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严重烧伤病人早期综合肠内营养护理的研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nshaob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为严重烧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选取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照组(n=43)例采取口服天然食品方式行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n=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鼻饲或口服营养液的综合肠内营养护理,持续10天,比较两组患者体重、血糖、血生化指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体重、血糖、血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5.58%明显更少,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重烧伤患者护理中强化早期综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效果理想。
  【关键词】严重烧伤;肠内营养;早期;護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88
  在临床治疗中严重烧伤属于危急病症,受病情影响,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导致其体内蛋白质、体液等大量流失,引发营养不良症状[1],随治疗时间延长与病情发展,会损害患者各项器官,增加应激性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所以,在治疗早期予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保护胃肠黏膜,降低应激性病变发生率,对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取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明确早期综合肠内营养护理在降低严重烧伤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身体各项机能中的应用价值,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选取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患24例,女患1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45.56±5.34)岁,其中15例热烫伤、28例火焰伤;对照组男患20例,女患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平均(46.13±5.52)岁,其中19例热烫伤,24例火焰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纳入标准:(1)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烧伤面积>40%;(3)伤后12小时内入院;(4)未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5)未合并临床可见的消化道出血;(6)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中重度休克;(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免疫功能障碍;(4)合并沟通障碍,认知障碍;(5)依从性差;(6)因任何因素退出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胃肠营养食品配置
  天然食品包括新鲜蔬菜、五谷杂粮、各种肉类等,结合患者饮食途径及需求,将各种食材合理搭配后,制成流质或半流状混合食物;营养食品即营养液,其主要成分包括750ml7%氨基酸、500ml40%葡萄糖、500ml10%脂肪乳、200ml0.9%氯化钠溶液、40ml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酸钙、5ml25%硫酸镁以及10毫升各类微量元素(如磷酸盐、维生素)[3]。
  1.2.2 胃肠道营养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在烧伤后10小时予胃肠道营养护理,计算和监测各项指标,持续10天。患者能量来源主要通过经口进食纯天然混合流质、半流质食物,若患者存在进食困难或不愿进食现象,可用管饲方式,注入天然流质混合食物补充营养。
  (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增加管饲或口服自行配置的营养液,根据患者营养需求,1000~2000ml/天。
  1.3 观察指标
  测量并记录患者体重、血糖变化情况;准确记录患者腹胀、腹泻、二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清晨空腹状态抽取3~5ml静脉血,行生化检测,记录患者机体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体重、血糖及血生化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体重、血糖、血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比较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5.58%明显更少,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严重烧伤患者病情危急,因创面较大,以造成电解质、水分、蛋白质丢失,加之烧伤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多有负氮平衡、胰岛素抵抗、体重下降、葡萄糖利用率低等表现[4],不仅是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各器官异常,增加胃黏膜充血、胃黏膜糜烂等应激性溃疡发生风险,在传统理念下,严重烧伤患者病情危重,肠内营养支持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因此在治疗早期,多采取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此方式虽可为患者提供维生素、蛋白质等应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但无法满足患者机体需求[5],导致机体内部各组织出现衰退现象。因严重烧伤对患者胃部和结肠影响较大,但对小肠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在治疗早期为患者实施肠内影响支持,让机体摄取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器官功能及创面恢复,缩短治疗时间[6]。
  现在医学理论认为给严重烧伤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是饱腹手段,也是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已成为严重烧伤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7]。在人体中肠道不仅具有吸收、消化功能,也是营养代谢调理、增强免疫的重要器官,胃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高代谢,有效预防长远性感染,是保护胃肠道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5.58%明显更少,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充分证明了在严重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早期实施胃肠道营养支持,对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有重要作用。严重烧伤患者胃肠功能常受伤情影响,而出现损伤,因此,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其门静脉血液循环状况有利,增加门静脉血流量与肠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抑制肠黏膜钠离子、钾离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酶活性的进一步损害,增强肠道本身的吸收能力,增加机体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量,以葡萄糖和脂肪分解形式直接功能,减少保存蛋白质、糖原异生,有利于严重烧伤患者机体高代谢期的营养吸收,维持机体能量均平衡。除此以外,随着营养液中大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可最大限度抑制氧自由基活性,减少生物膜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破坏。本文结果表明,为严重烧伤患者实施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创面愈合,与相关医学理论相符。
  综上所述,在严重烧伤患者护理中强化早期综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萱,张杰,李佳欢,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9):65-67.
  [2]林玲玲.肠内营养支持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 33(9):897-900.
  [3]杨丽,孟完熙,唐寒芬,等.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J].中华烧伤杂志, 2017,33(1):53-55.
  [4]吴宇文,吴允孚,刘军.烧伤早期肠内营养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 23(8):1566-1570.
  [5]吴婷婷,郭澍.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护理方式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8, 40(3):467-470,474.
  [6]杨彩丽,徐文举,李志倩,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7,3(16):31-33.
  [7]唐微艳,任海霞.1例重度烧伤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血糖控制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4):223-226.
  基金号课题名称:南通市烧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HS2020006。
其他文献
【摘要】医院门诊是医院的服务窗口,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门诊服务优化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医院应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流程,寻找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的的门诊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门诊流程现状进行调研,揭示医院病人就诊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流程优化方法对医院门诊流程优化,提出医院管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门诊服务;就诊流程;优化改进  【中图分类号】R1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施以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小儿哮喘患者84例,随机划为2组: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施行基础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高(P<0.05),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P0.05,符合研究实施标准。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护理实习生共6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常规一对一教学为对照组,医护一体化教学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教学效果更好,其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以及其他综合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实习生的满意度更高,(P0.05)未见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在我乡镇卫生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将所纳入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护理研究,组别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有2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采取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将最终两种护理方法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在精神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8名精神科实习护生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1年0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分别给予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的讲课评分、病例分析评分、操作成绩评分和理论成绩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两组的带教满意度基本一致(P>0.05)。 结论:在精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以2020年1—12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下半年44例患者采用了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作为研究组,上半年44例患者未采用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侵权风险、并发症风险、技术操作风险、责任心不强风险、意外风险、病情观察不严密风险发生率降
期刊
【摘要】目的:对接受开胸术治疗工作的患者使用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护理内容,并对其产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开胸手术患者40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1月,依据双盲法内容将其划分为X组(研究组)与Y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0名。对Y组患者使用吸痰管刺激排痰护理内容,对X组患者使用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护理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咳痰表现、舒适表现。结果: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酒与药物依赖科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酒与药物依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选择最能直接反映酒与药物依赖科护理质量的护理敏感指标,针对每项敏感指标制定相应的集束化护理措施,通过培训后开始实施,对比实施集束化护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酒与药物依赖科实施集束化护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酒与药物依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院感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机入住层流床对急性白血病巩固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住院费用、时间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共计6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7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组别不同入住时机不同,观察组患者于粒细胞缺乏前入住层流床,对照组患者在粒细胞缺乏后入住层流床,在此期间需要研究人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