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坚守,普通农妇的诚信感动中国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梅子
  
  梁群兰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站在灯光璀璨的领奖台上,为她颁奖的是5岁的双胞胎女儿大双和小双。在眩目的光影和掌声中,她紧贴着两个女儿温润的小脸,几百个苦涩而艰辛的日子顷刻化为泪水,长流而下。
  
  厄运突至,善良妻子用坚守去请罪
  
  28岁的梁群兰是四川省遂宁市北固乡十七村的村民。2000年春天,她和大自己4岁的同乡小伙子张少华结婚。两年后,梁群兰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取名大双和小双。喜悦刚刚挂在眉梢,生活的重负就沉沉地压在肩上,由于土地少,两人又只有初中文化,平时只能靠打短工挣钱养育孩子。张少华从小丧父,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梁群兰的母亲患鼻咽癌,她自己也因为产后腰痛一直在治疗。这一切让日子更加捉襟见肘。
  2006年3月24日,梁群兰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病情加重了,梁群兰和丈夫急忙赶过去。晚饭后,梁群兰催促丈夫赶紧回去照料孩子。张少华心里着急,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跑得飞快。灾难就这样发生了。一辆开着大灯的大卡车迎面驶来,灯光刺眼。避开卡车后,他已经躲不开迎面而来的在黑夜中赶路的人。在尖利的惨叫声中,那人被撞飞到路边,张少华也从摩托车上栽下昏了过去。
  一个多小时后,张少华被路过的行人叫醒。他发现自己满手满脸都是血,路边还躺着一个人。“坏了!我把人撞死了?!”张少华脑海中闪过的念头是“快跑!”他骑上摩托车在夜色中迅速逃逸了。当天晚上,他一直在外面游荡,一夜惊魂未定,连家也没敢回,最后跑到了亲戚家。梁群兰接到亲戚的电话愣了许久,母亲病危让她心碎,丈夫又出了事,怎么灾难就都找上了门?天还没亮,她就沿着田埂小路往家跑,一路上跌跌撞撞,她觉得自己的心都是空的。此时张少华已经偷偷跑回家。满脸是伤,嘴角青肿的丈夫哭着对梁群兰说了昨晚的事情,梁群兰大吃一惊,天哪:“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敢逃跑,那个人怎么样了?”张少华无助地看着妻子:“现在肯定被送到医院了。我看伤得不轻,我们哪有钱付医药费呢?万一人死了,我肯定要去坐牢,我害怕啊!”
  不管梁群兰怎么劝,张少华始终勾着头叹气。第二天,从当地电视新闻上,他们得知伤者是邻村一位叫何庆的女性。被撞伤了头,昨天晚上已经被送到市中医院脑外科病房做了开颅手术,目前还没脱离生命危险。何庆37岁,遂宁市北固乡九莲办事处居民。4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女儿周倩文15岁,儿子周涛12岁。何庆靠在一家超市打工每月挣几百元钱供孩子上学和一家人的生活,日子也极其艰难,没想到下班时天降横祸。
  梁群兰越看心里越难过。张少华越看越恐慌,越想越害怕,他腾地站起身,不顾妻子的劝阻匆匆离家而去。
  看着丈夫惶急闪过的背影,梁群兰搂着一双年幼的孩子痛哭失声。丈夫走了,把这一切都留给了柔弱的她,她该怎么办?哭过了,痛过了。她站起身。开始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钱,零零整整地凑在一起,只有200元。她又跑出去到亲戚家借了1800元,用手绢把钱包好塞在怀里,把孩子留给邻居照料,她一路小跑向医院奔去。
  梁群兰忐忑不安地来到中医院脑外科。在一间特护病房门口,走廊里坐着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满脸憔悴,泪痕未干。从窗户里看到,护士正在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伤者输液。何庆一直深度昏迷。
  得知她是肇事者的家人,姐弟俩一齐跳起来,郁积在心里的悲愤,让两个孩子几乎失控。梁群兰泪流满面地站在那里,承受着那些怨愤悲伤的目光。她觉得自己快要顶不住了,孩子们的哭泣,连在抢救中的伤者,逃逸的丈夫……这一切让她疲惫无力地蹲在那里。此刻她意识到,自己怀里的2000块钱是那么微不足道啊。
  梁群兰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一路上她就盘算着上哪去弄钱。一对嗷嗷待哺的女儿还等着她做午饭,然而她什么也顾不上了,把早上剩下的红薯拿给孩子,她就开始了四处奔波。这一切真是太难了。这些年,因为两家的母亲和自己患病。家里已经欠了亲友一万多元的外债。现在母亲病危在家等死都无钱送医院。哪里还拿得出钱来为伤者看病?没有钱,何庆就只能在医院等死,她死了,她的一双儿女怎么办?想起倩文和弟弟那绝望痛苦的眼神,梁群兰心如刀绞。几天下来。借了5000多元,乡亲们捐了5000多元,每筹集到一点钱,她就赶紧跑到医院,前前后后,梁群兰6次送钱到医院。然而,这些钱也还是有数的,转眼就又光了。无奈之下,她想到了丈夫,她觉得不管怎样。要先让丈夫回来自首。他在外面一天,她就会心灵不安,而且她是那么需要丈夫和她一起去面对这一切啊。
  
  良心难安,苦劝丈夫归来勇担罪责
  
  3月27日一大早。经过一夜激烈思想斗争的梁群兰。来到遂宁市交警支队一大队替丈夫自首。警察对她的行为非常赞赏,做了笔录后,让她到医院看望伤者,规劝丈夫早日投案。
  此时张少华已跑到重庆一个工地打工,手机也关了。但他仍旧忐忑不安,几天后,他打电话回家询问情况,梁群兰苦口婆心地劝他:“少华,我已经去过公安局,也去医院探望过伤者了,被你撞伤的那一家人真可怜。警察说只要你回来,可以先不处理你,我们先帮着伤者看病。”听说妻子已经替他自首了,张少华很生气,再一次关机。
  电话打不通,梁群兰决定给丈夫写信:“少华,这些天我一直在医院照顾何庆,你知道我有多累,我的心有多痛吗?我这样做,除了是为你赎罪,还有出于道义良心。想想伤者家的两个孩子,我们不该退缩,不该逃避,两个孩子需要我们帮助。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希望你为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女儿多想想,使她们以后不要因为有一个因遇到麻烦而怕面对现实的父亲而感到自卑……”把信捎走后,梁群兰又开始四处筹措治疗费。
  一次一次地跑医院,倩文看着梁群兰干裂的嘴唇,苍白的脸,焦急的眼神,对她已经不再那么排斥了。尤其是每次看到梁群兰交上的治疗费连一毛一毛的硬币都有时。孩子逐渐理解了这个年轻阿姨的艰难。与此同时,梁群兰默默地把照顾护理何庆的重任揽到了肩上。白天,她托付好心的邻居照看女儿,然后一大早就赶着去医院。何庆一直处子植物人状态。梁群兰要不停地用棉签沾水给何庆湿润嘴唇,每天按摩全身几小时,还要伺候大小便。梁群兰身材瘦小。每天,她还要把何庆背上背下去高压氧舱做治疗,累得眼冒金星。何庆靠插管进食。每天只能吃一些流食。为省钱,她从自家带来米菜,在病房做饭。她把饭煮得很烂后,用纱布把渣子过滤,然后用注射器把营养汤打到管子里。喂完病人,她自己就吃一点剩下的渣子充饥。
  妈妈躺在床上,倩文不得不暂时休学,梁阿姨家的孩子还小,每天也需要人照顾,倩文就和梁群兰分工。梁群兰白天照顾病人。晚上回家照顾孩子,由倩文陪床护理妈妈。倩文年龄小,加上劳累,经常睡得很熟。一次,何庆把喉咙 里的插管拔了出来,幸亏被护士及时发现才没有发生危险。发生了这次险情,梁群兰狠狠心把孩子寄养在邻居家,晚上也承担起了护理何庆的重任。由于昏迷中的何庆经常无意识地乱抓,稍不注意就会把插管抓掉。所以晚上睡觉时,梁群兰从来不敢大意,几乎每天晚上,她都是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握着病人的手,伏在床沿上打盹度过的。
  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梁群兰都默默地祈祷着奇迹发生,何庆大姐要是能突然醒过来多好啊。孩子们需要妈妈,需要一个嘘寒问暖的妈妈。自己虽然不怕吃苦受累,但内心实在是太沉重了,她觉得下一刻一定是撑不下去了,但下一刻她又不能不硬撑着。她担心自己也突然倒下再也起不来,那何庆大姐怎么办?两家的孩子怎么办?泪水就这样一遍遍地濡湿了何庆身边的床单。
  一天,小周涛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告诉你,你受伤后,我和姐姐吓坏了,以为我们没饭吃了,也没人管你了,现在我告诉你,这个梁阿姨对我们照顾得很好,我们已经不恨她了……”梁群兰走过去,默默地搂过孩子,心里百感交集。
  
  捍卫生命,良心和承诺撼动四方
  
  4月6日一早,梁群兰在村妇女主任的陪伴下,再一次挨家挨户募捐,乡亲们都知道了梁群兰的大义之举,纷纷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拿给她。梁群兰的眼泪一直就没干过,许多次,她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总是默默地给那些在苦难中帮扶她的人们跪下……而此时此刻。梁群兰的母亲病危,家人又没法找到她,等她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咽气两个小时了。
  梁群兰的父亲又悲又怒:“你给我走!”父亲赶她。梁群兰掩面而泣,她想找个人说说自己的累和委屈,可是现在连母亲也去世了,还有谁能理解她呢?在母亲的灵前,梁群兰在心里对逝去的妈妈诉说着自己的愧疚和坚持,她相信,妈妈定能理解她,原谅她。
  4月9日,远在重庆的张少华接到了妻子的信,他一夜没睡,一遍遍地读着那朴实无华的字句,仿佛看到瘦弱的妻子默默地站在自己身边凝视着自己。他开始认真地考虑“良心”这两字的分量。4月10日一早,他赶第一班车回到了家。
  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励下,他来到了遂宁市交警支队一大队自首。鉴于他妻子能主动积极帮助照顾救助伤者,并考虑到他投案自首的情节,公安机关决定对他从轻处理,希望他能全力对伤者进行救助。至于将来的赔偿,等伤者的治疗告一段落时,警方再同他们双方进行调解解决。
  张少华和妻子来到了何庆的病房。一进门张少华就跪下了,为自己的过失深深忏悔。
  从入院那天开始,何庆每天的医药费平均要三四百元,现在已经欠了医院几万元的医疗费。虽然医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予减免,但以后的救治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当家里再也拿不出一分钱后,梁群兰把一台旧电视机、丈夫闯祸的摩托车,连自己养的两头小猪都卖掉了。4月15日晚上,梁群兰带着做好的一个捐募箱,偷偷来到遂宁市的一个夜市,把捐募箱、何庆的病历、交警队的处理书等证明材料摆在地上,跪在自己写好的一张“大字报”上开始为何庆募捐。第一次在闹市抛头露面下跪乞讨,梁群兰强迫自己要坚持。连续三天,在路人各种各样的眼光中,她募捐到2000多元钱。
  知道梁群兰做的一切,邻居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在村长的召集下,梁群兰所在村庄的乡亲们再一次自发地为何庆一家捐款。晚上,村长带着乡亲们的5000多元的捐款,在街头找到梁群兰,将那笔钱放到了捐款箱。村长拉起了跪在地上的梁群兰,说:“小梁,以后你不用跪着了,让我们大家都来帮你想办法。”
  梁群兰眼里含满泪水。心里充满感激。虽然钱依旧不多,但希望之火再一次被爱心点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关爱汇集到了何庆的病房。遂宁市民政局决定将何庆纳为救助对象,每月为其提供300元救助金。很快,来自社会的捐助善款达到十几万元。倩文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也组织了一次募捐,老师、同学都伸出了援手。“不管人家捐多少,哪怕是一元两元,我都拿本子记下。滴水之恩都应该记得,有朝一日要报答人家啊。”不善言辞的梁群兰说。
  6月下旬,公安机关将此案起诉到遂宁市船山区检察院,检察院以“无伤者陈述”为由退回。“像这种自首后护理伤者的案例并不多见,一方面要体现人性化,另一方面还得依法办事。”负责处理该案的民警说。在100多个日日夜夜里,无数的人被这个普通女性的坚韧感动着,叹息着,都渴望能帮他们一把。
  “妈妈,你快醒来吧,梁阿姨快撑不住了,我也快撑不住了。你只有醒过来我才能去上学读书啊。我才能有机会去报答你啊……”小姑娘悲泪交加。也许是听到了女儿的哭声,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中的何庆,双眼奇迹般地转动了几下,一大滴眼泪涌出了眼眶,还艰难地抬起一直不能动的右手向他们挥挥手。“妈妈醒了,妈妈醒了……”倩文和弟弟抓着妈妈的手激动地喊了起来。希望终于向他们招手了。
  梁群兰的两个小女儿似乎更加懂事了,有时候看见妈妈流泪,大双就会乖乖地拿毛巾给妈妈擦泪,小双也会在自己的小兜里找出一块糖塞到妈妈手里。只要妈妈一出门,两个孩子就会懂事地说:“妈妈,你去看何阿姨吗?我们在家乖。”
  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倩文重新背起了书包。走进了初三的教室。妈妈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已经暂时离开医院,在附近租住了一间小房子。不久前,张少华又换了一份更苦的力气活。他要用自己的汗水,尽可能地挣更多的钱,来支付两个家庭的生活费和何庆的医药费。白天,张少华在遂宁的一个工地打工,晚上,他还在当地的一个仓库找了一个搬运工作,每天都辛苦干到深夜。手头的钱只要积攒到100块,他就立即骑着自行车送到医院。
  2006年12月中旬。梁群兰从北京回来,日子又回到了从前。冬天来了,阳光撒在川东大地上,带着寂静的倔强,梁群兰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去照顾何庆和两个孩子,她从自家菜地摘下菜送给姐弟俩,顺便烧上一锅热热的饭等孩子们放学,然后用轮椅把何庆推出来晒太阳。阳光强烈的时候,会刺得梁群兰睁不开眼睛,眼泪悄悄地流下来,沿着憔悴的脸一直流到心里。这样的日子也许很漫长,也许有一天梁群兰自己也会倒下,但她始终坚信自己会坚守到最后一刻,为了心中那永远不肯放弃的善良、正直和诚信。
  写在后面:
  过了很久,我们都无法忘记中央电视台颁奖时,梁群兰那苦涩而感人的出场。当两个5岁的女儿把鲜花和奖牌递给妈妈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那封写给丈夫的信,朴实生动,闪烁着高尚的人性光辉。当家徒四壁的梁群兰勇敢地站出来时,当她替丈夫包揽一切,一边挨家挨户地去讨要钱给人治病,一边去医院照看病人时,当她在不理解的人的冷嘲热讽下努力时,她默默地忍受着,不退却,不放弃,甚至泪流满面地给人下跪……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怎样的情怀?!
  她是一个大写的人。就不容许有任何违背良心的事发生;她是个好妻子。就要让丈夫活得顶天立地,无愧于心;她是一个好母亲,就要用自己最朴素的言行,来诠释母爱的高尚纯净。
  正义在人的心中,同性别、职业、财富、地位无关。这位正直、坚强、诚信的女性,用柔弱的双肩承载起了一颗正义的灵魂。
  也许,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所有这些好的品德都已埋在了心里,像冬日里那些饱含生命力的种子,然而,倘若没有立春的号角吹醒它们。种子的力量再强大也会慢慢枯萎。那么,梁群兰这个纯朴的农村妇女,不但是这个时代最值得珍惜的模板,也是一只吹醒种子的号角!
  采访结束后,我们仍然有一份担忧,那就是铺在梁群兰和她丈夫脚下的路,依旧漫长而艰辛。面对梁群兰的坚守,我们除了感动和敬佩,是否能给她一份支撑和关爱?为了这个需要全社会帮助的人,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也同样有的一份坚守!
其他文献
讲述/陶志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人跨出国门就业。他们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就业机会,也为自己的人生赚取了宝贵的经历。本期生存手记栏目我们就推出了这样两位在国外打拼的青年,他们如你我一样普通,却有着不凡的打工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不朽青春一片闪耀的亮色。    美国总裁说:我被你的勇气和尊严征服了    5年前,我来到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留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我参加了一家美资
期刊
远渡重洋,立志做个“孔夫女”    唐钊出身于中国一个教师之家,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母亲是位中学语文教师。  唐父从教做人的原则是:公正处事,真诚待人。他一直教育唐钊:“你一生会遇上许多难处的事,但只要公正去处理它,难就变易了。你一生会遇上许多难处的人,但只要真诚去对待他,就会赢得他的尊重。”父亲的教诲,为唐钊的一生事业指明了道路。  唐母十分重视对女儿的幼年教育,从小教她读《四书》、《五经》和
期刊
曾几何时,顺子的一曲《回家》唱响了整个亚洲。如今。这个常年在国外生活的中国女孩终于“回家”了。回国后她不仅出版了新专辑《浪漫恋歌》、为电视剧《101次求婚》演唱主题歌、给“超女”做评委,她还把自己的洋男友酷彼也带回了家。    冬季恋歌。金发碧眼的爱神走进中国女孩的生命    1992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晚上,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里一片欢声笑语。年仅19岁从中国来此留学的顺子正在参加学校的圣诞节晚
期刊
是的,我们是吉祥的一家,无论哪一颗星星走丢了,父母的心都会疼。因为,那心上,盛着对我们最深的爱。    1    母亲嫁给父亲时,她5岁。她的娘在她两岁那年,得了白血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父亲独自带了她3年,才遇上母亲再婚成家。所以,她是我的大姐。  她大我6岁,却没有大姐的温良敦厚。任性,刁蛮,倔强。母亲为她洗头,她嫌水太烫,撒泼耍蛮,说母亲成心想烫死她,抬手就打翻了洗脸盆。母亲做饭稍微晚了一
期刊
1    我不认识范城,现在,却住在他家,一栋非常美丽的市郊别墅。他有一间很奢侈的玻璃顶花房,养满了热带植物,两只腊肠狗在其间跑来跑去。  范城走之前将钥匙交给我,并警告我早晨不要忘记给腊肠狗喝牛奶。我盯着这个既不高又不帅的瘦男人说:“可不可以带男友回来?”  他做吃惊状:“在我这里双宿双栖?”  “若想双宿双栖就不要来给你照看房子了。”  他去了公司的纽约总部呆半年,而我,和陈肃同居三年,在某个
期刊
提及奢华,许多人会想到富有的欧洲。但在遥远而神秘的中东.却有一座城市制造了诸多金色传奇:这里拥有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这里的水比石油更具价值;在这座城市每植一棵树的代价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奔驰当警车用,金银饰品按斤出售……它就是位于阿联酋的迪拜。一位中国女孩闯到这座城市后,会有怎样的见闻和遭遇?她是如何在全球最豪华的七星级酒店当管家的呢?    千锤百炼方成管家    刘晓涵做梦也没想到,出生在
期刊
2006年9月27日,北京某著名高校发生一起女教师残杀男学生的惨剧。令人费解的是,这名美丽善良的女教师曾无私地帮助过这个贫困的男学生,两人以姐弟相称,是什么原因促使女教师进行血腥屠戮?    错把爱心当爱情,贫困生爱上恩师    2003年9月,魏莎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一所大学,担任公共英语教师。她既有着北方女孩的高挑身材,又长着南方女孩清秀的面孔,加上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在学校里很有人缘,很快
期刊
一    周末,苏小妹从寄宿学校回来,背包一丢打开冰箱门拿出一盒冰激淋,往沙发上一躺,美滋滋地吃起来。我拍一下她的头:“起来好好坐着,陈二妹看见又会骂你坐没坐相。”话音刚落,陈二妹从里屋出来了,看看吴小妹手中的冰激淋,走上前来一伸嘴:“我吃一口。”苏小妹手一缩:“冰箱里有,自己拿。”陈二妹固执地伸着头:“我就吃你手上的。”一个非要,一个偏不给,两个人开始争夺,像小娃娃过家家,争到最后两人一起看着我
期刊
他是在别人的介绍下去那个学校代课的。原来的数学老师得了重病,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那时他正好刚从工厂里辞职,心想就去代三个月课吧。可以赚些钱,也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  就这样认识了她。  郊区的小学校园很小,总共只有十多名教师,她是其中之一。她并不非常漂亮,也不高贵,但她身上散发着一种令他着魔的魅力。她是从大城市来的,教师是她的职业;而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代课不过是人生一个短短的经历。这
期刊
口述/林华整理/南竹     2002年初秋,我怀揣着武汉一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文凭来到了广州,当所有的雄心壮志被现实击得粉碎之后,我不得不依靠在东莞打工的表哥进了一家电视机厂,做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  电视机厂是一家台资企业,四幢楼房是车间,中间围着一个篮球场。篮球场是工厂里惟一可以活动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常常坐在那里发呆。我就这样认识了张灵——一个来自贵州的长辫子女孩儿,她在工厂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