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呼吸衰竭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呼吸中枢反应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呼吸衰竭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的呼吸中枢反应性。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伴呼吸衰竭的重度肥胖(平均体质指数34.3±2.68,均≥30 kg/m2)14例,行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图监测和自主过度通气试验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ΔVE/ΔSpO2)、高CO2反应性(ΔVE/ΔPaCO2)测定。其中的10例患者经1周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后行动脉血气分析。

结果

14例患者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睡眠呼吸监测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66.6±30.1)次/h。FEV1/FVC的预计值均>70%,不存在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自主过度通气后PaO2和PaCO2均显著改善[(52.5±7.6)比(81.3±11.1)mmHg(1 mmHg=0.133 kPa)和(50.4±5.3)比(43.2±1.9)mmHg,均P=0.001],Ⅱ型呼吸衰竭均逆转。呼吸中枢ΔVE/ΔSpO2和ΔVE/ΔPaCO2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水平[(–0.11±0.08)比(–0.38±0.04)L·min–1·%SpO2-1和0.31(0.18,0.66)比1.20(0.82,1.50)L·min–1·mmHg–1,均P<0.001)]。10例患者在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1周后,体重无明显改变,睡眠呼吸紊乱趋于正常;日间PaCO2随治疗显著降低、PaO2明显升高,8例患者白天高CO2的患者的PaCO2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OHS患者存在睡眠呼吸紊乱及呼吸中枢反应性降低,导致的呼吸衰竭属于"不愿呼吸"类型,自主过度通气试验后呼吸衰竭好转,有助于明确诊断,无创通气可以改善夜间呼吸紊乱和白天的血气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磁共振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测量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大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材料与方法纳入33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GE 3.0 T MR进行QSM和常规MRI检查。将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QSM图像,分别测量病侧和对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及丘
目的 观察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术后3d、24周、36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肘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9例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远期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显著降低,两组改善差
目的探究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AE患儿和80例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分别为作为AE组和VE组,分别进
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技术,分析尼古丁依赖者在静息状态下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招募117例尼古丁依赖者和52名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不吸烟志愿者并采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
目的旨在使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myocardial strain,MS)技术评估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与非吸烟志愿者之间左心房(left atrial,LA)结构、功能以及MS情况。材料与方法纳入于3.0 T磁共振仪完成心脏常规扫描检查的正常男性志愿者70名,其中吸烟组44名,非吸烟组26名。记录所有志愿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情况。使用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变异性与脑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T2DM患者71例,同期招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70名。所有参与者均完成磁共振扫描及认知功能测试,其中T2DM患者中有36例通过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完成血糖变异性数据的收集。采用3.0 T MRI获取3D T1图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上灰质核团和脑白质的纹理分析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30例PD患者与2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TI扫描,工作站后处理得到两组的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在ITK-SNAP软件上勾画ROI,包括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黑质、红核、小脑齿状核和双侧半卵圆区,用A.K软件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通过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眼球外或视神经侵犯的最佳无创性方法,在诊断及分期中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决定是否摘除眼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作者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检查与诊断及选择性眼动脉化疗专家共识》内的MRI相关内容,总结了MRI在RB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中的优势和价值,详细阐述了RB高危因素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能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影响患者预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碎片化睡眠和慢性间歇性缺氧。作者主要就OSAHS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磁共振定量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尽早对其进行干
影像组学从标准医学图像中高通量挖掘、提取并分析纹理特征,实现对不同疾病下心肌异质性的定量分析,从而提高心脏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更精准治疗方案及评估疾病预后。作者围绕不同序列(包括电影磁共振成像、native T1 mapping、T1加权成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序列等)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