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王家住市郊区,离城有十来里路程。
  老王种了三亩西瓜,为了方便看管,又可避风遮雨,在瓜地边搭了个草庵。
  草庵由四根圆木立柱斜支撑起来,根部栽在土里,端部斜交固定,成三角形状,在离地60至80公分处用四根横杆与立柱控绑固钉,上边担上木板,木板上再铺上干草(谷子杆)作为床铺。上部(庵顶)用木杆做横龙骨,间离30一50公分,上边铺挂稻草或干草(谷子杆),根部朝上,头部(稍部)向下,先从下往上一层一层铺装,上层压住下层,雨水顺着稻草往下流,上边再横钉细木棍压牢,以防被风刮掉。
  一头畅开,既通风凉快,又能放眼远望,环顾四周,晚上冷了可吊上个布帘御寒。这就是瓜农在地里看瓜住的临时草房子,俗称草庵。
  老王是种瓜能手,种的西瓜又大又甜,今年西瓜丰收,借助网络销售平台路,很快就批发完了。往年西瓜一卖完就把庵子拆了,今年雨水多,还有几亩玉米,花生没有收割,万一在地里干活时下起了大雨,也好背背雨,所以就没有招急往回拆。
  一天老王去地里转游,看看花生熟了没有,当走到草庵跟前,看着好像是有人住过,地上有摩托车的轮胎印迹,草铺上铺了一层泡漠板。心想这不邻村不邻路的谁会来这住,难道是谁路过这里不隔接住了一晚,又不像……?
  一轮圆月悬挂在天上,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老王吃過晚饭,闲来无事,乘着明亮的月光,信步向西瓜地走去。
  野外的夜晚,格外地寂静,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庄稼的芳香,不时传来虫儿唧唧的鸣叫声。老远就听到有人说话声音,老王寻着说话声向草庵走来。
  月光下,远远看到草庵傍停放一辆摩托车,两个人在草庵下草铺沿上,相拥而坐,女的依偎在男的怀里,男的一支胳膊搭在女的肩上,另一只手牵着女的手。他们望着明亮的月光,放飞心中的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老王看到这情景,便踵身下来,生怕惊扰了这对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恋人和这花好月圆的美景。
  女的说:“咱啥时候也能在城里有套房子就好了。”男的说:“咱们拼命地争钱,一定会有的,咱们建这么多的房子还没有咱住的吗?”
  女的接着说:“你看今晚这月亮多圆,多明啊!咱有了房子,生个女孩就起名叫月儿。生个男孩就起名壮壮,像你一样,干活有力气。”
  她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能猜想到他们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愉悦,何等地兴奋啊!同时荷尔蒙也得到最大的释放。男的去亲吻女的,女的说:“你急什么?今晚上够你扎腾的。”
  老王正要走开,听男的说:“咱明天再来吧!”女的说:“不行,我们姐妹们说好了,一替一天抡着来,一星期抡一次。”
  老王听这口音是河南人,知道他们是在这附近打工的。听到这里,老王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给他们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提供了这么个简陋的私密空间,温馨相爱的场所;心酸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生活,为了未来,抛亲舍家,背井离乡,也确实不容易。
  说话到了雨季,老王的爱人说:“天气预报最近几天都有雨,你也不去把庵子撤回来。”老王说:“撤啥!明年还用哩!”爱人说:“哪年不是撤回来第二年再搭。”
  “今年不撤了。”老王一边说一边用小推车推上稻草,高高兴兴地向西瓜地走去,并自言自语地说:“天要下雨了,给草庵添些草。”
其他文献
扬眉一眺山河穷,才颤九天泣鬼神。挥臂舵首黎民挽,一帚尘埃玉宇清。東方奏曲乾坤喜,中华傲立九洲钦。风流缔世数全人,空古无今应泽东。
期刊
常枕着秋风入睡梦中与夕阳干杯看山峦一片绯红是枫树已经沉醉常枕着秋风入睡湖光中月明如水满载着一船歌声从荷花丛中返回常枕着秋风入睡石榴已合不拢嘴指金谷弯着的腰笑玉米長须飘飞常枕着秋风入睡流连于其中滋味等到中华梦重圆那情景该有多美
期刊
共谋幸福勇赴身,產业惠民唱大风。党怀丹心担重任,人魂淬炼百年成。永葆青春铭使命,远眺锦程再长征。年月迭变志弥坚,轻舟尽荡放眼行!
期刊
头枕喜马拉雅脚踏曾母暗沙冰心一经融化激起万顷浪花一个挺立巨人名字叫做中华东方旭日欲升西部托着晚霞天上日月同辉俯视风云天下一个恢宏巨人书写大哉中华长江清流万里黄河沉淀泥沙五十六条血脉连通龙族文化一個醒来巨人明朝圆梦中华
期刊
与春天有个约会,随意赏园中之美。看春色姹紫嫣红,绿丛中梅已沉醉。梨花開一片雪白,象仙子临风举袂。桃花脸胭脂才点,是爱人远游刚回?问桃李如此芳菲,到秋天丰收滋味?甜蜜蜜渗透心窝,  不由人歌声飘飞。
期刊
在我们滇西南瑞丽的大山腳下,我居住的九队之隅,有一条泉。  它从崖壁里涌出,在乱石中奔走。它亲吻大树,拥抱小草,时而欢呼跳跃,时而低吟徜徉。  每当我从泉边经过,总要喝几捧泉水。那清凉、甘甜、带着花草气息的水好像一股琼浆注入心田,令人神清气爽。傍晚我荷锄归来常常在泉边沐浴,那清新的流水浸润着我的肌肤,给我带来许多蓬勃的力量。 沐浴在它的清澈透明的液体中,我常常觉得自己从里到外变得焕然一新。仿佛是上
期刊
一声鸟鸣唤醒了嘉兴南湖的碧波,一艘红船载来开天辟地的传说;一缕金凤吹红了北京香山的树叶,一面红旗飘扬改天换地的壮歌!  一轮艳阳亮丽了西安秦砖汉瓦的宫阙,一个东方古国焕发美丽青春的蓬勃;一天繁星点燃了东海唐风宋韵的渔火,一个伟大梦想闪耀民族复兴的光泽!  歌声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美丽十月向我们走来了!  笑声里,“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金色十月向我们走来了!  我站
期刊
自古以来,石榴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古代文人不仅给了它“丹若”、“金器”、“沃丹”和“天浆”这些美名,而且还为它写出了“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霞穀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以及“风翻一树火”的这些精典诗句。石榴作为人们喜爱的水果,四季观赏的花木,赋予这些赞誉之辞,的确不为过。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在二千多年前由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并
期刊
纪念我的母亲刘淑云  还记得一二.九这个日子吗?这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是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更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母亲与我天各一方。  伫立窗前,眼望北方,十二年过去了,时间过的真快啊,今天又到了母亲节,对母亲那无尽的思念悠悠绵长,不知不觉中,我也迈入了夕阳。  清晰的记得,母亲住院的时候,看针洗涑,喂饭按摩,一个人守候了八天八夜,后来哥哥来了,接着守护在母亲的身旁。  清晰的记得,为
期刊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关埠镇上死一般寂静,偶尔传来几声更夫苍凉的打更声:梆,梆,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防贼防盗 闭门关窗 ,大鬼小鬼排排坐,平安无事喽!镇头鬼子炮楼里的灯火,像鬼火一样阴森恐怖。他像只机灵的狸猫,翻圩墙越壕沟,机警的躲过鬼子汉奸的明岗暗哨,悄悄来到我们组织的一个点一座空宅前,机警的看看四下无人,开门进院,反身插好大门,进了堂屋。他就是关埠镇自卫队队长神枪手梁鹏飞。他今天晚上潜回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