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作品辨伪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凤翰在诗词、书法、绘画治印治砚收藏等多个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当然,研究高凤翰的学者专家不胜枚举,发布的文章不计其数,既有资料详实的长篇大论,也有妙笔生花的即兴之作。但是,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更喜欢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一些鉴定方法,我在查阅济南市博物馆藏高凤翰作品资料时,发现了两幅《素袜凌波图》,几乎一模一样。我想将这两幅孪生作品进行排列对比总结,从中发现高凤翰绘画的特点,以及真伪作品的区别。
其他文献
把玩艺术品悄然融入都市生活,成为最具平民色彩的手中玩物。  现代社会已难见提笼架鸟、怀藏鸣虫的旧式把玩风尚,但以珠宝玉石等珍贵质材制成的便于随身佩饰、手中把玩之物,俨然都市的流行元素,不同的只是流行色的变化,去年和田玉,今年翡翠,明年或许是琥珀、碧玺,既便是材质简单易得的山核桃、小核雕、葫芦也“你方唱罢我登台”。一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二级市场走热,一对小核桃拍出数万元并非天方夜谭,一件十八子玉石手串
期刊
传拓,是以湿纸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打拓,使器物铭文、纹饰、图形等特征真实复制到纸上的技法。  据《隋书·经籍志一》载:“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可见“传拓”一词早已有之。那么,传拓这种技术方法,至少应在隋代已经产生,甚至更早。唐代以后,传拓技术得到广泛发展。唐天宝四年的《石台孝经》后刻《李齐古表》,表内有“臣谨打本分为上下卷,于光顺门奉献以闻”。又唐元和八年,《那罗延经幢》后有“弟子那罗延
期刊
人们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喻首次尝鲜的人,大家崇拜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有着不怕失败的勇气。  尽管艺术品市场经历着调整,中国市场的国际份额缩水、排名下降,却仍是全球艺术品市场中高速增长的市场,国际拍卖行纷纷前来分羹。成立于2005年6月的北京永乐是百年老店佳士得涉足中国市场的见证。2012年9月25日,按捺不住的苏富比与北京歌华合作,在亚洲组建了其第一家合资公司。苏富比(北京)公司设立在北京顺义区
期刊
继2012秋拍成功推出“四王吴恽”等专场之后,北京盈时可谓“高端艺术精品拍卖”模式的领航者和坚守者,在业界获得了极大声誉和影响。经过半年的甄别和筛选,盈时再次重磅出击。2013春季精品拍卖会于7月12至16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预展,并于16日当晚举行专场拍卖。  有业界人士指出,经过2011至2012高端艺术精品拍卖市场的调整,对不同品级的拍品和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分层的经营理念已成共识,而精品拍
期刊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有民族精神的乐器之一。  根据《史记》所记载的史前传说,舜以五弦歌南风,说明用五弦为歌唱伴奏的古琴产生于原始社会。琴装五弦是古琴第一次发展的明证,后来武王诛纣之后建立周朝,古琴由五弦之琴发展为七弦琴,从此七弦琴作为各音皆备的弦乐器,屹立在东方音乐之林。  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把“樂”字写成以丝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说明早在甲骨文之前就产生了琴。从
期刊
南京市博物馆“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展厅一角,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明代古琴。此琴为仲尼式,纵119厘米,横20厘米,高9.5厘米,由形状狭长的一块桐木面板和一块梓木底板胶合而成,工艺精良,胶合致密。琴面髹黑漆,漆色雅致,弧度平正。琴背漆面密布蛇腹断纹,龙池凤沼皆为圆形。金徽玉足,望之有良琴之象。7个琴轸为青白玉,雁足则以碧玉琢制而成。龙池上方刻有铭文“漱石寒泉”四字,意喻琴声如清冽的泉水在石头上来回
期刊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古琴共计19张,分别来自于1949年至1962年,均为传世实用琴。其来源大致有三种,即单位移交、私人捐赠、收集或收购等。造型基本囊括了古琴的主要样式,涉及仲尼式、神农式、中和琴式、落霞式、连珠式等,以仲尼式居多。漆面有栗色、黑色、黑间红色、朱色、红色等,以黑色为主。其呈色有原色,也有后髹及局部髹漆等。漆灰呈现各异,有八宝灰、珍珠母鹿角灰、瓦灰加鹿角灰等。断纹多为蛇腹断、牛毛断,也有
期刊
古琴,又称七弦琴,从考古资料和古文献考察,古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琴在古代被通称为琴,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它就是文人手中赋诗弦歌的重要工具。不仅如此,琴还被赋予了浓厚的社会政治功能,如禁心、载道、宣德等等。长期以来,琴位列文人四大雅好“琴、棋、书、画”之首,与文人共命运,同生存,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现象几乎贯穿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  由于古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很突出的地位,历代对古琴、
期刊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蕴涵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文人精神,亦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情山水的珍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其《琴赋》中写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陈宏天、赵福海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991页)以此可见古琴是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至高表现。琴音古朴优雅,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
期刊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痴庵道人等。王铎一生之行举,可谓言人人殊,毁誉参半。然其书名与诗名却誉满天下,被世人珍若拱璧。明末清初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政局多变,思潮涌动,使文化艺术显现出特定的时代特点。以王铎为代表的一批书家,一反明代以来形成的柔弱时习,掀起了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狂潮,为书坛带来了锐意求变的革新之风。烟台市博物馆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