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 传承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来源 :安徽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自然遗迹等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传承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老周同志到椿树,庄前屋后都栽树,先挖塘后修路,群众三年能致富。”这是椿树村村民们编的顺口溜,其中提到的“老周同志”,就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绿化办主任、模范公务员周世友。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地在建立健全林业产权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促进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的集体林权经营管理体制还存在
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省林业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必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通知要求:一要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秋冬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台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营林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实行以封为主,把造林地的选择视线转移到山脚地、坡耕地、高畈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德援项目造林、
荒山绿了,环境优了,群众富了,烈山区榴园村委会主任和村民们望着满山遍野的石榴禁不住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截至2008年底,安徽已建自然保护区98处,总面积达48.3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3.48%。其中涉及集体林的自然保护区有78处,面积11.97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4.8%。随着林改的深入,
2月20日,省林业厅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结对帮扶单位——长丰县朱巷镇举办了春季林业生产专项科技下乡活动。来自省林科院、省林检局、省林木种苗总站等9位专家采取集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