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深入现实与杂花生树

来源 :百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山东散文创作在最近几年产生了重要的作品与成就。其主要题材与倾向表现为:在深刻的历史反思中重构文化传统,构筑具有现代性的历史视野;对城市生活中的人性状态进行深入探析从而建构新的人性图谱;在对现实乡村的反思中重新建构作者心中的精神故乡;在凡俗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呈现人性中那些微妙又真实的细节。近年山东散文建立在优秀的创作传统基础上却又在题材、风格、深度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了山东文学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山东散文 题材 风格 创新
  近年来,山东散文创作继续奋力前行,总体上呈现出数量多、精品多、主题多、形态多的特征。与小说、诗歌等文体相比,山东散文创作毫不逊色,也延续了新时期以来的书写传统和良好势头。同样,山东散文创作既来自深厚的齐鲁大地及其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也呈现出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特征。“从1919年及至新时期以来,活跃在文学世界里的山东作家们一边在传承、转化、填充、丰富着齐鲁文化的精神传统,一边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既肯定又否定,既歌颂又批判的新路子。于是,翻开山东文学的历史史册,山东作家在各文学领域都留下了一部部不朽的篇章。而山东散文作家群就是這样一个深受齐鲁地域文化影响的文学群体。从先秦到现代再到当代,他们在不同时期创作出了一篇篇精妙无伦的作品。”①主体立场的复杂多样、表现主题的丰饶全面、文化思考的辩证深入,这些特征形成山东散文创作的特有传统,也在内部催生出异常复杂的张力结构。
  从总体上看,山东散文创作的作者群体与其他文体有交叉也有区别,既有张炜、王月鹏等这样多种文体兼长的作家,也有像耿立、李登建、厉彦林等专擅散文写作的作家。在年龄结构上,近年来较为活跃的山东散文作者横跨了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各个年代出生的作家,以1960和1970年代的作家最为突出。在书写主题方面,幽微的历史文化、城市的生活地理、亲情爱情的珍贵、世道人心的省察等几个方面成为引人瞩目的书写焦点。在发表刊物方面,山东散文作家在《人民文学》《山花》《长城》《散文百家》《芒种》《南方文学》《红岩》《安徽文学》等刊物都有收获,省内的《山东文学》《齐鲁周刊》《时代文学》《青岛文学》等也有大量本省作家散文发表。除了单篇作品,值得关注的还有张炜发表于《青年作家》的《读〈诗经〉》系列。重要的散文集有陈忠《走读济南》、张金凤《草岁月,花年华》、林纾英《守望》、于兰《声在树间》、爪哇岛《平原纪》等。这些现象共同说明,山东散文创作是有收获、有温度、有成绩的。现将其创作主题与艺术特色概述如下。
  其一,对历史文化的深湛思考与对文化传统的努力重建。山东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发生了向内转、向下看的视野转换:向内深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将历史经典文化的长河里闪烁的星辰与自己日益丰饶的精神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向下贴近世情民生,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精神重建扎根于厚重的大地。在这方面,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张炜的《读〈诗经〉》系列,“张炜的散文随笔,体现着三个突出的亮点:知性与识见、情怀与温度、韧性与坚守。”②历史典籍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可以到达人的记忆所无法追索的更加久远之处,其生命力虽历经千年而不朽,《诗经》自成籍之日起便满载着彼时世人生活的琐碎与光辉,穿越无数后人那些奉若神明的参悟解读或者是自说自话的穿凿附会,这份珍贵的历史也就被越抬越高、越来越渺远。张炜以新作《读〈诗经〉》系列将这段失重的文化拉回大地,拉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张炜通过自己独到的解读,描绘出千年前人们潇洒空灵的性格、自由野性的生活、勇敢澎湃的爱情和神秘自然的精神场域,与当下社会生活、精神结构形成深入、持久的共鸣。如果说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是一份独特的体验,那么这部系列散文将是一份神秘的旅程,那些鲜活的生命和隐藏在生命背后的精神流脉带着致命的吸引力向新世纪纷乱复杂的社会生活发出真诚而又难以拒绝的文化邀约。张炜的散文作品充满温暖的人文关怀,融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尤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与闪光点。《诗经》中男女之间的感情从懵懂到热烈、家人之间的亲情从幕后到台前,阳光洒下来,汉水浩浩汤汤、温柔而沉静,波光粼粼闪烁于千年历史之中而从未消失的人性光辉,展现了张炜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以及道德化的人性建构,既是当下城市化进程中人性回归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学作品具现生活的理想要求。阳光洒在多瑙河北岸,拿破仑看到的是杀戮,贝多芬看到的是创作,张炜读《诗经》,看到的是单纯与洁净,感受到的是取自田野的生命之歌,这份“直”与“简”绝不意味着单薄和凋敝,而是一种品质、一份感悟、一腔具有感染力的原始情怀。例如,张炜对《摽有梅》的理解独出机杼,从梅子悬在枝头的青涩想到男女之间青春的懵懂与活力,全然不介意十二个短句中大篇幅的重复,令读者的心神也随着那些比喻和象征荡漾,仿佛这种不断的重复也正体现出少女婉转纠结的心思了。张炜认为:“最好的阅读,最后还是要穿过文字的丛林,走到作家面前。尽可能地理解《诗经》那些无名的作者,走近他们,透过历史的苍茫,看到他们的眼睛。一双双眼睛望过来,才能读懂他们。”③历史是严肃而沉重的,但散文不必,相反,它是有温度、有诉求的。有观点认为张炜的作品少一份史性、多一份诗性,《读〈诗经〉》系列告诉我们,作家对文学创作客体的理性远离与感性溯源是可以兼有的,而这个成就的出现需要作家展开尽可能的鞭辟入里的知性分析和文境联想。张炜散文中的矛盾在论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学选择上表现比较明显,尤以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态度为甚。张炜是一个怀旧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文学选择上得到体现,他坦率承认自己的传统文学观,“尽管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变了,中国有一部分人的传统认识还没有改过来,我可能就是一例。”④不仅如此,张炜还在尽力找寻现代人丢掉的那份野性,从哪里找呢,——从《诗经》中找,从《楚辞》中找,从经史典籍里那些质朴自然的文字书写里找。这个任务是艰巨而有重要意义的,张炜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巧妙选取和分析来呈现古代的乡土世界,通过对作品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解读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通过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切身感受,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回归自然,重新找到宁静、纯粹的精神家园。   夏立君的《在西域读李白》由一个人写到一个家族、一个朝代、一种文坛现象。西域,李白生命开始的地方,作者踏上这片土地,思绪随着诗情摇摇晃晃,仿佛一梦千年,爆发出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艺术张力。夏立君来到这片辽阔的土地,看到了古今两个时代文人灵魂之间的激烈碰撞,知识分子的潇洒不屈、掷地有声与艺术生命的蓬勃精彩、亘古流传跃然笔端、芬芳满纸,读之令人心驰神往。作者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虚幻的人物想象和现实生活相融合,使文本浸润在一股难以言喻的浪漫氛围之中。以对历史记载的诗意解读指向现实,证明作者渴望与那个伟大的灵魂在精神上相契、相守。如精神漫游一般的畅想总能最真实地展现人物内心的需求,从而为文本提供一条比现实更加真实的追述路径。为李白正名的衍生篇章其实很多,而夏立君的这篇《在西域读李白》有理、有情、有韵、有志,文采与巧思并呈,类似情感喷发式的历史书写带来恢弘的画面感和长驱直入般的心理冲击,令人不禁悠悠的发出一声慨叹,历史是往事不可追,然而后世共情者不胜凡几,尤其以文人学者之间同心相惜为甚。
  此外,刘宜庆的“现代名人系列”散文作品也体现出他对历史精神传承的重视,几乎每位经历过时代风云的作家都对家国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怀,所以无论是写陈方恪、杨度,还是写马衡、老舍,刘宜庆对于人物精神内核有着惊人的准确把握,表现出用文字记述历史、用文学传承生命的作家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刘宜庆的历史书写善于从庞大驳杂的历史文化资料中抓出重点,并通过耐心的审查和订正寻找历史真实,可谓一片赤诚在笔端、满腔热血可鉴今。
  历史文化散文是当代散文中的重要品类,引领了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散文的精神持守与形式创新。山东散文历来重视文化性,但专门的历史散文创作在1980年代之前并不多。其后,山东散文向历史文化散文领域的迈近步伐逐渐加快,产生了像张炜、耿立、厉彦林、夏立君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散文大家,他们的作品不乏影响深远之作,尤其是以夏立君获得鲁迅文学奖作为标志性的成果。山东历史文化散文再迎高潮,既体现了山东文学厚重博大的创作传统,也意味着山东作家在时代巨变面前的深刻思考,从传统与未来的关系角度重构自己的文学理想与表达方式,重构自己的社会立场与文化观念,重构自己的散文创作形态与书写理念。以張炜《读〈诗经〉》系列散文为代表,山东散文上下追索、古今探察,既深入文化历史的深层,又有着对传统精神之文化肌理的深刻认识,复以充满现代意味的文学形式加以表达,可以说,这些历史文化散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必将引领山东散文走向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广阔的蕴藉、更加幽微的方法和更加成熟的形态。齐鲁文化的悠久绵长、厚重深刻,在历史文化散文中必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与阐扬。
  其二,对城市地理的精微呈现与对幽深人性的深入体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作家的创作心理也在无意中被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改变甚至同化。城市地理终于重新纳入作家的文化视野,真实而冷静的文风、敏感而理性的思考给浮躁冷硬的城市文化增添了一抹春色。当然,作家们在对自然与城市进行体察和感悟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展开对新时代下平凡生活中的普通市民的人性思考,并由此引发出对于相关生命体验的种种记忆回溯。厉彦林的《城市》是作者十年积淀所得,陈情似的娓娓道来,内容浩渺、结构精致、主题深湛。城市与乡村是当代文学永远的主题,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城市发展的进程需要伴随着精神的充盈,二者相辅相成如一经一纬,网罗住日常生活的更新换代、社会面貌的日新月异。面对城市新名词的亮相,作者既欢欣鼓舞又不忘远忧,在反思历史的同时试图理清历史发展的合理脉络,一深一浅、详略得宜。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推动经济前行的桨,更需要帮助文化沉淀的锚,对于这一点,厉彦林以几个长远、宽广的镜头进行了详细论证。他始终诚恳真挚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理性眼光给散文注入新的反省力量。《城市》具有一种漫谈风,细致的描写和宏大的论题在这种漫谈式的文字下不期而遇,建构出一种温润的家国历史情怀,敏锐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毫无疑问带来作品说服效果上的极大冲击,成为一种文学以外的哲思力量。与作者之前的散文《城市低处的灯光》相比,《城市》在饱含对家国人民的真情厚谊的同时,更具有一种由衷的责任感,呈现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对生存空间的不懈探索和顽强求证的写作姿态。城市化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鼓动的物欲喧腾,知识分子保持冷静的审察才能对城市与人性问题进行深刻把握,并在问题暴露后毫不犹豫展开精神自救,在孤绝的精神高原以虔诚纯真的心灵跋涉着,试图找到他们追寻的生命答案。简默的《到羊流品一杯茶》同样是精神上的理性审察,作者到羊流看似是品了一杯茶,其实品的何尝不是一个家族令人钦佩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流传,他用诗人般敏感而高洁的心思铺张开来去写一个个廉洁奉公的事迹,过程中当然也离不开对生命哲理的体悟和思索。因此得以在建构其散文独特文本形式的同时,搭建了他理想与道德的精神大厦。
  周蓬桦的《岛城小区的春天》是一场诗情与哲理的交响,一边是平凡生活的惬意,一边是与大师、伟人们的精神共情,“我望着他们起篝火,野餐,跳舞,朗诵普希金或埃利蒂斯的诗篇,哪怕我们没有一句交谈,我都能从内心感知到其脉络跳动的秒针,将他们归为自己的同类,指向天狼星下传说中的罗盘。”⑤作者认为自己与这些人殊途同归的精神选择和态度其实也从侧面表达了作家对现代文明的精神侵蚀的拒绝和批判,要在美的画面、美的情感、美的人性面前放松,在狂妄、狭隘、私欲面前披好精神铠甲。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些他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哲理,但不愿意用教育批判的口吻,反而是朋友一般的亲切讲述,给读者一种对话的愉悦感。我们每个人都在城市中偏安一隅,但生活的平凡消磨不了一个精神高昂的人内心的追求,学会欣赏阳光、河水、紫罗兰是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态度。作者读诗一般的将生活琐事与读者分享,带着无穷无尽的想象的乐趣,这种写作中带着的情怀就如同初春的崂山,微风仍然料峭,而北九水瀑布一泻而下。这种叙事抒情散文,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写作倾向,而是隐藏着极为复杂的情感选择和价值追求。海滨风土影响着人们的性情,而人与人之间的性情同样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风土、人、性情这三者之间有着隐秘而复杂的关系。无论是海洋的浪漫气息,还是岛城人浪漫自由的情怀都不仅影响着周蓬桦的性格,同样也影响着他的创作。   周蓬桦的另一篇散文《与莱西书》,讲述了自己随着作家采风团一起游览莱西姜山湿地的所思所感,在城市呆久了,越是原始模样的生态越会给人心旷神怡之感,作者思绪游转不停,一时回到上年冬天,一时回到自己的中学时代,袒露自己对青年们勇于投身城市建设的敬佩之情,也感慨时代的变迁令人猝不及防。姜山湿地的美好风景也让作者回忆起记忆里的故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绪渲染力。
  钟倩的《老厂房,住着不老的灵魂》从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角度讲述了市区的金色徽章——老厂房,作者在一个文化产业园找到了济南人的集体回忆,从产业园这座老厂房的前世今生中看清了一座城市的真实面目。这篇散文有着匠心独运的结构设计和对人情冷暖的细节处理,那些被淡化隐藏的城市痕迹一下子从记忆的角落里跳脱出来,成为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注脚。作者以自己细致而耐心的打磨为我们展现了老济南以“慢”为快的工业精神,找回了曾经的回忆和心灵停歇的港湾。有句话叫“老兵不死,只是会逐渐消亡”,而作者告诉我们老厂房永远不死,这份历史文明和工业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
  尹其超的《冬泳芝罘湾》以自己极具个人风格的文字展现了新时代下人民追求生活健康的新面貌,以一群冬泳爱好者激情澎湃、坚毅勇敢的美好品质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境界。作者用熟稔和温暖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年龄不同,形象各异,但是为了冬泳这个共同爱好聚集在芝罘湾的人,语言自然朴实,对于情景场面的掌控驾轻就熟,描绘了一幅精彩的“冬日暖景图”。时代的改变往往可以从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文化根系中轻易的看出端倪,尹其超的书写以冬泳活动为线索,每个人物都热情洋溢、真诚友爱,虽然冬日的北风凛冽、海水刺骨,但是人们的欢声笑语成为黑白世界的精彩动画。文字往往比镜头更生动,这种扎根大地的平凡书写虽然模糊了历史焦虑和文化传统的热望,也没有揭露底层生活的惨烈真相,但同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毕竟,平凡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生活中,有惨烈的人性,但也有温暖的人情。文中作者用一首俄罗斯小诗《短》来含蓄地解释自己虽然年纪较大但仍然坚持冬泳的情由,因为一天太短,因为一生太短,如果时间有声音,剖析入微,我们就能听到来自生命自身的挣扎,作者的文字既明朗又生机勃勃,仿佛有面对生命困境的无限勇气和力量,内心的温润、同行者的余光、大地的跫音,无一不是对抗时间洪流和恶劣环境的武器。《冬泳芝罘湾》是一场无人退缩的考验,但也是一次心靈净化的旅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联系永远值得每个作家思索,而尹其超的思考令读者感受到平淡生活中的大智慧。
  这一类作品还包括厉彦林的《高铁站傍小山村》、宋兆梅的《我的诸城》等,“他们以真挚的写作态度或热情、或深沉,或高亢激昂、或沉郁顿挫地抒写着一个个关于精神本源的迷失与寻找、生存意义的旁落与重估、道德冲突的忧思与观照的命题,这既是大的时代环境的规约,也是作家自觉的创作选择。”⑥城市生活场景并不是山东散文擅长的,其都市性体验并非山东社会生活的主要侧面,因而,在面对城市时,山东散文作家的态度和立场都是纠结而深湛的,因深湛而纠结,因纠结而深湛。于是,文化呈现、景观再现与人性体验就错综复杂地出现在该,类散文作品之中。其中,既包含了山东文化的凝重端庄,也内含了其难以寻找到与现代都市文明接轨渠道的尴尬。略显保守的文化立场往往会催生出极为深刻的社会感悟与人性图景,山东散文中的城市书写及其人性言说所造就的新的散文形态正是一个明证。随着山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未来此类散文题材与写作模式仍将会是一个热点门类,也会转向更加深沉、更加思辨的精神方向。
  其三,对当下乡村的审美重构与对精神故乡的执着言说。文学往往能够使人更加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却无法让人时刻保持理性的生活,对于长在乡土间的作家们来说,城市里有太多的人际冷漠和生存困境,底层生活的悲欢离合、贫富差距造成的时代伤痕,都让人不得不直面现实的生存苦难,精神荒原里不断注入人性的苦水。因此,山东散文中出现了对记忆与现实中的乡村越来越多的眷恋,使之成为一个“精神乌托邦”式的存在,“精神还乡”也由此成为山东散文的普遍主题。綦国瑞的《翠绿闪亮的地方》、周中祥的《童年的故乡》,李金锋的《小村庄里的童年时光》和《神仙沟,一条诗意流淌的河流》、李登建的《千年乡路》《心在甘南》《一片枣林的召唤》等都属于此类优秀散文作品,此外也包括于兰的《声在树间》、时磊英的《时光深处,泡桐花开》等一些散文集。李登建的《一片枣林的召唤》写了庆云平原的一片枣树林,像精神巨人遥遥的树立在那里,作者的生存世界静谧无声,精神场域却沸反盈天,仿佛人一到了枣林边就找回了思索内心的理性和精神品质,开始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命运在自己树干上斫出的伤痕,等待秋天的硕果累累。枣林在呼唤什么呢?在冬天去看枣树林,叶子零落只剩下黑色的枝干,可是作者却说“它们并没有让我们这帮前来赏景的人失望,那黑色的枝桠纵横交错,如蛟龙遨游者,如乱箭穿云者,如鹿角牛犄者,坚硬,倔强,刚直,遒劲,傲然。在这儿,我头一回发现‘黑’是那么美,那么有力量,它竟突破铺天盖地的‘白’的围困,跳起熊熊烈火般的舞蹈。”⑦在作者的眼睛里,天地之间的景物都在此刻成为某种精神因子,逐渐重组,黑与白那么突出,成为生命的底色。作者真诚地袒露心声,赋予那些光秃秃却张牙舞爪的僵枝以精神的灵性,生活的意义在这里归于自然的生长,不需要注入太多物质和目的,只要有生命的激情,生活就可以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老枣树面前,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将心理的感悟反复揣度,人生百味、众生皆苦,而自己在这位“世纪长者”面前,可以尽情的将迷茫和挣扎剖析开来。关于人心嬗变、关于人情冷暖、关于人生艰难,哪怕是故乡的一棵枣树都给自己的心灵上了值得回味的一课。
  刘星元的《二伯的修行》同样值得关注。二伯和尚与佛的缘起是亲情,而又因为“一入佛门深似海”不得已放弃了亲情,作者旁观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视角从幕后到台前,态度也发生了从“要不是他身穿僧衣,要不是他脖挂念珠,要不是还能透过稀稀落落的头发看到他头顶受戒的疤痕,绝难想到,他竟是一位正牌和尚”⑧到“这一回,和尚到真像是一个和尚了”的转变。作者将自己隐秘、幽微的人生体验写得让人共情,明明是表达是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牵绊,可随处难掩世俗人情,二伯和尚与儿子纪生之间血脉相依的父子情,与二娘之间类似许仙与白娘子的浪漫爱情,无一不是散文的动人之处。然而,天地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海无边只渡有缘之人,宗教文化对于生命本身是一种对苦难的收容,是底层人们无力抗争现实生活之时自觉找到的救赎方式,作者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思,作品贯穿着悲天悯人的动人情怀和对于生活辛酸的深情诠释。   孙继泉的《大地上的喧囂》通篇具有明显的将动物、植物拟人化的特点,使文学性与诗性结合,现实性与精神性结合。带着强烈的熟悉感,作者将早春万物生长的场景描述得生动而精彩,这种令人惊喜的生态书写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无限祝福和帮助,大自然就如同生命最初的伊甸园,然而人性的欲望与好奇心,是永远不会被乌托邦下的自我意识所困住的,这是再清楚不过的显性条件,所以作者虽然像感激母亲一样感激着土地和乡野,同时也在隐蔽处批评了大自然的对立面,即都市的喧嚣浮躁、物欲喧哗,正如结尾处提到的“光洁背后,有几多残破;热闹背后,有几多冷寂;欢笑背后,有几多惆怅;繁华背后,有几多落败”。⑨孙继泉对于自己自幼生存的家乡有着强烈的关注,关心每一棵花草,每一只动物,每一家每一户的挣扎求存,由此也产生了对底层平民乡土生活的忧患意识和对凡人精神世界的热烈追问。
  宋长征的《春滋味》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个中皆有,有春俗、春景,也有春芽和春情。生命体验是个体与自然之间生发出的隐约的精神联系,读《春滋味》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感激、驳杂、思索与探求。立春吃萝卜,雨水吃杨狗儿,谷雨吃窝窝,这样具有真实生活温度的描写最容易感染读者,尤其是对于周遭种种场景的描写真切自然,如同自己的童年经历一般,非是对生活观察仔细、内心对美的触觉敏感的作家所不能为之。在文本内容的安排上,宋长征通过对春天记忆中的各种意象的巧妙选取来呈现记忆中的乡土世界,通过对作品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解读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通过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切身感受,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回归自然。尤其第一部分着重提到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黑孩儿有着奇特的与自然沟通的感知能力,而作者对于不同时节万物生长的细致体验恍如真实的黑孩儿。黑孩儿对胡萝卜的感情来自贴近土地的自然人性,而作者对家乡春天的感情同样如此。作者强烈地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在每一个时间角落苦苦思索生命涵盖的真实,关于饥饿、关于流言、关于生存艰难,关于至情至真、至善至美,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母女之间的亲情,邻里之间的交情,所有的联系蜘蛛网一般遮映在平凡生活中晴朗的天空,将精神世界划出五味杂陈的网格。
  宋长征的散文佳作《一任冬白》写的是冬,以冬季各个节气为线索,穿插着家乡的小村民俗,自古的传说故事,还有埋藏在记忆中的人情往事。时间成为使得芸芸众生脚步踉跄的鞭策者,生命的齿轮滚滚向前,作者不再选择冷眼旁观,而是用细腻真挚的语言低低地诉说,有时是冷静的画外音,有时是怅惘的呢喃,带着对童年记忆的深深眷恋。对于父母亲人的想念纯粹而安静,没有声嘶力竭的情感宣泄,也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遣词用句,单只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气的回忆过来,作者的心已然澄澈如孩童,平淡絮叨的语气让人不禁疑惑,那烟雨里若隐若现的虹桥,那来自天尽处的簌簌落雪,是否就是作者深藏的斑驳心绪。作者说“我不能劝慰,也不能留住时间,只是悄悄返回童年,站在老祖母身边”⑩,这样冷静克制的文字中,情绪却被“悄悄”二字暴露无疑。在作者笔下,没有谁应该被往事打扰,生命最真实的轨迹永远在前方,只是用文字可以记下被时间浅埋的一方净土。乡情似流水,淌过去,留下的就是最真挚的生命体验。
  时磊英的《在巨野,打捞来自明清的乡村记忆》写的是鲁西南的一片罕见的古民居群,历经四百年而仍旧保留着原有的建筑格局。建筑遗迹是历史最忠诚的见证者,它记录了雕刻、彩绘、石砌等数不清的技术,涵盖着古人的智慧。时磊英以自己丰富的建筑学知识和冷静细腻的洞察力把这片古民居的深沉和坚强诉于笔尖,不仅表现出了传统文化之美,也将自己难忘的乡村记忆融汇在这片古色古香的岁月遗迹中。“那些古建筑群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只知道他们匆匆而来后,在那拉网式的寻访中,将古建筑古色古香的遗韵都统统收进眼底,装进心中,再融入到灵魂,而后,欣然匆匆满载而归,以此来慰藉自己浓浓的思乡情结,找回曾经的乡村记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乡村受到冲击,对很多人来说乡村记忆已经成为童年时期的一份点缀,时代更迭,时光飞逝,只有那些沉默的文化遗迹还保留着旧模样,作者带着一颗时代大幕下被快节奏驱使到疲惫的心走进古民居群,受到来自传统乡村精神力量的洗礼和涤荡。
  若荷的《山行笔记》写的是作者前往沂蒙山区李家石屋游玩的一次采风经历,并抒发了自己从城市回到乡村后的无尽感怀。虽然是冬天,但是乡村仍然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文化印记和渊远的精神流脉。人从城市的阿谀算计中走出来,回到童年记忆里山水相伴的自然乡间,怎么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怅然之感。其实于经济世界的发展来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是一种道德理想,在城市文明日趋壮大的时代,这更像是一种对以乡村为代表的,童年故乡生活过的那片理想净土的坚守和回归。李家石屋独特的用石文化给人的震撼,初冬时节烹食亲手采摘的野菜的乐趣,无意中与软枣树和柿树的惊喜邂逅,都使得若荷的散文书写自然而灵动,细腻而流畅,成功完成了对乡村印象的审美重构。
  在另一篇散文《风雨朱家大院》中,若荷把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看作时间留下的乡村文化记忆,极大的褒扬了劳动者的匠心与精神。作者在结尾时点出“它们载附着历史的灵魂,代表着不同阶段的道德规范与精神面貌,蕴藏着诸多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人们藉以确定自己身份的文化背景。”我国古代的建筑群如汗牛充栋,然而它们从一个个的建起到后来一个个的空置、废弃,盛极而衰,岁荣岁枯,建筑的艺术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建筑造园是一种雅文化,建筑是人类安全感的来源,是生命得以休憩放松的场所,也承载着对居住者进行生活润物与精神慰藉的文化功能。如今城市里遍地皆是商业性新小区,高层大厦攀比着一层层垒起来,早已经丧失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集合。因此,回归乡村的文化场域,将记忆里久远文明的神韵承续下来,是一种唤醒日益麻木的精神自我的重要途径。
  黛安的散文作品《词语里的乡间女人》在内容上分为了两个小节,分别用两个词语来关涉女人:前者是水莲,形容女子单纯白净;后者是月季,指代女子强大的繁殖能力。作者以两个女人殊途同归的人生告诉我们,乡村的精神启蒙是改变民生的重要宝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中一直就存在着生殖崇拜,古人称女性为“皿”,因为怀孕的女人就像是盛了东西的器皿一样,这种文化自母系社会始,传承千年,到如今几乎成为女性的一把枷锁。繁殖是一个生命意识传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男人经历了一个从人性到动物性再到人性的变化,女人经历了一个人性到机器性再到人性的变化,二者都存在一段人性消解的历史,从中可以窥探到,作者对于个体在整个原始的生命创造历程中,在特殊时期的人类精神矇昧过程中的认知和反思。国家的新政策与蒙昧国民性之间的碰撞实际上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尤其如今已经出现了新时代女性青年新的精神面貌,女作家黛安通过《词语里的乡间女人》告诉我们,启蒙永远不是一个旧命题,思想像爱和死一样,是别人不能代替的。黛安的另一篇散文《乡村四季杂俎》写的也是乡村生活的世相百态,四个小节涉及了四个季节,后三节“夏雨”“秋水”和“北风”各自代表的季节一目了然,其中也写了有代表性的季节意象,然而第一小节的“百合”却要相对隐晦些,并没有特写春天的镜头,也没有聚焦春天独特的风景,然而读完全篇后仔细想来,一个孩子的出生不就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吗,小女孩百合的童真童趣,单纯美丽使得陷入回忆的我,寂寥的精神世界如沐春风。   乡村與乡土,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场域,更是一个文化场域,乡俗乡风乡情乡韵,都密切联系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和精神史,山东散文的乡土性立场与形态历来备受关注。近年来的相关作品更加轻灵跃动,在乡土生活中发掘出的精神质素与文化内涵也更加动人。乡土赋予人类生活以扎实的底色,也赋予山东散文精炼凝重的美学风格,在这个层面上,山东散文的书写策略是成功的。
  其四,对世道人心的精到把握与对人情人性的温暖书写。多年前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曾经给静谧多时的散文写作注入了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作家们开始将“人性”的大旗扛在时代沉重的肩膀上。优秀的山东散文作家们已经将这块宝石打磨的光滑透亮,渗出温暖的生命关怀和精神力量。李晓的《我家这个老头子》写到自己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从不服老的心态到有了面对死亡的泰然和勇气之间其实只经历了一场病。父母之间的相互依赖,作者与父亲之间的脉脉温情,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乐,而是要学会与自己谈话。时间具有明显的压制性,而且因为无法观察显得朦胧不定。人活到八十岁,这种压制感就变得明显起来,因为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太多,也因为人的感情不是游戏,没有一键暂停的能力。所以作者由衷的领悟到真谛,身为子女,能做的就是让这份感情酿的更醇美些,芳香四溢的让人忘了时间的重量。
  还有一些散文作品专心写人。吕延梅的《斯人已去,江河长流》,抒发了对史铁生沉重而感伤的怀念。生命永远需要一个向心力,就如同小瞎子需要有一个弹断琴弦的数量目标,残疾的史铁生需要有写作作为一个获取完整灵魂的方式,人的心灵世界总是隐秘而深邃的,作者试图去探究和把握它,并且将寻到的答案作为自己艰难生活中的向心力,情感理性而真挚。题目里的“斯人已去”是悲痛的现实,而“江河长流”却是期望、是未来,可见作者已然继承了史铁生留下的精神勋章,并将它作为生活的精神信仰,开始一场新的走向心灵净化的修行。时磊英《梦境里的父亲》开头便是一段近距离聚焦的镜头,是一段记忆中泛黄的画面,也是心中魇生的难舍的梦境。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发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和身在异地、杳无归路的乡情。梦境和回忆中对声音、触觉的描写都那么真切自然,表现作者希望以梦境指引现实的叙事期待。梦境之所以能够成为文本中的重要元素,是因为梦境最不具有欺骗性,它总能最真实地展现人物内心的需求,从而为文本提供一重比现实更加真实的心理书写路径。张克奇的《小酒馆里话活法》探讨了哪种活法最好这个极富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并在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之后终于释然,得出“只要日子还说得过去,无论是贵着贱着、富着穷着,适合自己性情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这一答案。宋长征《屋顶上的男孩》以独语的叙述方式展开,一个男孩的心事也是温软而多愁的,带着伴随时光的流逝而产生的乡土情怀,作者用一种仿佛梦中呓语似的文字谈起了记忆中的“老河滩”,以及老河滩上成长的那个稚嫩的灵魂。在论情时,作者多次提到一个字“物”,有时是指身边的器物,有时是指家乡的风物,因为在作者看来,“我”在物里醒来,在物里成长,也在物里老去。主体的人与外在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形而上的情感联系,而找到这份联系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往往需要归到人思想的理性上去。此外若荷的《光阴的气息》《我看见了她的白发》等表达了比时间的流逝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永驻,冯连伟的《我的父老乡亲》,在平凡中看见故乡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此外也包括王月鹏的《点灯的人》、简默的《家里家外》等等。
  综合以上若干方面,山东散文创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具有的独特风格是显而易见的。山东作家们不断加深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性的省察,对时代、经济、历史、文化的书写笔力也有所突破,作品的立意既集中于传统文化、生存哲学、生态文明等理性的审美空间,也涵盖着故乡记忆、时光流逝、邻里亲情等感性的人文意识,这些散文创作彰显出新时代不断延续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张力,在作家们心灵的智慧和美的批判的引导下,传达出历久弥新的文学之音。近年山东散文创作丰厚而恳切,留存了时代社会的发展轨迹,更留存了山东散文作家精微而多情的时代感悟与精神思索,在主题更加深湛、形式更加灵活的同时也不忘对古老的文化传统进行历史性的重构,既有集群性的规模书写,又有个人性的精神探索,可谓收获颇丰。山东散文将在见证时代、刻画人性、呈现自我的成功道路上,将在不断创新形式、凝练主题、勾画风格的道路上,将在融地域性、思想性、时代性于一身的创作道路上继续前行,取得更大成绩。
  注释:
  ①⑥王景科、李娟娟:《略论齐鲁文化时空下的山东散文发展脉络》,《时代文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
  ②王必胜:《葳蕤的文学之树——读〈张炜散文随笔年编〉》,《光明日报》2013年9月17日第14版。
  ③张炜:《再读〈诗经〉〈楚辞〉》,《名作欣赏》2019年第11期。
  ④邱婕:《张炜散文创作论》,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周蓬桦:《岛城小区的春天》,《城市地理》2019年第9期。
  ⑦李登建:《一片枣林的呼唤》,《散文百家》2019年第4期。
  ⑧刘星元:《二伯的修行》,《鹿鸣》2019年第1期。
  ⑨孙继泉:《大地上的喧嚣》,《青岛文学》2019年第5期。
  ⑩宋长征:《一任冬白》,《西部》2019年第2期。
  时磊英:《在巨野,打捞来自明清的乡村记忆》,《时代邮刊》2019年第7期。
  若荷:《风雨朱家大院》,《城乡建设》2019年第16期。
  张克奇:《小酒馆里话活法》,《特别健康》2019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蒋在很年轻,但《街区那头》很成熟,这是她的处女作。作为一个到过很远的地方并深入参与其中的“他者”,蒋在对距离——地理的距离、时间的距离、人心的距离、词与词的距离——十分敏感。出于近乎天然的善念,她尊重乃至信仰生活馈赠的种种细节,转而赐予细节以语言的美和情感的真。她看似柔弱实则执拗,在常人常达成妥协的地方,开始她的诘问与追究。以上速写般的文字,既是对蒋在,同样适于这本小说集。  关键词:远
期刊
内容提要:在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中,温恕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大学时代投身诗歌热潮的青年诗人、曾经的制药厂工人、文学博士和人文学者,他将自身复杂坎坷的人生际遇发酵出的悲剧性人生体悟、诗人的敏锐与灵动、大学教授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海外访学经历和长期英文文献研读铸就的跨文化视野与洞察力、对国际诗歌创作动态的了然于心,都融入了自身创作中。他的多面人生使他的诗作题材丰富,不拘一隅。他天性的洒脱
期刊
内容提要:张鸿福创作的近代名臣系列历史小说,通过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四个关键人物,把中国近代史以文学的形式予以完整讲述。这个系列历史小说从工业化、社会变革、文明冲突等方面为我们认识评价近代的人和事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深刻的视角。近代已经完全成为历史,中国不但已经站起来、富起来,而且正在强起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去回顾那段历史,怀着一份怜悯和宽容去评价那些已经作古的人们。  关键词:近代名臣
期刊
在我们水湾子镇,这个叫流金的男人并不出名。他年轻时候的样子我能估摸出来。瘦,可能是他一生的一个最大特点,但他有劲儿,整日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脸色红润,手脚不闲。一旦参加了某种劳动,或是某种活动,就好像一架机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难以自拔。这个样子,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也容易积累财富。比如打工,比如在我们河道里筛沙子,要找搭档,男人女人都会喊着:“流金,流金!”河道里那时生着一尺多高的牛筋草,血
期刊
内容提要:进入新时代,乡土文学面对中国乡村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自然诞生出新的“创业史”。《经山海》正是这样一部响应时代呼唤的长篇力作。作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实情怀,通过塑造以吴小蒿为代表的一群新时代的乡村干部形象,展示了中国乡村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壮举是如何发生的,进而体现了乡土文学的历史使命和永恒魅力。  关键词:新时代 乡土文学 《经山海》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作家一直致力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第二代代表性学人,朱德发先生以其人格、著述和精神魅力吸引着数代青年人和读者。正是这种学人的精神魅力,也吸引着著名作家赵德发,从而在当代文坛上产生了一段佳话:“德发写德发”。赵德发所撰《学海之鲸:朱德发传》的显著特点在于作者与传主之间相似命运和遭际引发的感同身受和创作触发点,同时其作家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渗透到这部传记当中,从而保证了传记的鲜活灵动和可读性。而对写作素材
期刊
关于生活,我有太多话想讲。  生活太妙了,那么丰富的人、细节、故事、态度。单单是我一人所经历过的成长、遇到的人、听过的故事,就能讲几天几夜。  但面对生活,我欲言又止。生活太复杂了,我怕我讲不好。  抛妻弃子的中年男人、貪恋浮华的城市青年、凉薄如水的恋人,讨厌吗?讨厌。辛苦吗?也辛苦。他们也曾经有过生命中美好的时刻吗?一定也有的。不是每个人的每一刻都面目可憎。  我谨慎而仔细地观察生活,逐渐意识到
期刊
内容提要:张炜《狮子崖》写作融合了以阶级斗争为主导的政治话语、以民间“大拿”为主体的民间话语、以海边少年的心灵成长为叙事线索的心灵话语等多重话语。作者秉持科学理性的历史观,该著2017年出版时有意保留了那一时期历史背景与阶级斗争叙事线索,对于当代少年儿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狮子崖》中对生活经验丰富、充满智慧、追求生命本真的民间“大拿”形象的刻画,与其之后文学写作中对民间智慧老人的原型
期刊
内容提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诸种传统文化因素散布渗透其中。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基础,显现出新世纪中国电视剧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所应有的文化担当。其中,电视剧《老酒馆》即是一个典型。以“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传奇叙事方式、“酒”文化漫画及酒馆这一特定物理空间等剧中的视听传达手段这诸多传统文化因素的并置,是对传统的一种再造,经由此,中华传统大放异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歌群落,“白洋淀诗群”开启了新时期诗歌写作的先声。林莽作为诗群中的重要成员,在至今已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像一位“报警人”那样对时代生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不断延展着白洋淀时期形成的创作风格。他的个人创作建立在对历史经验的体验、记忆和由生活激发的情感之上,亦多通过自然的意象以象征手法表达自我的日常生活感受。此外,林莽还以“诗歌工作者”的身份为中国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