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的“高原期现象”之反思与对策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yuqi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原期现象”指英语专业学生在经过初级基础学习和训练,进入二年级后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出现的停滞不前的徘徊现象。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原期现象;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4-0029-3
  Abstract: “Grade-two phenomena” refers to the stagnant state of English majors in mastering English after they have finished their preliminary study and training. This essay aims to explain it from a psychological angle and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tagnant state, reflection,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现代外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怎么样学习英语的,在学习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心理学所研究的学生在学习中一般的心理活动:思维与语言、知觉与想象、记忆与意志、技能与技巧等,都与英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英语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还要不断研究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学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英语水平,初步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在进入二年级后,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进度明显减慢,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时候,学生一般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在大量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到表达方式十分贫乏,表达能力也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由于这种现象在二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可姑且称之为“二年级现象”,也就是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高原期现象”。
  
  2. 对英语专业学生“高原期现象”的反思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高原期现象”,即学习者在学习初期能力曲线直线上升,到了某一阶段停滞不前,在能力曲线上呈现近于平坦甚至下降趋势。英语专业学生出现的“高原期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高原期现象”是技能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学习,正因如此,像任何其它技能一样,它可以分成许多分技能,可以逐个地攻破,直至最后从整体上掌握。根据语言运用的层次结构,语言运用的步骤由上到下依次为思想的交流、交流策略的计划、题目和句型的选择,从句、词组和词的选择,最后是发声表达。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他们的长期记忆已经有了现成的可以随时拿来运用的语法规则和词语,因此,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只需考虑几个较高层次。而外语学习者考虑的范围则包括高低两个层次,一方面要思考所要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意识地把作用力放在低层次的操作上,其结果通常不是表达不流利就是语法错误一大堆。这时候,外语学习者会激活储存的母语知识而犯语言转移错误,或激活目的语系统中不恰当的计划,而犯过度概括错误。要想获得一种技能,首先必须将低层次的分技能自动化,将之存储于长期记忆中,这样才能有助于高层次上能力的发展。将之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则意味着学习者应先能自动地调动语言的组成部分,如词汇和句子结构等。从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二年级学生显然未达到自动化。
  2)从记忆的运作规律来看,以前的学习经验对以后的学习经验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旧知识是构成新知识的基础;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旧知识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因为,一种内容的重复回忆会阻碍新内容的出现,对新内容形成干扰。一种占优势的记忆联系,由于负诱导,可以引起抑制,妨碍记忆的充分展开。同样内容的回忆反复出现,表现为一种定向回忆。在解决问题时,过去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方法,总会首先被回忆起来并不断付诸使用,尽管这种做法已被证明并不理想。这种定向的影响会使思维活动无法摆脱,限于旧的运动轨迹之中;另外,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这种前摄作用在旧知识得到巩固之后对新知识的排斥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会造成新知识的大量遗忘。关于旧知识的记忆越丰富就越难诱发对新知识的记忆。表现在二年级语言学习上,作为基础的中学知识不断得到复习,尤其是刚刚通过大学一年级的系统巩固,在使用语言的各种环境中很容易形成非意识的自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由已经熟练掌握的语法和词汇构成的语言知识体系。
  3)从知识结构来看,外语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一样有两种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就外语学习者来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程序性知识就是学生运用语言的知识。外语学习属于动作—次序范畴,开始是缓慢的,这种习得过程在外语学习中的反映就是:学生首先记住语言的各个要素,然后将它们有意识地运用到实际中去。经过多次尝试后,他们就能顺利进行交流。这是一个由陈述性知识引导的动作—次序过渡到由程序性知识指引的过程。而二年级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还不够,他们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很有限,当然在实现向程序性知识过渡的过程中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
  4)从技能的发展角度我们也能解释“高原期现象”。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是:认知、联想和自动。在认知阶段,学习者获得了典型的陈述性知识;在联想阶段,学生们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过渡;到了自动阶段,学生们能轻松自如地运用技能。从外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在认知阶段,学生学习了语言的基本结构词汇和某些语法的功能运用;到了联想阶段,学生要用所学的大量知识进行交流,他们既要表达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又要考虑低层次上的字和词的组织,难免顾此失彼。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联想阶段,因此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
  
  3.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高原期”现象的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虽然作为“高原期”表现的“二年级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但通过认识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找到顺利渡过乃至最大限度地缩短“高原期”的对策。英语水平的提高实际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提高,这四种能力既独立又统一。通过听读吸收外部语言,通过说写输出内部语言,这四种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心理语言学的观点,学生可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尝试,最大限度地缩短他们的“高原期”。
  
  3.1 听说能力的提高
  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听力理解过程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学习者须具备听、说的基本知识,即有关的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用知识以及情感和文化背景知识。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情感因素,识别技能也包括预测技能,即感知、推理、判断、结论等和记忆能力。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大量接触丰富真实的原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听力材料应由浅入深,多听多模仿地道的英语。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学生在培养口语能力时,主要目的是先有勇气张口说,而到了二年级,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了。学生此时不仅要张口说,而且要尽量说得流利、准确、优美。要做到流利,此时必须要积累尽可能多的词汇,而且词汇涉及的面要广,诸如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等。此时口语和听力要有意识地结合,在听一些丰富多彩的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刻意去模仿。这样一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2 阅读能力的提高
  根据阅读理论,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社会行为意义的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它是从语言的认知向语言的运用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是机械地将原文读出来,而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把作者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推理、判断、评价、想象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构成的主动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实践活动。学习者应根据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力求生词量难度相当,真实性、趣味性和实际性强,题材形式多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和泛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杨连瑞,2002: 415-42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以语义为单位,切忌逐词阅读,按意群划分词组的构成视读,这样一来,不但能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更好地理解;另外,还要注意训练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落的阅读。总之,学习者应有意识、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各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3 写作能力的提高
  从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写属于运动觉,运动觉比听觉、视觉等留在大脑中的印象更深,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中,学习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听说和读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这个顺序是:书写、听写、谴词造句、书面语言概括、模仿写作及自由作文。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来说,自由作文是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平时阅读时要注意积累,多记忆一些好句子好段落,好的写作方法要多模仿、多吸取。写作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修辞,并注意运用长句和短句的结合。
  总之,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所谓“高原期现象”是任何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充分地认识其特点和规律并了解其对策可以帮助学习者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最大限度地缩短其“高原期”。
  
  参考文献
  杨连瑞. 现代英语教学论[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415-421.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系统总结了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三大动因,论述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分析内外
Ca2+-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 (CaCC, CLCA) are a new family of chloride channels discovered recently, which are related to Ca2+-sensitive chloride ions tran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进行,我国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向着行业英语教学方向进行改革工作,已经成为高职英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英语教
自从Sinclair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搭配的定义以来,很多语言学研究者都开始使用语料库进行词汇研究。本研究选取与汉语“相当地”相对应的4个近义词“quite、rather、pret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和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表达过程中恰当使用谚语能增强表达效果。而创新使用谚语不仅体现使用者的创新思维,赋予原有谚语新的信息和生命,从而达到意想不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CD4+CD25+Tr)的发育及其与胸腺CD4-CD25+细胞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从出生至发育成熟过程中,胸腺、
非限定小句在国内通常被理解为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本文总结了一些国外名家对于非限定性小句的定义、特点及句法作用的研究成果,旨在使学习者对于非限定小句的认识更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依托度酸(etodolac)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