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栓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SLE合并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SLE合并动脉或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转归。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SLE患儿发生血栓终点事件的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收治1 395例新发SLE患者,其中血栓病例共27例,占所有SLE患者的1.9%。诊断SLE到发生血栓的中位病程为20 d(诊断前49 d至诊断后1年)。27例患儿中,22例(81%)患者合并肾脏受累,诊断SLE时和发生血栓时的SLEDAI评分为(14±6)分和(11±4)分(t=2.547,P=0.017)。30%(8/27)的患儿发生血栓时无明显血栓临床表现。患儿明确诊断血栓后均接受规范抗凝治疗。其中6例在随访过程中因原发病重放弃治疗。21例均进行规律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12例(44%)患儿血栓溶解再通,再通时间16 d至1年,9例(33%)血栓好转缩小,原发病稳定。

结论

SLE患儿发生血栓并不罕见,且部分患儿无明显血栓相关的临床表现。有肾脏受累的患儿更需警惕血栓发生。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改善儿童SLE血栓预后的关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发病后14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 LSA)供血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 BAD)患者远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LSA-BAD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机械血栓切除术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直接抽吸血栓切除术是机械血栓切除的手术方式之一,相较于支架血栓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开通闭塞血管的特点。文章对直接抽吸血栓切除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价值,并对有症状和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并进行OCT检查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期刊
血栓负荷评分(clot burden score, CBS)是一种根据部位对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同侧颅内血栓范围进行定量的评分方法。一些研究显示,CBS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预测价值,包括功能转归、血管再通以及出血性转化。
目的探讨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790088、rs4247109)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潜在的关联性,探寻引起DEACMP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昏迷抢救成功患者,共235例DEACMP患者和429例ACMP患者,ACMP患者均随访90 d以上且未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