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和手术时机探讨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原因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CC病例,分析术前、术中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22例中有9例(40.9%)发现胆固醇息肉、颗粒,或结晶。术中见胆囊穿孔5例(22.7%)。2例在胆总管内发现漂浮的微小结石。结论 胆囊内未被发现的微小结石可能是ACC发病的主要原因,ACC穿孔率高,应早期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MPEG-2 TS流解复用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共同实现MPEG-2 TS流解复用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实时处理,包含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试验证明,该设计能使DSP时钟稳定地工作在160M,即使图像处理速率高达80Mbps时也能够很好的保证图像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患者女,21岁,未婚。一年前发现上腹部包块,因无明显不适未就诊。近来因上腹部明显隆起,饭后腹胀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上腹部膨隆,剑突下至脐扪及—肿块。脾脏不大,无移动性浊音。以
期刊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易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原因,阐明该病征的解剖和病理特征。方法 从术前、术中两方面分析18例误诊的病人.了解该病症的特点和这两种疾病的鉴别
1概述 胆管癌占人类恶性肿瘤的2%,在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但以肝门胆管汇合部最常见,约占其中的40~60%。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C)4以腺癌为主,生长较慢,呈
近年来,我们采用经胆囊管控查胆道并取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熵和RPCL(rival penalized competitive learn ing)的彩色图像聚类分割算法。该算法可以自动确定图像的颜色类数目和初始类中心,从而提高了聚类的收敛速度,并且能够解决模糊熵阈值化分割算法所造成的过度分割问题。首先,计算彩色图像各颜色分量的模糊熵,获得分量模糊熵曲线,并根据模糊熵原理确定各分量的分割区域及聚类中心;然后,对各分量的聚类中心进行组合,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21例患者中,8例行保守治疗,其院内病死率为75%(6/8),13例行手术治疗,手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发生规律和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7月~ 2 0 0 3年 1月间 35例长期存活的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 ,观察移植术后糖尿病 (Post Tran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