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习期间生命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护生实习期间生命责任意识的现状,并探讨提高护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100名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生命责任意识的现状.结果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79%.护生有着较强的自我生命责任意识,对他人生命责任意识在思想上有着道德感,护生自身拥有保护环境意识.但往往忽略生命安全的细节,对尊重、保护他人生命的行为是迟疑与中立的态度,对于他人破坏环境是默认与中立的态,对生命责任意识的认识多数人认为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定.结论 开展生命教育,规范媒体舆论,提升师资力量,紧抓护生实习契机,落实整体护理关爱是提高护生生命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实施按病房分类、分级进行绩效分配的效果。方法将护理单元按科室规模、工作量、护理风险强度分为3类6级,绩效工资以科室收支结余数的不同比例分别计提发放,护士夜班费因科室级别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发放标准。结果实施后自主择科率下降14.91%;申请转非临床护理岗比例由3.32%降至1.04%;离职率由2.84%降至0.35%;夜班护士比例明显增加,由67.3%上升至73.7%;护士对薪酬的满意度由5
目的:探讨人性照护理论的应用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以人性照护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调查,比较人性照护理论对患者情绪障碍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为(52.63±8.13)分,SDS为(53.24±9.28)分,均高于我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
目的 探讨视频教学结合情景演练在输液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输液中心实习的9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观察组采用视频教学和情景演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5%,对照组为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
目的 了解护理岗位培训管理者与参训护士对岗位培训效果评估的看法,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岗位培训效果评估方案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方法 目的性选取8名培训管理者与参训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要内容.结果培训效果评估内容包括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两部分,共5个维度,分别为参训积极性、参训满意度、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内容临床实践应用情况、基于培训对组织产生的影响;评价方法选
随着护理岗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开展临床护士培训对护理队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的培训内容要符合岗位的需求,保证护士有能力按照岗位需求完成新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研究显示[1],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需求分析(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TNA)是最关键的环节,作为培训循环圈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的评估。 Furze和Pearcey[2]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人员信息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寻求有效的满足其需求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一线护理管理人员68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信息需求内容,信息需求方式,信息需求障碍等。结果护理管理人员能够经常参加管理学相关知识培训人员仅占23.5%;参加有关检索信息培训人员仅1人,占1.5%。护理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主要查询的信息是业务管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介入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用品则多为导管鞘、导管、导丝,短导管100cm左右,长导管则町达260cm,甚至更长;导丝外部是亲水涂层,但内部却是钢丝贯穿全长使其具有支持力、推送力、柔顺性。导丝的长度短的40—50cm,长的达300cm,球囊、支架、滤器等尾端带有三通短管,这些材料精细、高端,取放时容易缠绕、弹出,甚至滑至台下而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研制了具有固定介入物品功
患者女,52岁。因左乳癌、骨转移、脑转移,拟行放化疗于2010年11月18日住院。患者因脑转移,重度呕吐伴频繁干呕,呕吐量800~1000 ml/d,7~8次/d。入院后行脑部放疗治疗,4周共20次。放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呕吐,应用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支持。12月6日行放疗化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 d1,d8,d21。12月9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2℃,血培养结果为大肠杆
目的 研究烧伤患儿家长在创伤事件后心理方面的成长,为烧伤患儿家长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信息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对310例治愈即将出院的烧伤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烧伤患儿家长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总分(71.75±6.12)分,其中人际关系维度(22.43±3.27)分,新的可能性维度(10.03±1.47)分,个人力量维度(16.82±3.95)分,精神改变维度(8.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6-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于2013年1-6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开始成立QCC小组,由7名护理人员组成,确立“降低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通过分析原因设置实施对策,对观察组80例围手术期患者实施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