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1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殖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特征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以外部位,其发病机制复杂。微小RNA(microRNA)是靶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研究发现其参与EMS的发展。微小RNA-141(miR-141)在正常子宫内膜和EMS异位内膜中表达有差异,在EMS中miR-141的调控主要表现为抑制下游靶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而抑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随后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减弱,难以粘附在异处并刺激血管新生形成新的病灶。miR-141在EMS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排卵过程中GnRH激动剂(GnRH-a)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HCG日孕酮(P)/获卵数(O)比值对后续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助孕的232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周期HCG日P/O比值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Ⅰ组(0.02≤P/O≤0.17,764个周期),Ⅱ组(0.17<P/O≤0.34,790个周期)和Ⅲ组(0.34<P/O≤2.67,767个周期)。采用单因素及多元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在胚胎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16例患者D3胚胎培养液共122份,采用传统的形态学评分方法对D3胚胎进行评估,将其分为优质胚胎组(66份)与非优质胚胎组(56份),利用拉曼光谱法结合传统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对两组培养液进行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对所获得的拉曼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及结果预测。结果优质胚胎组和非优质胚胎组的拉曼光谱在第一维主成分(PC1)有显著
目的研究基于实验室指标检测建立预测稽留流产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0例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稽留流产分组,其中发生稽留流产的为观察组(n=70),未发生稽留流产的为对照组(n=47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测稽留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妊娠早期判断稽留流产的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判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文化程度、吸烟史、流产史及解脲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群体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状况以及该群体对生殖健康的认知情况,分析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实施早孕人工流产手术的非意愿妊娠群体进行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非意愿妊娠妇女809人,该群体重复人工流产率为60.4%(489/809)。489例重复人工流产者中,50.5%主要通过妇幼保健等健康部门获取生殖卫生知识,29.4%仅
目的调查女性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周期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高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改善助孕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助孕的2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应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Herth希望量表、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相关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IVF
目的研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全自动化分析解读拷贝数变异的方法,以满足单基因病和复杂疾病在拷贝数变异检测方面的临床和科研需求。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通量测序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出拷贝数变异后,根据患者疾病表型、公共数据库中变异的人群发生频率和致病性等情况,进行打分排序,综合推荐出致病性变异。结果基于云开发了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拷贝数变异分析解读及推荐系统,通过https://www.pgenomics.cn/提供免费共享服务。结论本研究实现了拷贝数变异检测的全程自动化检测,辅助拷贝数变异致病
患者,22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入院诊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给予输血、补铁纠正贫血及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本文通过回顾该例典型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病例的路径诊疗过程,阐述标准化诊疗模式和诊疗流程,便于基层医院医师迅速掌握及建立临床思维。
目的比较新鲜胚胎移植(fET)和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复合妊娠(H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1月发表的关于胚胎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按照建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通过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0项原始研究,共175856个周期,HP的总体发生率为0.45%[95%CI(0.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CH)或早期子宫内膜癌(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后使用曼月乐宫内节育系统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1例ACH/EEC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接受大剂量孕激素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后放置曼月乐作为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多变量分析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9±4.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6.1±4.6)kg/m2。34例(22.5
目的分析未见原核(0PN)来源胚胎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单胎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助孕并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253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不同来源分组,分为0PN囊胚组(n=29)和双原核(2PN)囊胚组(n=224),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0PN来源囊胚对临床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