跟在林良里后面像条狗。黄五三的话说得很冲也很重。黄三义却并不当回事,坐下就往外掏熟食,开酒瓶,拿来了倒酒的碗,就一人喝起来。黄五三说,黄三义,你以为这样就是兄弟了吗,虽然都一个村都姓黄,但你我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黄三义说,正因为一个村的又都姓黄,所以啊你不能把话说得这么绝。黄五三说,黄三义,你听听村里人都怎么说你,当了个副主任就人模狗样的。黄三义说,我倒没听见有人说这话。黄五三说,那是别人不敢当你的面说。黄三义大笑,说,那是说明他们怕我吗?黄五三说,你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人家只是避瘟神。黄三义仍然不生气,倒酒,喝酒,吃熟食。林良里在这一点上真的佩服黄三义,在羞辱中还如此淡定,要是在军中,足可当大将了。其实,包括在乡里县里,这种个性与做派也是打开人际关系的一个另类途径。林良里就坐着看黄三义喝酒吃熟食,听黄三义与黄五三说话。林良里熬着不说话,林良里知道,只要自己一说话,黄五三的火力就会转一个方向向自己喷来。
  黄三义继续喝酒,吃熟食。黄三义就是要让黄五三骂娘。黄三义来之前就准备好了,要让黄五三骂个痛快,骂个够。按黑白乡人的话说,两个都是狗生的。狗生的黄三义太了解黄五三这个狗生的。
  黄五三说,黄三义,拆迁了对你又有什么好处?你又不可能当主任,你永远只能当个副主任,帮着号叫号叫,打打前卒。黄三义说,当个副主任我就满足得很了,我喝自己的酒,吃自己的肉,有空也办一些事,痛痛快快地当副主任,有什么不好。黄五三说,你不要像狗一样盯着我的房子,我知道你们来是想拆我的房子,想修这条公路,但是我黄五三不会吃你们这一套。黄三义说,我会天天到你这喝酒吃肉。黄五三说,你还真把自己当流氓了,告诉你,老子不吃这一套。黄三义说,那我俩走着瞧,我就流氓了,你爱怎么怎么的。黄五三看黄三义这么说,这么赖,再说不出什么来,黄五三虽固执执拗,但也并不是乡村的狠角,要是真的比狠,黄五三还真不是黄三义的对手。但是,在黄五三来看,自己是占着理,因此不管黄三义怎么说,自己是绝对不会松口。黄五三说,我知道,乡里新来了乡长,乡里凡新来当头的,都会烧三把火,这一个我想肯定烧拆迁这把火。黄三义说,这还真是被你说对了,新来了陈林森乡长,就是要拆迁修这条公路。这时,林良里说,我们也不会强迫你拆,但是拆迁修路是大事,你不是村民吗,不也同样享受公路的便利吗,因此这事也是你自己的大事。黄五三说,道理是狗屁,道理有个屁用,能说服我拆房子吗?说服不了。黄三义说,乡长又不是我的朋友,我犯不着为他说话做事,我是看在林良里的面上。黄五三说,我现在不说这事。黄三义说,但是我要说。黄三义说,我是不为乡里为村里。黄五三说,说了也没用,我是不同意拆也不会让你们拆的。
  从黄五三家里出来,黄三义对林良里说,你看到了吧,村干部不是人当的。林良里说,驻村干部也是一样,到了乡里村里,其实都一个样,乡长书记表面风光,心里还不是与我们一样一团糟,有时还不如我们放松自由。黄三义说,陈林森这任乡长当得好不好与这里的拆迁关系大了。林良里说,是的,全乡就看这个事。   6
  陈林森找林良里到办公室来,问这几天的事。
  林良里说,有两个人,一个是黄五三,一个陈志芳,两个都是很坚决的人。
  陈林森说,黄三义对他俩怎么个看法。林良里说,我知道你是把黄三义看得比我重要。陈林森说,村里的工作你是重要的桥梁,但是黄三义他们是基础。林良里说,这事的重点当然是黄三义,只要他肯破釜沉舟,这事也就会有办法了。陈林森说,那得给他利益,但又不能破红线,你想想看怎么才合适。林良里说,我太了解黄三义了,也不一定是你所说的利益,他当副主任也就图个名声,虽然他名声并不好,但他为人有人格的,大家对他的为人评价还都不错。陈林森说,那就给他荣誉。林良里表示并不同意,说,虽然荣誉对你们来说是重要的,是政绩,但是对黄三义,包括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黄三义是在乎别人对他为人的看法与评价,更在乎五里村人对他的看法。林良里说,还有一个,我这些天了解到,陈志芳早年曾与黄海新好过,现在嘛,陈志芳对黄五三的影响也大。
  陈林森说,你是乡里最资深的干部,太清楚乡里村里的情况。林良里说,陈乡长,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怎么去做。陈林森说,那么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你对这个事情已经是清楚了。林良里说,你不愧是做乡长的,把话说得那么直接,又理所当然。陈林森说,我也只能对你这样说,把事情说明白了就好了,工作做起来也就不会疙里疙瘩。
  林良里离开陈林森的办公室,心里并没有陈林森说的那样把事情说明白了就好了,心里不顺畅。林良里确实是乡里最老牌的乡干部,什么样的阵势什么样的乡长书记都见过,也太明白陈林森的说话相处方式。陈林森以为把话说到位,林良里就会毫无保留地去做这件大难事,那也太小看了作为老牌乡干部的自己了。
  林良里重新返回到陈林森的办公室。陈林森看到林良里重新来到办公室,知道刚才的话还没说完,而且林良里肯定還有什么事要说。林良里说,我儿子在乡联合执法中队,好多年了,表现也一直很好,大家评价也都很好,而且副中队长一职一直空缺着。陈林森知道林良里是提条件来了,虽然副中队长只这是乡镇中层副职也是今后向上走的最低起点,但毕竟是人事的事,在哪个单位,人事都是大事。陈林森说,这事我知道了,这是大事,我一个人做不了决定,书记是决定因素,我只是辅助因素。林良里说,你也清楚,书记很快就退居二线了,到时还不是你当书记,一人说了算。陈林森说,这事我知道了,但我是乡长,原则上是这样的。陈林森知道对林良里不能以公事公办那样去对话,夹杂私人因素是必须的,不然的话乡里的工作就难做了。于是又补了一句,这事我记着,反正我会尽力量不保留地促成这事,成功与否则另说。本来在陈林森说前面的话时想立刻抽身走人的林良里,听到陈林森后面的话说得诚恳,也是真心帮忙的意思,就重新坐下,说,我再去找黄三义,一起做拆迁的事,不管多难也会去做。
  临走时,林良里说,我要出趟公差,先去找黄海新。
  7
  林良里终于问到了现在黄海新在北京的地址与电话。林良里买了高铁票,去的是北京。
  林良里乘了一整天的高铁,到了北京火车南站,出站打的到花乡新发地建材批发中心一家卫生洁具批发仓库。黄海新坐在一个面积很大的仓库兼店面旁边隔出的狭窄的房间里联系各地业务,黄海新的洁具经营品种齐全,规模很大。林良里基本是热脸贴了黄海新的冷屁股。但是,黄海新的屁股再冷也要贴,这关系到拆迁的成败,拆迁成败更关系到儿子能否在向上进步。
  黄海新说,拆迁的事与我无关,我也说不上这个事。林良里看出黄海新是站在抗拆那一面的。林良里想,我要是黄海新也会站在抗拆那一面。但是林良里要在黄海新的北京新发地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至少让黄海新同意或不反对拆迁,哪怕他不出面说话。
  黄海新请林良里宵夜。黄海新说,请你宵夜并不等于同意你们拆迁,拆迁的事虽然已经与我无关,我的户口、家庭、孩子、父母都已经落实在新发地,也不会回到五里村去,但我还是不同意拆迁这个事。林良里说,我也不强求你能够同意,其实吧,拆迁修路于村里也是大好事,路修好了,宽畅了,村民也都方便。黄海新倒酒给林良里,也没怎么劝,林良里就主动地一杯一杯地喝。黄海新自己原本不打算喝,但是,既然林良里这么豪爽地喝酒,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只看着林良里喝,也开喝。这样一喝,两人都喝到了八九分,走路,说话,都不利索了,都大着舌头。但是,这样一来,话就说得开了。林良里说,这么远跑来找你,我是把你看得比乡长书记大得多的人物,才来找你的,拆迁说实话对村里是好事,当然这也是我的任务,主要还是村里好啊,又没有伤筋动骨,就拆迁几户人家,也不亏他们,我也一直在争取最高赔额。黄海新一拳打过来,把林良里打倒在地,然后自己也倒地,躺在林良里旁边,说,我黄海新这二十年来吃了太多苦,终于在北京安顿下来了,发达了,说实话,从没有过一个乡里人来看过我找过我,虽然我给村里捐了五百万修路。今天你来找我,尽管找我说拆迁的事,但是拆迁的事我他妈不管,我不同意也不反对。林良里要的就是这句话,虽然已经醉得差不多了,但是来北京这个事还是牢牢地占着整个头脑,以至林良里突然就全清醒了过来。而黄海新则完全东倒西歪走不了路,林良里就扶着黄海新叫了辆出租回仓库。
  第二天,林良里怕黄海新会忘了前一晚躺在地上说过的话,又试探地问了黄海新。黄海新说,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就这样。还有,我对你林良里个人是有好感的,怎么着我都会感谢你这么远来找我,哪怕为拆迁找我。听了黄海新的话,林良里的心里终于踏实了,买了回程的高铁票,顺利地回到了黑白乡。
  8
  第二天林良里找到黄三义,说,我刚从北京黄海新那里回来。黄三义吃惊地说,你竟然去北京找黄海新了?林良里说,是的,我也知道黄海新是对村里贡献最大的,捐过五百万修了环村路。黄三义说,是的,所以村里人常会念起他。林良里说,这事你与陈志芳说,与黄五三说,黄海新是不反对拆迁的,不反对就是赞成。黄三义说,不反对已经很好了,但也不一定是赞成啊。林良里说,你看,我们要把这事做足做铁才能影响到黄五三与陈志芳,不然的话,仅仅是不反对,还远远不够。黄三义说,那不成作假了吗。林良里说,怎么是作假呢,这完全是真实的啊,黄海新也是真心想村里好的人,他拿出五百万给村里修路不就是这目的嘛,而在柯桥的同样有钱的村主任只拿出两万元。   黄三义说,这个事你自己说,我不说。黄三义是固执的。黄三义是想正儿八经地通过自己的真实努力让抗拆户同意并自愿拆迁。但是林良里去北京这样一来,使得这事做起来不那么理直气壮。黄海新不反对拆迁并不等于同意并支持拆迁。黄三义是不在乎乡长也不在乎书记的,如果乡长书记做事不光明磊落的话。黄三义至少觉得林良里在这事上不够光明磊落。黄三义平时也常常对不光明磊落的人或事骂娘,会说,这狗生的怎么会这样!这也就是乡干部里有人说他痞相的原因。因此,虽然拆迁修路是好事,但他也不愿为了顺利拆迁而作假。
  这样一来,黄三义虽然陪着林良里去陈志芳家,但原先爱说话的黄三义这时却不怎么说话,林良里成了主讲人。林良里说,陈志芳,我去了一趟北京,征求过黄海新的意见。陈志芳有点吃惊,想不到林良里去了北京找黄海新。陈志芳说,黄海新的态度怎么样,难道他也同意拆迁吗?林良里说,他不但同意拆迁,而且还支持拆迁,他说北京等地都在拆迁修路,村子里的发展都特别快特别好。陈志芳说,这是你说的吧。林良里说,确确实实是黄海新说的。林良里说着就掏出手机拨通了黄海新的电话,递给陈志芳。这样陈志芳只得与黄海新通话。陈志芳说,林良里说你赞成村里拆迁修路是吗?那边的黄海新突然接到陈志芳的电话,感觉很意外,但是,黄海新还是说是赞成拆迁的,越问,黄海新回答得越明确,支持拆迁。这是话赶话赶出来的效果,这也正在林良里的预料之中。
  林良里收回手机,对陈志芳说,你先考虑考虑,到时答复我。
  林良里、黄三义接着来到了黄五三家。黄五三仍然不欢迎他俩,说,又来了,我是不会同意拆迁的。黄三义这次没有带熟食与酒。这次是林良里说话。林良里与在陈志芳家里一样,说了去北京找黄海新的事,然后拨通了黄海新的电话给黄五三接听。黄海新仍然说的是赞成拆迁修路,与在陈志芳家时的结果一样。林良里离开时说,拆迁真是好事,也有不低的赔偿款,这事你这两天好好想想。
  回乡里后,林良里向陈林森做了汇报,讲了去北京找黄海新的经过,把细节都一一描述出来——醉酒,倒地,在地上躺着谈拆迁的事。又把今天去陈志芳家与黄五三家的过程一一描述了一遍。陈林森说,这就是说陈志芳与黄五三两人原先固执的立场已经开始有点松动了。林良里说,是的,就是这样的。
  林良里还想把执法中队儿子的事趁机再说一下,但立即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林良里想,拆迁的事情还没最后完成,再次提儿子提拔的事为时过早,对,再过一个阶段,等拆迁的事有了进展,不再出现反复再提。
  9
  黄三义也来到了乡里。黄三义对陈林森说,拆迁的事这么顺利就开展起来了,我黄三义也没得什么好处,我就问你一件事,能否答应我。陈林森说,只要合理的,我能办得了的都可以。黄三义说,我要辞去这个村委会副主任,今天特向你提出。陈林森说,你是想当村委会主任啊。黄三义说,不当副主任也不当主任。陈林森说,那你辞去干什么?黄三义说,我是当一天难受一天,我要辞了它,自由自在地生活。陈林森说,痞劲上来了是吧。黄三义说,反正我是不当了。黄三义把手中拿着的辞职报告拍到了陈林森的桌子上,转身走了。
  陈林森并不感到奇怪,陈林森知道黄三义痞性未改,现在纪律也越来越严,要想真的自在,于黄三义而言,还是辞去的好。不过虽然有痞性的村干部管起来有难度,但是有工作能量也是他的长处。陈林森知道黄三义这类人,既然辞职,十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了,虽然可惜但也只能由他去了。
  等拆迁的事情都落实到差不多的时候,陈林森叫林良里到办公室敲定最后的一些细节。陈林森说,你儿子的事,我会放在心里,等下半年肯定会解决。林良里知道,下半年书记退居二线,改任非领导职务,乡长陈林森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把手,那时儿子的事就能够尘埃落定了。人生一世,儿女是大事,但还没到最后确定,所以到现在这一刻,林良里还是无法放下心。拆迁这件大事早已不单纯是工作上的大事,它于黑白乡是大事,许多年未能完成一直做不下的大事终于有了基本的定局;于五里村是大事,于村民,进一步改善进出村的通道与运输;于陈林森是大事,上升有了说得响的政绩,前任一直解决不了的大难题被他解决了;于林良里更是大事,儿子多年来待在联合执法中队几乎前途无望的时候,突然有了光明的起点。如果黑白乡不来陈林森当乡长,如果陈林森即使来了也不做五里村54乡道拆迁修路的事,那么,就不会有林良里参与其中的事,就不会有机会向陈林森提出这条件并有这样理想结果的可能性,如果那样的话,这一切的结果都会改写,儿子也许永远就那么做一个普通队员待在联合执法中队,虽然表现不错,但很大可能是永远也不会有变动与起色。而在半年的時间里一些人与事会不会有意外的变化呢?走出陈林森办公室的林良里,站在河边,看着河水一成不变地向下游流去,每一道波纹都那么的相似。林良里就这样站着,望着河水,发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呆。
  责编:王十月
其他文献
支道了明白是在梦里,所有的背景和人,都是蓝色的,是大海的水亮蓝。有人在高声喊叫,能领会对方的意思,但没有声音。支道了想这是梦啊,赶紧醒来,赶紧醒来,因为他做了一件十分羞愧的事情,被人发现了。支道了想醒来就好了,醒来就好了。  醒了,果然是梦。支道了内心有一点庆幸,幸好是梦啊,不然,多么丢人啊!难道是因为自己长久缺少女人,所以才……刚才梦里的情景,那种大海的蓝色和覆盖一切的蓝色,让支道了忽然联想起一
期刊
两个人的对话是从单曲循环的一首歌开始的。  你也喜欢冯绍峰?她先开的口。  嗯?像是一颗被轻轻压到的弹簧,他微微一弹,瞥了一眼后视镜,又迅速复位。  我说你喜欢冯绍峰?她突然意识到对方性别上的差异,转而问,你喜欢赵丽颖?  噢,不,只是喜欢这首歌。他的回答简短到极致,像他短到极致的寸头,也像他身上硬邦邦的西装——她知道它价格不扉,但就是毫无道理的硬。这与他的车、车里音乐氤氲出的绵柔氛围,以及他整个
期刊
大概是2012年北京草莓音乐节,我去摆摊儿卖东西,有一天,摊子上来了一个英俊的少年,他的出现让方圆十米的空间熠熠生辉。  我在摊子上也兜售自己印的诗集,他认真地翻阅了一会儿那本叫作《什么把我弄醒》的非法诗集,问我:“巫昂在哪里?”  我张望四下里一圈儿:“她可能上厕所去了。”  他走了,过了一会儿又转回来:“巫昂回来了没有?”  我只好继续说:“她这几天肚子不太舒服。”  “转告她保重自己,请把这
期刊
那晚,填完一堆表格,正喝闷酒,老友电话响起。每次都是这样,没有半点寒暄,劈头一句:“我咋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像柏拉图。”我放下酒,把表格推到一边:“这个话题好玩,愿闻其详。”  老友说:“陀老在《少年》里提到三种坏蛋,第一、第三两种是丧失罪感的人,这很像柏拉图的不可治愈的愚人。”  我说:“《罪与罚》里拉斯科尼柯夫们说的那些有权杀人的最新理论,《高尔吉亚篇》的卡利克勒、《理想国》的塞拉西马柯早就说
期刊
一  走出东莞,是容庚人生的真正开始,此前的中学教员,作《雕虫小言》刊于《小说月报》以及编辑《东莞印人传》等,都是他北上的铺垫和金石研究的预习。  在《颂斋自订年谱》的白纸黑字记载中,容庚离开东莞北上的准确时间是1922年(壬戌)6月23日。同行者,是他的胞弟容肇祖。  我多次站在东莞莞城旨亭街8巷的容庚故居前,面对那些古老斑驳的青砖,一次次地想,如果容庚安于现状,满足于旨亭街的青砖曲巷,一个有志
期刊
壹 骑士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山东邹平人,晚唐著名笔记作家,嗜读书,以闲放自适,尤深于佛书,著有三十卷《酉阳杂俎》传世。  1.平淮碑  1080年正月十八午后,粗大的雪花漫天飞舞,蔡州(今河南汝南)城的北门,来了两人两骑。年长者显着有些疲态,年轻者看着陌生的地方,却有些新鲜。两人入得城来,匆匆找了家旅店住下。  汴京到蔡州,其实路不远,但这一走就是十八天,他俩正月初一就动身出发了
期刊
最后一抹余晖落下来,在她玉白色的脸庞涂上一层釉彩。她低头踩着细碎的步子,不堪一握的削肩以一种独特的韵律晃动着,把落在肩头多余的光线一块一块抖下去。  往磨坊那儿去要不了一刻钟,她臂弯里挎着的篮子晓得,她粽尖儿似的小脚也晓得,但不知怎么,总要踢踏一地的碎金,把最后一片金箔都踩到地底去,她才能扭到那磨盘跟前。  磨盘吱吱呀呀的,老远就能听到她的脚步似的,咯噔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原先的节奏。它转动得很
期刊
推荐语:金理(复旦大學)  谈衍良身在上海写作,他将为“文学上海”增添什么样的可能性?近年来,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大致表现有三点:靠着对酒吧、咖啡厅、摩天高楼等组成的时尚地标进行精致的消费生活展演,为中产阶级勾勒迷人而夸饰的都会神话。或者以“沪漂”身份赓续司汤达笔下于连式、巴尔扎克笔下拉斯蒂涅式的形象:当庞大的都市在面前展开时,外省青年内心充满野心与狂想,既要拼命融入,又总是感觉到处处排挤和累累伤痕
期刊
晒月光  夏天的夜晚,人们坐在井边或村头的大石头上乘凉,赶上有月亮的夜晚,就晒月光,没有月亮的夜晚,就晒星光,连星光也没有的夜晚,人们就不关心天空了,静静地坐着,或者有一句没一句地唠家常,讲故事。  晒月光比晒太阳要凉爽很多,而且不会伤害皮肤,还能让皮肤变白。赶上月亮变圆的夜晚,大一些的姑娘们都愿意出来晒月光,而小孩子们只顾玩耍,在月亮地里满街乱跑和尖叫,他们没有在意月光,却也得到了月光的照耀,晒
期刊
1  1980年12月8日晚,二十五岁的精神病人马克·大卫·查普曼朝“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开了五枪,列侬不幸身亡。此前查普曼为了刺杀列侬从夏威夷赶到纽约,进城之后,先找了一家书店,买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他确信自己就是霍尔顿的化身。警察逮捕他时,他正坐在公寓台阶上静静地读《守望者》。在2006年的采访里,查普曼仍坚持说自己刺杀列侬是受了塞林格小说的影响,他之所以刺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