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和水压灌肠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疗效对比的研究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055622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X线下的空气灌肠与B超介导下的水压灌肠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至2018年本院150例首次灌肠失败的肠套叠患者,再次行空气灌肠及水压灌肠,并结合手法按摩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空气灌肠组及水压灌肠组,各75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整复成功率、复发率、穿孔率、复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数据。

结果

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76.0%,高于空气灌肠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压灌肠组复位时间(20.47±7.28)min,高于空气灌肠组(17.25±5.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水压灌肠组复发率为4.0%,低于空气灌肠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超介导下水压灌肠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优于X线下空气灌肠联合手法按摩,方便快捷,安全性更高,疗效确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由于岩石破碎,溜矿井内发生大塌方而采取措施处理的一种新型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有关矿山的类似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探明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解决区域长期传统耕作模式所引起的土壤结构质量下降问题及构建土壤合理耕作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10月开始,在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宁江区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耕作结合秸秆还田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耕作(秸秆清除后进行旋耕,LR)、连续旋耕(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旋耕,SR)、翻耕–旋耕(秸秆粉
黄河下游沿黄两岸(河南段)埋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沿黄城市供水的前景水源地.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以郑州市"九五滩"水源地水质分析资料为依据,对比分析了黄河对两岸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