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识及饮食禁忌有哪些?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ffinr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3-02
  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性,可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中,血压水平随年龄而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是在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的趋势,脉压差也随之加大。在如今老龄化加剧的社会,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也呈现高发的趋势,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跟饮食密切相关。
  二、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的工作繁忙和压力会导致精神紧张、急躁、情绪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都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但现代人因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有的甚至小儿也发生高血压。
  4.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长期过多的食入含盐量高、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也易导致血压增高。
  5.药物的影响: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的应用均可影响血压的调节。
  6.其他疾病的影响:如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三、高血压的饮食注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的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高血压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高血压患者应时刻牢记的4点饮食禁忌
  1.忌食过咸食物:虽然我们生活饮食上离不开盐,但是盐的摄入量确实是很讲究的,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可是生活中常见一些人为了口感、好吃,盲目的增加食盐量,俗话说有盐才有味。如果一个人长期摄入超标的盐量,则容易引起体内的水钠储溜,进而会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大,血液受到的阻力越大,血压也就会自然的增高。
  2.忌食“三高”食物:所谓的“三高”食物,指的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诸如各类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以及巧克力、冰激凌等均是“三高”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营养过剩,进而会出现肥胖症状。而肥胖人群中,其体内血脂水平过高,很容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就会大大增高。
  3.忌抽烟酗酒:抽烟酗酒有害健康是大家都共有的一个常识,对血压影响方面,长期的吸烟会刺激人体自主神经,进而引起血管痉挛和心率加速,在这两类病理变化下,血压自然就会上升。而酗酒对于血压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酒精在体内代谢后会形成乙醛,乙醛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肾上腺素的释放,而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因而可致血压升高。
  4.忌暴饮暴食: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血压患病人群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跟年轻人的不规律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吃早餐,然后中午大吃大喝,晚上应酬酗酒等等情况都十分的常见。现代生活饮食习惯、快餐、油炸品、高热量食品等,因此,长期的暴饮暴食不但会对胃造成负担,同时也会引起心脏短时间血流加大,从而诱发高血压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高血压的饮食小建议
  高血压的饮食调理很重要,可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操作呢?
  多吃绿色蔬菜:绿色蔬菜是一类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很多的绿色蔬菜也有降压的作用,比如芹菜、西红柿、茄子、黄瓜、冬瓜、大白菜等,日常饮食上蔬菜一定不能少,成人每日蔬菜量以300-500g为宜。
  适量水果:水果和蔬菜的大量摄入有助于提高人体抗氧化物水平和认知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蔬菜水果摄入达到400g对健康有利,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身体维生素的含量。常见水果中,抗氧化活性以山楂最强,冬枣、番石榴、猕猴桃、桑葚、草莓、石榴等次之。动物喂养实验表明:具有较强抗氧化力的水果汁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成年大鼠外周血抗氧化力。
  3.讲究清淡饮食:清淡饮食对于很多的肥胖人群来说可能无法接受,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大吃大喝,然而,想要控制高血压,饮食上就一定需要作出改变,虽说短期内无法戒掉大吃大喝的习惯,但清淡食物在日常饮食上的比例却要慢慢的增加,而荤类食物则要减少。饮食要有节制,少糖少盐少油,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
  4.保持规律饮食:规律饮食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日三餐必须吃,最好按时吃,同时少吃零食,这样对于脏器正常生理功能才不会造成伤害。
  5.适量运动和晒太阳:据自己身体状况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乒乓球、网球、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冬日适量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均可调节机体功效,能延缓身体衰老速度,可增加骨密度,能避免骨质疏松。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摄氧量和血液输出量,视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和氧气供应,利于大脑的正常和高效工作。
  6.保持规律生活:生活要有节制而规律,晚上早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情绪,遇事不急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周末邀上三五好友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可增进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代义春,本科,副主任护师,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四川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委会常委,成都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都市继续医学教育专家库成员,成都市武侯区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专家,发表论文2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2-01  相信大家对于顽固性慢性鼻窦炎病症并不十分了解,而顽固性慢性鼻窦炎属于鼻窦的顽固性慢性化脓性炎症问题,多见于急性患者,通常以多个鼻窦同时累及,顽固性慢性鼻窦炎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带来困扰,还会加重呼吸道感染病症,甚至会累及颅脑、眼部、肺部等重要器官,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5-01  肺炎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病症,会引发全身性的身体不适症状。肺炎的易感人群多为老人和小孩,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最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因此,老年人和儿童也是肺炎预防的重点对象。老年人肺炎的发病是具有一定特点,对此,需要明确老年人的肺炎发病症状,了解原因和预防对策,才能有效预防肺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营养不良小儿患者中开展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确诊的营养不良小儿患者中的72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中患儿同时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中患儿接受全面的健康指导。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半年的健康指导干预后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6-01  心理发育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内容,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儿童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儿童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儿童的个人价值,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要掌握儿童心理发育的主要内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8-02  麻醉是一种利用药物或者一些其他手段抑制病人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让病人的身体的局部位置或者整个身体失去治具,在病人无痛的状态实施手术治疗,经过漫长的发展,现如今麻醉技术手段已经比较成熟。那么到底什么是麻醉呢?其有什么风险,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
期刊
【摘 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认识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以能更好地做好预防及临床护理工作,并指导此领域的教育与培训。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68名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相关知识标准得分为(56.79±15.45)分,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行为得标准分为(82.19±23.96)分,专科护士及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护士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汉中市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损伤中毒患者年龄分布、病种分布,为减少汉中市人群损伤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汉中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700例因损伤和中毒的患者信息,利用EXCEL软件计算损伤中毒患者年龄分布、病种分布构成比,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 2检验。 结果:2016-2018年病种前5位损伤中毒患者60岁以上患者最多,骨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88-0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病情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和情绪反应,会导致患者病情加剧,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相关资料显示精神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问题,患者情绪的抑郁、焦虑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心脏损害。因此,应在临床治疗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12-01  老年人治疗高血压最关键就是要保持血压的稳定,切记不可让血压忽高忽低,特别是血压不稳定,大幅度出现波动,通常这种情况会引起冠心病、中风、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血压波动主要的因素  突然情绪变化:据观察,暴怒会使收缩压升高50毫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06-01  大家都应该知道,患有肺结核这种疾病是很严重的,因此,这方面必须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一般患有肺结核的病人传播性是非常大的,可是针对肺结核患者要做到哪些相应的隔离以及预防工作呢?想要更好的预防此疾病,首先我们就要先了解此疾病相关的病因,并做到预防。下线面门就学习一下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