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舞台旁的秘密党中央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云南中路171-173号,有一处地下党中央机关——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在大革命低潮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存在时间最长、层次最高、中央领导人到过次数最多的一处机关。
  叱咤风云的中央机关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从武汉迁回上海。
  在白色恐怖的险恶年代,要在十里洋场找到一处秘密的党中央办公机关着实不易。这一任务落到了熊瑾玎身上。1928年4月,熊瑾玎几经奔波,终于在公共租界沪中区云南路口447号租下一处坐西面东的二层临街房子。
  这一排普通民居的底楼为生黎医院,隔壁是存留至今的天蟾舞台,剧院西侧一条小弄堂的后门,有一个水泥楼梯可以直接进入二楼房间,不必经过底层的生黎医院,对面有一座妓院,可谓是灯红酒绿的混杂之地。熊瑾玎在房外挂起“福兴商号”的招牌,白天以商人身份经营纱布,晚上忙于秘密工作。
  为了掩护革命活动,从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朱端绶从汉口被调来协助熊瑾玎工作。两人朝夕相处,建立了真挚感情。中秋之夜,周恩来与邓小平等在“福兴商号”开过会后,大家一起吃饭。席间,周恩来提议说:“瑾玎同志是我们革命的‘老板’,现在还要有一位机灵的‘老板娘’。我看端绶同志担任这个角色很合适。”从此,熊、朱两人成为眷属。
  当时,位于“福兴商号”的中央政治局机关是中共中央在上海的中枢。一些党内问题,如中央对各地红军发出的重要指示,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准备工作,均在此讨论、酝酿。
  邓小平两次遇险
  中共六大后的政治局常委有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5人,向忠发能力有限,周恩来实际上是主要负责人,几乎每天到“福兴商号”办公。那时,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也常来这里布置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邓小平办事机敏干练。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中央领导人经常需要变换居住点和改名换姓。领导人之间彼此不知道住处,秘书长邓小平则要掌握所有中央领导人和各处中央秘密机关地址,并且,也只能由他一个人掌握。邓小平后来回忆说:“那是吊起脑袋干革命,我们没照过相,连电影院也没去过。”其间,他曾兩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次是1928年4月15日上午,邓小平与罗亦农接头。两人谈完工作,邓小平刚走出房屋的后门,租界巡捕就从前门闯入。邓小平看见门外一名扮成鞋匠的中央特科成员悄悄用手一指,就马上快步跑开。
  还有一次,中央特科得知租界巡捕发现了周恩来寓所,就让相关人员紧急撤离,但同住的邓小平因外出办事无法通知。当邓小平返回时,刚敲门想进去,屋里搜查者中的一名中央特科内线故意答应一声,他一听门内的声音不对,立即转身就走。事隔多年之后,邓小平还回忆此情形:“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两次危险。那个时候很危险啊!半分钟都差不得!”
  寻找旧址
  这一高度机密的中央机构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存在达3年之久。1931年4月25日,顾顺章被捕叛变。经钱壮飞火速密报,周恩来采取果断措施,指示党中央秘书黄文容及时通知熊瑾玎夫妇转移出去,使党中央机关免遭破坏。熊瑾玎夫妻俩迅速将中央文件等转移至法租界一幢楼房里,至此,“福兴商号”结束了秘密使命。当他们搬走3天后,即有巡捕到生黎医院打听熊老板的去处。
  1946年,熊瑾玎夫妇故地重游,并摄影留念。他俩撤离上海时,朱端绶将这些照片缝在棉衣的夹缝里安全地带到延安。
  岁月疾驰,当年的云南路447号逐渐不知所终。直至1979年10月相关工作人员访问了生黎医院的医生周生赉,并在1939年8月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查得云南中路173号为生黎医院,而173号以前就是云南路447号。再与朱端绶珍藏的照片核对,由此锁定六大后中央政治局机关的确切位置。
  (摘自2021年1月11日《文摘周刊》 李忆庐/文)
其他文献
毛泽东和贺子珍既是亲密战友,又曾经是患难夫妻。他们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著名的红色婚姻之一。他们的十年婚姻、撼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和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充满了传奇色彩,不断吸引着人们去追寻、探究、品味和思索,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和启迪。  □贺子珍的初恋情人并非毛泽东。但毛泽东却是贺子珍一生唯一的真爱  毛泽东和贺子珍第一次见面是在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他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并得到
期刊
2012年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他热情洋溢地说: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贺新春。我向大家致以节日的良好祝愿!向全国人民拜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衷心祝愿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事业发达!   过去的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
期刊
[摘 要] 1942年3月至1943年11月,刘少奇受中央委派前往山东抗日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他把政治工作作为打开困境之门的抓手,撰写了《群众运动问题》《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民主精神与官僚主义》《何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等报告,创造性的开展了民众运动工作,宣传建立统一战线,强调精神就是战斗力,较好解决了根据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的内容,有效解
期刊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民众一手抓自力更生,一手抓精兵简政、厉行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发行公债搞建设  为了保卫边区经济,陕甘宁边区政府1941年发行“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救国公债”,原计划发行额500万元,由于边区人民踊跃认购,实际完成数为618万元,此项债款当年发放经济建设投资500万元,其余118
期刊
1978年—1982年私营经济恢复生存权    1976年粉碎“四人帮”,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给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  而此时,令全国头疼的急迫问题,是全国各地知青返城热。知青陆续蜂拥回城,给本来就十分棘手的城镇就业造成了极大压力。这么多“待业青年”要吃饭,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应届大、中学毕业生待分配,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根本无法接纳,政策上不放开不行。事实上,相当多的人为了
期刊
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  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69号“合记春号”药店内,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机关驻地。  1933年冬,中共闽浙赣省委派闽浙赣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到屯溪建立中共皖南特委,李杰三任皖南特委书记,以“合记春号”药店老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皖南特委先后發动和领导了5次有影响的农民革命暴动,到1934年底,在皖南16个
期刊
[摘 要]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是由山东地方党组织通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而创立和开辟的,而后又在1939年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入鲁期间获得了巩固和扩大。但是,自1941年春起,由于日伪顽的疯狂进攻和山东地方党政军机关工作方式的失误,致使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受巨大损失。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刘少奇受党中央委托,于1942年4月来到山东,对山东地方党政军给予全面指导,为山东
期刊
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探索推行“网格党组织+居民议事会”新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精细化社区治理新能级。  背景与起因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相山区持续推进“三抓一增强”工
期刊
肖选进将军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0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身经百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两年后,肖选进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四师师长,赴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他骁勇善战,主动亮剑,痛歼敌人,屡建功勋。  闽南剿匪 奉命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9月中旬,大批美军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登陆,并于10月7日越
期刊
小甸集,位于淮南寿县,这个江淮大地上很寻常的小集镇,90多年前却发生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1923年,安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此成立。从此,安徽革命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马克思主义在淮南的传播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剧,一大批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欲挽救民族危亡,必开通民智,向民众灌输革命进步思想。由于当时寿县的民主革命思想较为活跃,许多革命者积极利用举办新式学堂的机会,宣传革命思想,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