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开展传统文化课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长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必须承担起的使命与责任。3岁至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探索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体验、分享活动乐趣为主。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是名扬海内外的龙舟名镇;每年的国庆节,龙舟活动是最盛大的庆祝活动之一,龙舟活动是当地孩子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运动,但并非所有龙舟文化都能给孩子正确的影响。那么,学前教育如何开展“龙舟文化”探究活动,幼儿园和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丰富教师对龙舟文化的了解
  对于九江龙舟传统文化,老师们都非常熟悉,但是熟悉和了解有着根本的区别。要想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有内涵的传统文化探索指引,教师应该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所属幼儿园在开展龙舟文化探索的前期,首先对九江龙舟文化做了全面了解。
  请进来 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文化,必须借助资深人士、专业队伍的力量丰富现有的认知。一方面,请来九江传统龙舟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朱石明先生到园讲述有关九江龙舟的历史与发展,给教师们上了一节有内涵的传统文化传授课;另一方面,借助九江文化站的团队力量,借阅他们的龙舟非遗项目的各方面的资料,借助项目团队集体智慧的力量,使教师系统地了解本土龙舟文化内涵。
  走出去 很多传统文化都是植根于广大群众中,要想更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必须走到群众里面去做全面调查、研究。笔者幼儿园选定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组织教师实地了解龙舟活动背后鲜为人知的文化。例如,龙出水、龙采青、龙船饭、请阿契、龙出海等传统习俗的来源和寓意等,为支架幼儿探究准备更多元的资料。笔者幼儿园还组织教师参观九江龙舟基地,了解九江龙舟扬名世界的辉煌成绩,观看九江龙舟队员集训的情况,访问龙舟队员集训和参赛中的喜与乐。他们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善用社会资源和家长力量,了解九江龙舟的历史与文化、现在与发展。
  善整理 通过前期一系列的资料收集,素材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但是这都是零散的。为了让收集到的资料更为系统,他们对掌握的素材分别以“九江龙真好玩”和“九江龙真厉害”两大板块进行整理,进一步理清九江龙舟的构造、装饰(装置)、童谣等的外显素材和历史、习俗、荣誉等的内涵素材。在每个板块里将核心的内容连接起来,让整个龙舟课程内容成为涵盖五大领域的一个整体。
  本土文化课程内容的筛选
  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出发,笔者幼儿园在筛选课程内容的时候,兼顾了孩子兴趣、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教育意义。究竟哪些内容需要传承?如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感知和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但是在内容筛选的过程中,笔者幼儿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健康、积极,贴近幼儿生活 在传统文化中,有些内容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例如,“扒龙舟是一个男人的狂欢节日。女人们大都不懂这些,在男人们光着膀子展现威武雄壮一面的同时,她们只需要在岸上欢呼鼓掌就行了,只需谨记一件事情:千万别去碰那条属于男人们的龙舟。那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禁忌,未曾改变。”这样的内容,带有浓重的性别歧视,与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观念相违背。因此,在内容筛选方面,笔者幼儿园会淡化龙舟中强调只能男性的参与,而是引导幼儿认知在九江龙舟文化里,除了龙舟还有凤艇,更突出“九江名门世家”女子龙舟队员扬名海外的辉煌成绩,舍弃重男轻女的元素,更多倡导知荣辱、勇担当的品质,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
  外显特征鲜明,幼儿感兴趣 在九江龙舟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不仅有传统的龙舟竞渡,更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彩龙竞艳。所谓的彩龙竞艳,就是每艘龙舟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装扮,然后在九江涌面上进行游龙活动,接受群众的欢呼、祝福等。每年的彩龙竞艳,都能看到新奇、有趣、带有浓重本土文化的彩龙。这些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又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是儿童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将其加入课程内容之中,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开阔视野。
  有挑战性,促进幼儿发展 在九江龙舟传统文化中,有龙舟阿契和龙船饭的习俗。龙船大赛前夕,全村人兴高采烈吃“龙船饭”。这些传统的龙船习俗,对于拓展幼儿的语言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方面有较大帮助,这些内容将是中班、大班开展龙舟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开展语言领域《我去拜访阿契》、科学区域《丰富的龙舟饭》等,把幼儿不同经验、想法整合在一起,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整合,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探索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任重而道远,教师应以引导者、支撑者的角色,为幼儿支撑起探索传统文化的框架。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在提升幼儿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心幼兒园)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也随之拔地而起,在建筑中,给水排水工程十分重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关乎无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施工单位也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改进,本文根据有关的工程实例,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方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施工质量
摘 要 矿山机电设备作为矿山生产的基础性设施,其安装施工质量会对后续矿石开采的效率以及作业的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定完善合理的施工管理策略对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进行保障。矿山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和项目实际状况明确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本文重点就矿山机电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问题及各机电工程技术安装施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
从一个人的成长阶段看,“代沟”是永远存在的。对于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生命个体的理解和認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面对着成年人看来是一个简单直白的问题,但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就会产生障碍。有了障碍,就可能会产生矛盾,甚至隔阂。所以在教育中要想时时、处处、事事都遵从学生的个性所求。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和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苏北的乡村里,老人常用“做事不能听性子”这句话来教育一些没有良好品性和习惯的孩子。从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疫情结束后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随着线上课程开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线上课程内容被学生所学习,在课程体系、考核方式与监督体系上未来如何与线上课程衔接面临着非常多得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明确两类课程体系,同时对学生学习线上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以此确定未来的考核计划。  关键词 线上课程 线下课程 衔接  一、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之间的衔
摘 要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电动机的启动、制动以及运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着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其中设置了一定的保护措施,用于异常状态下电动机的保护。本文将简要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其中的电动机保护环节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希望可以为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移动的帮助。  关键词 电气控制系统;电动机;保护环节  1 电动机故障原因  1.1 轴承部件的温度过高 
摘 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深入发展,扩大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范围,明显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基本方式与综合环境,同时也导致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各项发展需求。PLC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中的新型技术,将PLC技术合理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中,能明显的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使得系统设备运行中的能耗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本文详细的分析了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字源识字法的教学成效变得愈加关注。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就需要对已有的字源识字法进行创新与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对小学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较为符合的。因此,本文对基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小学字源识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手段;小学;字源识字法  对于字源识字法来说,它的识字方法相对来说比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家庭多半以4.2.1式的家庭模式为主,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家境太好,而奢侈挥霍;有的由于家境太差而颇生艳羡;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而自卑甚至自负;有的因为老师或家长的一次不公平的评价而变得叛逆。如此种种,都是学生的真实写照,于是教师的教育工作也随之有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与他们交流沟通,真
鲁洁教授认为,不应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学生“活着的历史”。历史题材往往缺少与当下生活的连接点,教学中缺少了实践体验点,知晓简单的历史也无法对“铭记历史、理解认同、反思感悟、实践行动”做出深入的有价值的指导。历史题材内容教学的“味精”如果融入“做中学”“做中悟”教学片段,也就是有机加入体验环节,强调学生从自身活动中学习,以活动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做学结合,学悟相融,学生则以探究的方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入高速时期,改革开放越加深刻,在这个攻坚期和转型期,外来西方文化泛入,东西方文化冲导致的多元文化价值冲击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困难,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面临自身危机,阶段性教育目标脱离青少年实际不再符合当下时代的激烈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过于老旧难以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学校教育环境变得功利化,教师自身素质短缺。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