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别处记不住怎么办?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984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被爸爸妈妈领着,到我家来借用电脑,打印作文稿。我看了她的作文,是一篇游记,写的内容以景点介绍为主。
  我说:“你写这个干吗用呢?”她说:“参赛。”我说:“参赛规定了要写游记吗?”她说:“没有规定,写什么都可以。”我说:“既然没有规定,你干吗要写游记呢?你是想交差,还是想得奖呢?”小女孩说:“想得奖。”
  妈妈代小女孩回答说:“她说没有什么写的,就专门带她出去参观了一下。”家长真是用心良苦,可以理解。不过,不要把找题材找内容的任务,全都推给旅游——除非你是徐霞客,他一生都在游历。更不要每次带孩子旅游前,都在他头上罩一团乌云:“回来了是要写游记的!”
  我说:“想交差呢,这篇是不错的。想得奖呢,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小女孩一听,就哭起来了。
  唉,我觉得不要把快快乐乐的旅游,搞成个“文化苦旅”。每到一处,就恭敬地拿出小本本,抄下景点的铭文;或者亦步亦趋地跟紧导游小姐,生怕漏掉了其中的每一句话。回来之后,还要抓耳挠腮地想形容词,还要谨记写游记的要求:不能记流水账,不能走马观花,不能东扯西拉,不能写山水不美,不能写景点的管理有问题……
  只能写“某处的水真静啊,静得感觉不到它的流动;某处的水真绿啊,绿得像无瑕的翡翠……”只能写“某处的山真奇啊,像巨象,像骆驼,拔地而起、奇峰异石、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巍然挺立、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崇山峻岭、千峰万仞……”
  就像下面这样的作文:
  今天,终于有机会去一览大海的英姿了。现在正逢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啊!好美啊!我们的汽车在秋风的吹拂下欢快地奔跑着。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海边,我不禁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茫茫的大海波浪起伏,无边无际,一群群海鸥在大海上空飞翔。啊!大海,我爱你!
  如果出门旅游就是为了写出这样的作文,那我情愿一辈子不出门。我觉得自从照相机被发明出来后,这些形容词都可以用风景图片来替代的。
  其实写游记并没有定规,因为旅途中充满着新奇和意外,它不是按照旅游图册上的记述发生的。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写过《半篇莫干山游记》,他“觉得只有去时的途中可以记述”,车还没有走到风景点,文章就结束了,一句风景也没有写,但读起来妙趣横生。
  经常有家长抱怨说:“我也经常带他旅游啊,去了那么多地方,他什么也记不住。”
  也许孩子记不住“怪石嶙峋”,记不住这个景点是纪念哪个人的,但我想他会记住别致的吊脚楼,特别香的一顿饭,抢了他零食的猴子,好玩的转盘,记住有一面之缘的怪人,以及奇怪的方言等等……游记不是只有风景,还有人,还有发现。
  旅行的意义,在于见识不同的生活,看到不同的人们,换个地方,才会有“这才是生活”“生活应该这样”的感慨。所谓“生活在别处”,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他文献
同学们,我们在卷首读到的文章,是《威尔逊讲大科学家》的序言节选,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造就了人类,正因如此,人类才能生活在我们所说的文明中。因而,了解科学、了解科学缔造者的生活,就是了解人类本身。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尔逊,从远古的泰勒斯到近代的爱因斯坦,让我们随作者认识几位大科学家吧。  哥白尼、哈维、开普勒、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历代伟人缔造了连续不断的科学史,一条金色的线贯穿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