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广受台商青睐有“秘诀”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10月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开启了昆山与台商台胞携手拼搏30年的历程,走出一条具有昆山特色的昆台融合之路。”2020年年底,昆台融合发展30周年座谈会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会上如是说。
  30年间,5300多家台企在昆山集聚发展,约10万名台商台胞在此安居乐业,昆山因台资而兴,因台企而强。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工业总产值的50%、利用外资的60%、进出口总额的70%,均来自台资企业的贡献。
  两岸融合发展的鲜活缩影
  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在昆山安家,由此拉开了昆台产业合作序幕。改革開放春潮涌动,吸引台商纷纷前往大陆投资,但彼时昆山名不见经传,为何能广受台商青睐?针对台商间口碑相传、“老带新”的传统,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提出“以商引商”策略,这成为当地招揽人才的法宝。
  1991年,已考察过多个城市的沪士电子负责人,在发现昆山时眼前一亮。“一来到昆山,就受到极大重视,多个部门一起洽谈合作,当场就解决了很多问题,令我们很感动。”沪士电子副总经理李明贵说。
  沪士电子由此与昆山结缘,并创造多个“第一”:第一个在昆山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项目、第一个高科技(IT)企业、第一个拿到土地使用证的台资企业等。近30年过去,沪士电子发展喜人:投产初年产值1.2亿元人民币,如今产值将增长为80亿元;最早仅有几百名员工,现在高达8000人左右;起初是外商独资企业,目前已成为合资的股份制上市公司。
  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通过率先开展台湾职业资格比照认定、邀请台湾技能人才参加竞赛项目等方式,深化拓展两岸人才合作领域,促进昆台深度融合,为产业互惠、资源共享、就业畅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 以下简称台湾电电公会) 大陆首席代表颜素秋说,昆山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鲜活缩影。通过建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和惠企政策,吸引大批台湾知名企业前来扎根。
  “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受到在昆山就业、创业、生活有了‘家’的温馨氛围。昆台携手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产业经济紧密合作,也深化了两岸文化融合交流。”颜素秋说。
  台商持续看好昆山
  “富士康在长三角的转型从昆山开始。”诚如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所言,1993年落户,先后成立26家公司,投资规模超30亿美元,累计营收2900亿元、进出口160亿美元、上缴税收120亿元,捐赠善款超2000万元……昆山富士康成绩斐然。
  2017年,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昆山市政府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达250亿元。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台办等十个部委联合出台11条助力台企发展的政策措施,总投资10.08亿美元的富士康5G毫米波连接器项目随即落户昆山高新区,成为“11条措施”在江苏省落地的首例,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富士康落户昆山已有28年,昆山具有充足的人力储备、优越的区位条件、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富士康加大、加快投资的信心。”富士康鸿腾集团全球运营长卢伯卿说。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无缘无故投资,如果不是昆山环境好,政府支持转型调整,我们是不会持续追加投资的。”昆山富士康科技集团执行副总经理杨明陆说,他们持续看好昆山,也持续看好自己的未来。除了发展笔记本电脑、电子穿戴装置等产品外,他们将抓住工业互联的发展“风口”,打造智能制造工厂。
  以金牌服务吸引人才
  30年来,昆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台湾人才助力昆山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大陆首家县级市台协会在昆山成立,设立“马上办”服务中心,推出“服务台胞台企20条新举措”等等。在台湾电电公会的评选中,昆山连续多年高居大陆城市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榜首。
  早在2008年,昆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台企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设立引导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建立担保贷款机制、举办专题指导讲座等,帮助台企开拓发展空间。2013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支持昆山开展对台合作先行先试。
  2019年3月,昆山加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28条新举措,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2020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范围至昆山全市,为昆台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优德精密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陈志伟说,昆山的优质服务和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安心经营、迅速茁壮。“优德将以昆山作为总部基地,辐射全球运营据点,创造更好的收益、更好的福利及更安全环保的生产经营场地。”
  助力台企转型升级
  “既然来了昆山,就没有想过离开。”落户昆山20年的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浪说,他们不只生活在昆山,更是与昆山联动发展的生力军。工厂不远处是公司新建的协同研发创新中心,所有产品工艺参数预先在机器人“大脑”内设置,以“智变”应万变。工人只须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顶着托盘的自动搬运机器人,便会将零配件送到他们身边。
  与时俱进,转型升级,正是这种相伴成长的题中之意。昆山台资经济逐渐从“ 加工时代”“制造时代”迈向“智造时代”“创造时代”。
  为进一步服务台资企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台企特别是中小微台企的融资难题,昆山设立“昆台融”资金池,并通过深化“银政企”对接,创新融资服务方式,为台资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昆山台资企业顶住压力、逆风奔跑,坚定扎根昆山发展、投身昆山建设的信心决心,推动更多投资项目在昆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昆山与企业共克时艰,不但复工进展顺利,众多新项目都在加快推进。”台湾电电公会驻昆山代表处副主任陈郁沅说,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全市台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提升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竞争力贡献力量。
  作为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纬创集团在复工复产时带动上百家配套企业“加速跑”。“这与昆山政府提供的‘链式服务’密不可分。”纬创集团全球制造总经理周泓任指的是昆山绘制产业链协同复工树状图,由此梳理出365家一级供应商、1000多家配套商,全力打通产业链复工复产堵点,帮助纬创、仁宝等企业达产满产。
  昆台融合发展,携手再创辉煌。“我们将始终与昆山一起‘闯’,争当绿色发展践行者、敢做转型发展先遣队、勇为永续发展领头羊,不负这座可爱的城市。”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宗绪惠说。
其他文献
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幼师的科研意识与教育实践能力,还能够在确保幼儿的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幼儿各项能力的构建与发展具
化学是初中生所需学习的基础学科,该门学科所涉及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应对这种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可以依据化学教育内容,设计并
春节将近,年味儿正浓!  2021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的反复,“就地过年”成为大多数中国百姓的选择。本期“特别报道”刊发了本刊记者采写的《留守与归家,年味不会变》一文,将疫情之下人们对春节的热切向往、乐观豁达、理性克制,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各地在物资保障、福利补贴、文化活动等方面推出的举措,让留守当地过年的人们倍感安心。在这个看似“从简”的春节,多了别样的温情与祝福。  在“十
目的探讨老年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行急诊PCI术后准备出院的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其教学活动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游戏教学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
目的关于创新护理模式对持续提升海勤疗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间所收治的海勤疗养员,为方
本文着眼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阐述基于数学建模的初中函数教学原则,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二年级“一次函数”教学实例,
昆山成就了台商的事业兴旺,台商造就了昆山的持续辉煌。30年来,昆山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心”出发让台商台胞扎根昆山,在昆山投资兴业、乐居生活。昆山大城小巷丰富的台湾元素也让他们感到“人如在故土,家似在身边”。而台商台胞在昆山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  张文山:垒球划出昆台融合最美曲线  2000年,来自台湾的棒垒球教练张文山在昆山安家落户,并在周市镇创办了一家自动化设备公司。在台湾棒垒球运动广受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幼儿是一个国家的继承人。然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却日渐衰退。为让幼儿从小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本文从幼儿自身出发,
我国教育制度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在现阶段,除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化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