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于一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所以在实际运用中群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需要教师尽快找到改进策略,从而助力阅读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意义;改进策略
  一、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一) 认识浅显,浮于表面
  因为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部分教师都没有真正认识到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部分教师单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群文阅读”就是多篇文章叠加在一起进行阅读,很容易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演变成从单篇阅读到另一篇阅读,导致群文阅读文本之间缺乏联系,形成了“分裂”的格局,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二) 读写失衡,效果不佳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改之后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因此,群文阅读教学也必须要以这个目标进行教学。但是目前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阅读,忽略了写作,导致读写失衡,即在实际过程中,学生阅读虽有成效,但应用于写作效果不强。
  (三) 主体缺位,过程失真
  不管语文教学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但是部分教师在实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主要精力基本花费在了群文文本的挑选和组合上,重视课程设计,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导致部分学生将群文阅读当成了一种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学生便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
  二、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 转变观念,深入認识,为群文阅读提供保障
  要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将群文阅读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来不断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状态。为了完成群文阅读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从而深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但是在群文阅读中需要教师去寻找一些与教材阅读内容契合度高的其他阅读文本,加强群文文本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课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背诵这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能够将图画汇总的意思写清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懂文言文难度比较高,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守株待兔》的群文阅读课中,相似的寓言故事很多,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的时候就要结合《守株待兔》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守株待兔》是文言文,出自诗人韩非,寓意不知变通和死守教条。因此,在选择群文文本时可以选择一些意思相近、背景相似的文本,比如《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刻舟求剑》等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在暗示不懂变通的思维,这些文本放在一起阅读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懂得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灵活。如果教师在《守株待兔》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单纯将一些关联比较少的寓言故事,如《看门狗和野狼》《陶罐和铁罐》等组合到一起,彼此之前的关联性很小,对学生学习《守株待兔》这篇文本也没有什么帮助,也很难达到群文阅读的效果。
  (二)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为群文阅读拓展深度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能力的强化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需求的增长,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不仅理解到文本的字面意思,而且还会去探索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等等,从而拓展群文阅读的深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积累不足,写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采取先读后写的方式,因此,教师在阅读环节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写作环节中学生才会更加积极。
  例如,在群文阅读《荷花》的教学过程,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相似的描述花朵的文章,如将《荷塘月色》《樱花赞》这两篇文章加入群文阅读中去,让学生去感受这些优美的句子,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观赏荷花,到自己变成荷花,最后回归现实。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去探索这组群文文本中其他文本的写作思路。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去进行模仿或者将其摘抄下来,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 凸显主体,过程管理,为群文阅读提高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吸收知识,并且将文本中的知识演变成自己的,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快速吸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时间是不变的,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在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群文教学任务。
  例如,在《守株待兔》群文阅读课堂上,需要学习的语文文本还有《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刻舟求剑》三篇,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群文,对群文的内容、文体有整体印象,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总结寓言故事中暗含的道理,然后让学生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启发学生思维。在自主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请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后感受,表达学生想法,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存在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针对文本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如果学生对文本的写作背景感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文本背后的故事。在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也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从初级认识向深层次探索进行,加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单篇阅读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而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明显,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尽快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学洪.浅议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3):19-21.
  [2]项小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3):62-63.
  作者简介:
  苏元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县城关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调查法对我国休闲体育垂钓运动发展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垂钓文化历史久远;现代垂钓作用日益凸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经
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准确确定是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传统的 Taylor公式对于不均匀多孔介质的预测效果很不理想。为此 ,利用实际多孔介质剖面图 ,系统研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初中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现在的学生学习越来越机械,生活也越来越单调。但身处灵感迸发的时代,应使创意大行其道,从而学生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传统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的缺失,阐述了图形创意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并列举了三种在图形创意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图形创意课程 创新思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要实现观念、定位等4个方面的转变;并提出了若干改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教学质量 教学督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3-02  教学督导制度是高等院校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依照相关规定对
摘要:“1 X”主题阅读是把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入课内,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好主题阅读的议题,精心选择与加工优质的“X”文本,抓住“ ”的时机,巧用“ ”的方式,实现最大的主题阅读效果。  关键词:“1 X”;主题阅读;议题;语文素养  何谓“1 X”主题阅读?它把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入课内,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新语文教学。这里的
摘要:连贯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成为语篇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试图从语域衔接理论中的显性连贯和Grice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浅议其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显性连贯;合作原则;英语听力  一、引言  连贯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成为语篇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到八、九十年代, 许多关于语篇连贯的理论体系已逐步形成,
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设计专业的重要任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创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影响着产品设计专业的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知识的融合,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知识,教师要推行语文教学服务于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综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主体进行实证调研,发现信息不对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出现的环节及其具体表现,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