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挺进成渝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成渝正当时。在充满乐观的期待中,浙商希望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六月,重庆直辖十年,举城狂欢,城乡统筹试验特区正式在重庆掀起盖头。由此,未来的重庆将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密集群,直至合并为超大都市区,连同库区城市群,将使重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密集区。当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重庆时,早在一个月前,近60人组成的浙江企业家考察团就已经悄悄来这里寻找商机。
  5月19日,上午10时,山城重庆的阳光一如以往的灼热,一架编号为CAl759的客机缓缓地降落在重庆江北机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航班,机上乘坐的是由近60人组成的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考察团,被称为浙商“第一方阵”。
  “和以前的小打小闹不同,此次考察团拥有资金、技术的优势,希望能与川渝本地企业成功对接,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秘书长贾辛宁说,“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省市向圆桌会表达了邀请其前往投资考察的意愿,有的‘甚至已经邀请了好几年’。”此次由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组织的川渝之行,阵容强大得有些出人意料。传化集团的徐冠巨、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华立集团的汪力成、雅戈尔集团的李如成等30多家大企业的当家人,浙江前20强民营企业来了18家,几乎涵盖了仪表、地产、医药、农业、化工、金融等主流行业,可谓阵容齐整。
  难怪有人开玩笑说:“这些企业家集体出行,政府压力一定很大。万一出点状况,中国股市都要震两震,这些人中有的一个人手里就拥有六七家上市公司。”
  
  重庆:“制造”商机
  
  山城重庆,是浙商考察团西行第一站。
  作为考察团副团长的华立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显得极为热情。这位浙江巨贾从1996年起便在重庆投资,直接见证了这个直辖市的成长。
  “重庆发展真的很快,我越来越体会到它强大的辐射功能。我们
  来得早了一点,收获颇丰,当年兼并的那家连续亏损了3年的上市公司,半年后就开始赢利了,现在这个公司年销售27个亿,员工超过2000人。以前这里的产品只供应给西南地区,现在沿海地区要调货也从这边调,因为这边的综合成本比杭州低。”谈起重庆投资环境的诸多好处,汪力成真是如数家珍。
  重庆的制造业是重庆吸引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此次浙商赴渝考察的重点之一。“这次来渝的浙江企业家,80%都从事制造业。”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介绍说。
  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能源储备,在这一方面,重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基础设施功能完备的优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另外,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重庆的制造业基础雄厚、人才储备丰富,有独到的优势。”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于重庆的整体投资环境显然报有极大信心。
  “自己人”说的话,无疑是最可靠的。在经历为期一天的考察后,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表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重庆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正是百业振兴之时,我们投资重庆正是时候。”
  当然,吸引浙商的不止制造业。随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新近实施,浙商对重庆的兴趣扩大到主城9区以外。“我们对‘一小时经济圈’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秀山等地的锰矿开发,很感兴趣。”广厦创业投资总裁楼明说。他在九龙坡开发了广厦城等楼盘的广厦创业投资,也将走出主城区。复星高科技集团总经理梁信军的胃口更大,他希望介入重庆国企的改制重组。
  “中国未来都市的范本”,这是《纽约时报》6月1日国际版头条中关于重庆的评价。在文章中作者写道,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里,更大的追求会刺激重庆设法跟上海、北京争夺“全国最大的城市”的头衔。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满目的山丘公寓会让你想起香港,密集的人口会让你想起东京,还有那些横跨长江两岸、如同布鲁克林大桥的工程,可能还会让你想到纽约。
  在这种充满乐观的期待里,浙商希望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成都:“物流”为王
  
  虽然没有成为浙江商团西行第一站,四川在接待的细节上却做足了文章。
  一直执行成渝空中快巴的飞机,是EMB145机型飞机,只能坐50人,而此次考察团的主要成员就超过60人。记者在机场看到,停靠在候机楼的川航3U8622次航班,已经悄然变成了宽大舒适的空客A320。
  迎接浙江商团的是他们的老乡,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四川省与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圆桌会恳谈会上,蒋省长大打“乡亲牌”。他对在场的浙商们说:“我是浙江人,更是四川人”,在介绍了四川省近几年来发展情况后,他更是直接欢迎在座诸位也“变成四川人。”
  如果说汪力成是重庆之行中的重要角色,那么到了成都,考察团团长、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则成为当之无愧的聚焦中心。
  “投资10亿,浙企成都建物流基地”,《成都商报》5月21日在头版头条用大号标题报道了浙商西行的最新进展。“传化集团在蓉建千亩物流基地”,“浙江富豪相中成都物流”。“随着新都物流中心的奠基,这个占地1150亩的物流基地,年内可开工建设,一年后可投入运营,之后将采取边运营边建设的方式,最终用两年的时间全面建成。这个物流基地比传化集团在浙江萧山的物流基地大整整两倍。”在20日的“恳谈会”上,传化物流发展公司总经理姚文通代表传化集团与成都市新都区政府签约刚一结束,姚文通便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
  这是此次浙商“第一方阵”考察团访川的第一笔投资。
  这次投资并非传化集团与四川当地政府的首次合作,“早在2003年,传化集团控股的新安化工就在四川阿坝州投资5000万元建设工业的项目,现在,传化集团投资10亿元在成都建设物流基地,传化集团的两大产业都已入川”,徐冠巨在20目的恳谈会上对省长蒋巨峰说。自从在四川投资了化工、农业两大项目,传化的第三只脚现代化物流业也正式进入四川布点,总占地面积1150亩,是四川省最大的一个现代化服务项目。
  物流业成为浙商入川的关注中心,这自然与当地地理环境有莫大关系。
  成都地处内陆,出川通道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货物北出问题,成都市政府在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新都建设物流中心的设想,传统的物流大道川陕路也将由一条客货运混行的交通大动脉转变成为一条纯粹的城市交通快速道路。与此同时,新的专业物流大道也将“出笼”,宝成铁路复线的内 侧将修建专用物流通道,彻底分散川陕路的交通压力。
  与浙江这么多龙头企业相比,传化集团的徐冠巨算是最先吃螃蟹。这位享受到螃蟹美味的人预测说:“成都的城市物流规划很好,极有可能成为西部物流的基础。”
  至今尚未划上句号的达能兼并之争也没有打乱宗庆后搜寻新商机的步伐。对于宗庆后而言,成都也同样是他西部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从12年前在广元设立第一家工厂开始,娃哈哈就与四川结下不解之缘,而下个月投资4个亿在温江设立的生产线也将正式投产。
  横跨钢铁、药业、地产、商业等多行业、拥有好几家上市公司的复星高科技集团,对股权性融资很感兴趣,总经理梁信军表示,很愿意参加四川当地的一些国有企业改制,把当地的优势和东部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结合起来,实现资产重组,达到共赢。
  金昌集团的董事长潘政权本来只是抱着看情况的心态来成都考察,结果被成都的发展趋势所吸引,“成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是十分具有潜力的区域,我是第一次来成都,但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打算在成都投资7、8亿的项目,因为我非常看好成都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投资四川正当时”,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直言。
  浙商对于成渝新定位的先知先觉很快反映到了股市上。受“新特区”概念的推动,成渝板块出现了强劲走势。6月11日,重庆板块整体涨幅达到6.92%,列地区板块涨幅第一,四川板块整体涨幅达3.33%,列区域板块涨幅第三,大批个股的涨停宣告了一个新热点的诞生。涨幅较大的行业类型主要是重庆路桥、重庆港九、迪马股份和四川路桥,川投能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渝两地投资的热点。同时,由于新特区的建设和改革的侧重点将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所以相关消费服务业将面临巨大发展空间,主要包括包括零售、酒店餐饮、医药,家电、汽车等产业。
  
  浙商投资:敢为人先
  
  浙商显然已然成了很多内陆省份招商引资的首选。有越来越多的浙江人走向外省投资创业,“以先富带动后富”,有人形容这是一场资本在中国大地上的深度流动,浙商以其灵敏的嗅觉延伸着他们的财富触角。那么,究竟什么可以吸引浙商?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投资地区和方向?
  考察团在重庆停留不到36个小时,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在恳谈会上十分具体和认真地介绍了重庆的投资优势和优惠政策,态度之诚恳,博得浙商的阵阵掌声。“政府对浙江企业家来渝投资的重视让我们觉得很感动,”一位来自温州的企业家告诉《小康》记者,“说白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创新的招商理念、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诚信的政府行为。”
  在浙商看来,“目前各地招商引资的手段都差不多,无非是出台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复星高科技集团总经理梁信军建议说,重庆招商引资应该进一步重视供应链建设,使其诱惑力真正搔到痒处。
  考察团在成都的整个行程异常紧凑。与省领导恳谈后,第二天就分组实地考察已投资或有意向投资的地区。娃哈哈的宗庆后去了温江,均瑶集团王均金、美都控股老板闻掌华去了双流,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和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去了龙泉,身携百亿巨资的雅戈尔集团老总李如成去了金堂,宋城集团黄巧灵去了都江堰,擅长于国企重组的新湖控股老板黄伟去了成华区。
  传化集团的徐冠巨赞赏说“成都很务实,这一点和我们企业作风相似。”他提出浙江的企业家是最实际,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与当地直接对接,与当地的一些企业对接,“比如成都有什么样的项目要发展,就该把这些信息直接传递给有意向的企业,双方面对面地谈,这种效果好得多!”。
  《小康》记者在随团采访中发现:浙商投资敏锐而理性,又敢为人先。
  他们十分关注和重视投资的“软”性部分。不少浙商认为:投资不但要看经济、社会和区位的综合原因,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商务成本中的“硬”性成本,还要看由公用事业开支、设备租金、仓储费用、港口服务费用、利息支出、金融服务、运输和通讯,以及专业服务如会计和管理咨询等组成的“软”性部分。
  浙商们对记者说:“企业投资已经越来越理性,不论‘政策招商’还是‘情感招商’,政府的行政效率、诚信度以及制度化透明化其实更必要,对企业来说这关系到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战略布局也是浙商投资重庆、成都的重要因素。重庆与成都被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传出后,四川省浙江商会秘书长刘良绪和重庆市浙江企业联合会秘书长万人杰的电话就成了投资咨询热线。“浙商们急于了解成都今后的具体规划和产业战略布局,”刘良绪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正是看中了成都在西部的区域优势,以前沿海的商人会在成都、重庆、昆明和西安之间选择,但现在毫无疑问会首先考虑成都和重庆。”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市场的规模息息相关,这就提醒政府,招商时应先定好位,分析自身的市场优势及区位特征,建立起区域的品牌,构造好产业环境,才能吸引企业前来投资。政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奔走于市场的企业的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罗茨风机为容积式风机,被普遍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建材、化肥造纸、污水处理以及轻纺加工等行业,罗茨风机以其精度高、使用安全、寿命长,结构合理紧凑,体积和重量
研究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新工艺。先用镁铝基复合氧化物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中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将此中间
张高丽被外界所称的“从南到北,面朝大海”的主政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厚的资源,无论是人脉或是理念思维。而这也让人们对于天津未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角色有了更多的期待。    2007年3月25日下午,张高丽正式上任天津市委书记。他表示,来天津工作,是一个新的考验,他将努力做到:“一要为民,二要务实,三要清廉”。  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华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国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