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台共生——元代帝师与汉地佛教的关系

来源 :西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的帝师不仅仅作为帝王之师存在,也不仅仅是一个尊号,他们在管理西藏佛教事务的同时,也对汉地佛教进行了切实有效地扶持与管理,包括参与佛道辩论、褒奖和举荐汉地佛教人才、保护汉地佛教寺院财产和修缮白马寺等.在元代的十四任帝师中,对汉地佛教护持和管理最多的当属八思巴、吃喇思巴斡节儿、公哥罗师监藏班藏卜.帝师对汉地佛教的扶持与管理,得到汉地佛教界的高度认可和拥护,汉地僧人将帝师视为佛法之栋梁,皇朝之师范.
其他文献
随军布教是日本佛教踏足台湾的最初目的;发挥宗教殖民统治的作用是其深层目的;企图在新的殖民地吸收更多的信徒,争夺宗教信仰资源,强化宗派势力,是其长远目的.本文在总结日本
本文讨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在西非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功能与最新发展趋势.首先探讨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在西非的发展过程,认为以这两个苏非教团为代表的苏非主义主导了近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所有小说中最具争论的一部,小说人物性格及情节发展的可信度和逻辑性受到质疑。笔者认为该小说情节发展的逻辑性欠强以及女主人公秀拉的某些行为可信度
语言的结构和边界是一个互为依存的统一体。结构边界统一体的建立,是语言表达式结构组织的认知基础。语言表达式必须有界化,否则会导致表达式结构崩溃。在SVO语言中,所有句法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技术干预Hela细胞Ku70mRNA表达对其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Ku70mRNA反义寡核苷酸
检视陕北歌谣研究,学界从人文地理、乡情民俗、艺术特色、文字语言、审美风尚、传承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文化关系的宏观把握,
按照现代翻译研究理念,本文以傅译罗曼.罗兰为例,首先对傅雷动笔之前选择文本的动机与目的进行剖析;其次,对译作新生命诞生的条件进行探讨;再次,对译作在新的环境中如何产生
苯教曾经在滇西北甚为流行,明清以后,由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和格鲁派的传入,并在该地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苯教的势力和影响才逐渐地减弱和消退.本文详细分析了苯教在滇西北的
比较哲学的研究范式有多种选择。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可以作为比较哲学的重要研究范式,不仅在于历史与文化是思想与智慧的支撑平台和发展基础,而且在于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历史
"辩证法"是古希腊人的发明.古希腊城邦以广场为中心,辩证法与修辞术是公民在广场上进行政治商谈的政治手段.其中,辩证法是遵循逻各斯的,而修辞术被看作对逻各斯坏的使用.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