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江南”的审美意蕴与历史渊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花春雨江南”一语最早出现于元人虞集《风入松》一词中,寄托了他退归江南故乡,摆脱官场险恶的生活理想。关于杏花的描写由来已久,晚唐以来逐渐与春雨相联系,并越来越定位为江南水乡的风景。“杏花春雨江南”这一简单的风景描写中包含着物色风景的优美感受,自然季节与气候的生理愉悦,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美好经验,还有文人世界的优雅情趣等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厚的历史记忆。这些意蕴相互渲染、烘托,使之成为江南区域自然风光的经典写照,获得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文化符号意义。
其他文献
《早春二月》问世之初,即受到左倾思潮的批判和否定。批判者认为影片同情并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自我完善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株"毒草"。新时期以来,对《早春二月》的正面价值
用交响乐队与合唱队制作一种似乎是十分古老和即兴的东方单声音乐音响,是叶国辉的《森林的祈祷》对经典交响音乐的一种"颠覆性"尝试,需要理论、技术和经验的支持。本文试图通
以弧形弹簧自身变螺旋角的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周向长弧形弹簧双质量飞轮静刚度理论模型。基于弧形弹簧曲线方程,根据弧形弹簧螺旋角成周期变化的特点,结合相关力学理论推导出弧
李贺、杜牧与李商隐,中晚唐交叉时期诗人,诗歌创作主要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历经六朝,他们是中晚唐诗坛上比较特别的三位诗人。李贺比杜牧大13岁,杜牧比李商隐大10岁。他们
背景: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一般是指既有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重性、高致残性心境障碍(双相I型可无抑郁发作)。相对双相I型(B
教师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随着学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变化,教师的性别差异对学生发展越来越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视角入手,以广
文章通过"学"之概念、已成为现实的"上海学"、存在必要和已具条件的"音乐上海学"、逐渐显现的"音乐上海学"现状、"音乐上海学"所面对的问题及其思考、"音乐上海学"的范畴与研
<正>冷热不均一直是公务员考录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比为57: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比例高达1495:1。在地方公务员招考中,已经招考的21个省考录比
司马迁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著述《史记》时,更把儒家思想运用于创作中。本文结合《史记》文本,分别从仁政、王道、重民、批判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儒家文学思想在《史记
本文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去把握俳优的定名。在优——俳优、倡优——俳优的变化过程中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俳优的两大特点:以俳谐娱人为事;以语言、表演见长。文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