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首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方式和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首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方式和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网络医院确诊STEMI后转诊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30例,据再灌注治疗方式分为直接转运PCI组(n=346)和溶栓后转运PCI组(n=84),直接转运PCI组患者又根据转诊医院入门到出门时间(DIDO)分为DIDO≤30 min组(n=112)和DIDO>30 min组(n=234);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相关时间节点[首诊医院DIDO、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首次医疗接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贵阳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水平与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及以上年龄、且血清TSH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居民7445人,分为第1组(TSH 0.550~1.499 mU/L,1241人)、第2组(TSH 1.500~2.499 mU/L,2553人)、第3组(TSH 2.500~3.499 mU/L,2118人)及第4组(TSH 3.500~4.780 mU/L,1533人),收集4组居民随访前(基线)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收缩压(SBP)、舒张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路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冲洗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B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优化路径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优化路径组按照设定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冲洗堵管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并发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优化路径组膀胱冲洗堵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置管
目的研究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手术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危重CHD手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测定术前(T1)、术毕(进入CCU,T2)、术后24 h(T3)的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缺乏程度;记录T1时不同维生素D缺乏程度患儿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缺损面积、性别、先天性心脏手术风险调整-1(RACHS-1)评分、诊断类型],分析患儿术后24 h内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根据T3时点维生素D水平将患儿分为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催产素催产)和观察组(催产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催产),采用Bishop
目的探讨脑型糖原磷酸化酶(PYGB)对胃癌(G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9例初诊G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GC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 cm的癌旁组织作为组织标本,同时选取GC细胞系HGC-27、MGC-803、MKN45、AGS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作为细胞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2种组织和上述5种细胞中PYGB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种细胞PYGB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PYGB mRNA表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风险性疾病的发生、治疗和转归.方法 248例VLBWI和ELBWI患儿根据胎龄不同分为超早产儿组(胎
目的 探讨miR-141-3p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大鼠髓核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体髓核回植法对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腰椎间盘突出模型,最终成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及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16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术后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39)和无复发转移组(n=125),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输血、梗阻、手术时间、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大体分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术后癌胚抗原(CEA)、术后镇痛、术后辅助化疗及术后住院时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与保守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后14 d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脑水肿体积[相对脑水肿(0.59±0.32)cm3、绝对脑水肿(6.11±1.13)cm3]、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术后7 d(21.35±2.10)分、术后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在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方便选取于2015年1月—2020年5月该院肾内科住院的48例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腹透置管,先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IPD),2周后转为CAPD。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及浮肿情况,检测腹透前、腹透后1个月的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甲状旁腺素(PTH)、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CAPD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改善,浮肿消退。腹透治疗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