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课堂小古文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古文。这种文章虽然简短,但仍然不利用学生理解,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小古文也是我们中国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出现小古文,这是让小学生从小感受我国的文化,从小学习我国文化的一个途径。古文毕竟是古代诗人所写的,他所表达的很多东西都是现代学生学不到的,有的还存在夸张、倒装的说法。所以,教师应当适当转换教学模式,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古文
  小古文,即篇幅短,易于学生理解的文言文。如果教师能够掌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古文,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切实有效地教学小古文,这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古文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对于古文这种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大多数教师都仅仅是让学生背下来,而不进行深入的讲解,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小古文教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古文阅读是一个难啃的骨头,由于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在初高中阶段就对他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古文教学能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他们未来学习的发展是有利的;其次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古文大多写景写情,小部分写道理,他们以委婉的方式表达情感,以特殊的手法写景。小古文教学让学生逐渐走进诗人的世界,去看在诗人眼里的世界。有美的、有丑的、有豪放的、有委婉的,多种多样,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观察到更美更全面的世界,不断提高对外界审美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小古文教学策略
  1.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有超强的想象力,对学习古文没有兴趣。教师应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重这一特点。在正式讲古文字词知识前,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语气向学生简单介绍古文所讲的内容或者道理。如果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知识。经过教师的重重铺垫,学生也对这门学科充满期待,更加认真专注的听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先挑学生能理解明白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如这首诗写的是深秋时节,在说明诗人是在哪写的这首诗,利用什么词能够表达出来这些,最后讲解这首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或者在选择其他古文时,教师可以讲述古文作者的生平和写作事件。如果能找到视频或者图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这样更方便学生观看,更容易学生明白。
  2.营造古文氛围,提高学习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运用到古文,大多使用白话文。而且古文中的生僻字较多,大多字的意思也与现当代多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古文中表达的内容。小学生理解阅读能力弱,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来让他们适应古文,学习古文将会十分困难。但是如果教师讲陌生的古文,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因此,营造古文氛围,对学生學习古文字词是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根据古文意思,将他们利用白话文讲述出来,如“我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样的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在学生理解大概意思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古诗文进行讲解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古文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教学速率。
  3.重现古文情景,代入古文世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灌输知识的方式早已过时,特别是古文这种生僻难懂的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不利用学生的学习。但是如果让学生代入到古文中的人物,做一遍他们做过的事情,这对学生学习的发展是有利的。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白这篇古文的故事,让学生自由解锁小组,去表演节目,重现古文情景,真真正正走进古文的世界。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找三名学生,两个扮演“小儿”,另外一个扮演“孔子”,让他们根据情景进化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这篇古文讲的道理,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讲述相应的古文字知识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4.拓展延伸,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学生学会基本的字词知识后,教师可以相应的拓展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的精神。如果学生养成积累古文的好习惯对他们今后古文的学习、文学素养的提高都有好处。其中古文中包括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倒装句等用法,使得句式结构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平时养成累积这些词句的习惯,掌握古文的分析学习办法,那么在课外的古文也能够做到自己学校。所以,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这样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保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时,让学生记住“及”“以”“曰”“与”等重要词汇的意思,积累下来,以后就会举一反三,从而轻松掌握翻译古诗文的技巧。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背诵古字词意思的比赛,回答正确最多的学生将会有一个小奖品。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也让学生积累到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古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更要注重引导教学和策略研究。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文背景、营造古文氛围、重现古文情景,拓展延伸等,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学习水平。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学习古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此喜欢上古文,善于利用古文。好的教学学习方法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古文上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参考文献:
  [1]徐俊,支玉恒.让小学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自主的境界[J].语文建设,2021(08):38-41+71.
  [2]杨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小古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19,8(08):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外趣味阅读能够令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与成长。本文围绕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激励持续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等方面,对引导中高年级学生课外趣味阅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读书交流活动  课外阅读是促进中高年级学生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提高阅读水平、增长见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学能力与独立精神、形成良好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学习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学好语文,也可以帮助理解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语文学习的中心环节就是阅读理解。而拓展性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文学素养,进而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可以更加轻松。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浅谈如何将拓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实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之后,核心素养的字眼就经常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以往“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陈旧想法,加强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而不是一个书本知识的接收容器。如今核心素养理念已经逐渐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可和关注,数学教师也逐渐将这一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习得计算知识的同时具备丰富的计算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与成
期刊
摘 要:语文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新课标重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审视了新课程目标的设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作业设置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让学生通过丰富多种的作业形式,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以保证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真正落地,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计算是数学学习中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已被纳为数学核心素养重要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认识,不再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最终目的,而应以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
期刊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强  教师对积极心理品质认识不全面,没有意识到健康心理品质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所以无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在授课过程中不会去思考如何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在实际渗透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积极心理品质的渗透点,无法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渗透。还有部分老师担心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会影响
期刊
摘 要:由于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足够重视自身教学工作的创新性,以及长期的传统说教教学模式影响,使得现在的初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高效培养。教师应该重视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鼓励当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教学工作得到高效开展,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高度要求。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设计也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设计的质量,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因材施教,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加强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希望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深度学习理念下,核心素养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教师们也以此更加注重有意义课堂的构建,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中蕴含的道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促进深度学习目标实现的一大举措,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逐步将一些新理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互结合进行教学改进与创新,以此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语文思维品质也得以升华。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它有助于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果,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思考分析,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全面观察分析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