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家”:释读《袋鼠》中的“暗恐”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斯长篇小说《袋鼠》讲述了一对英国夫妇索默斯和哈丽叶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经历。本文从索默斯夫妇的身份和生存境遇入手,认为小说通过对两人在英国遭遇的复现凸显了“家”的暗恐特征。一方面,作为“家”的英国成为了他们被迫逃离的对象,索默斯以离家者的身份回忆和控诉着“家”中的遭遇。另一方面,他们在英国的痛苦遭遇在澳大利亚得到了复现,无法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他们只有再次离开。在索默斯们的离开与追寻中,体现出的是对“家”的意义进行探寻的这一过程本身的价值。 Lawrence’s novel The Kangaroo tells the story of a British couple Somers and Harriet living in Australia.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identity and survival of Somers, and argues that the novel highlights the “dark” nature of “home ” through the recurrence of the two encounters in Britain. On the one hand, Britain, as the “home”, became the target of their forced evasion, and Somers recalled and complained of “home” as a family member.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painful encounters in Britain have been recaptured in Australia and they can only leave again without gaining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In the departure and search of Somers, what is reflected is the value of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home ”.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唐传奇研究的兴起成为学界关注行卷的契机。而后,两岸学界各承前贤,展开研究。程千帆先生于50年代末完成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的手稿,至80年代才将其公开出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根据农业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安排意见,由农业部农
目的 比较早期颅骨成形术和脑室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4月-2018年4月红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衡序贯法
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按照合作社法定义,新时期的农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对小学生形成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造成直接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性格以及品德.本文在分析小学生德育内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
“自由结婚”这一主“情”派的婚恋关键词在清末民初被使用的频率已很高。本文着重从女学在“男女大防”礼教下对女学生“自由结婚”的防范,精英女性对“自由结婚”伦理既认
在《伤逝》中,鲁迅无疑思索了五四时期的个人话语与女性启蒙问题,并对五四启蒙话语中的“个人神圣”发出了质疑:五四标举的“个人”“自由”启蒙大旗,在五四激进主义语境下建
《她在黑暗中躺下》叙述了美国南方一个家庭里母亲、父亲与两个女儿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塑造了两代女性的悲剧性形象,为“二战”以后美国的人生留下了一段具有标志性的历史。
促进农村及县域小微企业的发展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及乡镇居民收入、促进乡镇社会生活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融资方面,农村及县域小微企业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社群(community)”是神学、哲学、社会学、社会政治学等学科的热议话题之一,文学作品也在关注它的“生存”状况。霍桑长篇小说《红字》是较早讨论“社群”的重要文本。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