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就是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1)实验导入。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食盐的溶解》,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2)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3)悬念导入。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如学习《磁铁》时,教师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口袋、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二、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1)问题具有探索性。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動开展,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较近发展区再到未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较近发展区提问,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问题具有层次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但也是较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提出“一刀切”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面向全体,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探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
  (3)问题具有开放性。传统教学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对知识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开展。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如《观察土壤》,我首先让学生课下采集土壤,课上我提出:我们要研究土壤的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展开认真而积极的思考,结合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提出要研究土壤的成分、是否含有水分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利用科学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们从提问为切入口,对教师课堂进行观察反思,发现课堂提问出现:老师课堂提问偏多,学生提问欠缺,提问过于浅表,课堂陷入闹哄哄的现象。提出了教师应从学生预习、教师精心备课抓起,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课堂日渐成熟,从教师善提问,巧追问,妙评答,学生生爱问,让课堂真正实现从低效向高效转变。  关键词:师提问 生爱问 高效课堂  在《课堂观察提升教师素养》课
期刊
摘要:一个学校,各个班级往往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各有特点。有些成为明星班级,有些就拖了学校的后腿,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笔者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几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班级管理模式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 权威型 赋权型  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和自己的管理经验,把班级模式大致分四种:放养型,允许型,权威型,赋权型。  放养型,极少见,对班级管理放任自由,根源问题是班主任没有
期刊
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以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基础而进行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传统的教育相比,现代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和内容也有了质的变化。班主任担负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全面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责任,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与家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GDP增速一直高于7%,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调查,我们红花镇每年外出务工人口已超过全镇总人口的38%,我们学校在校生将近800人,留守儿童近300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  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面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的语文教学已经和一学期只啃一本书的老方法彻底告别了,这主要表现在:一个省一个规划,设立了各年级各学期应该读的课外书目录,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专门设立了阅读课,语文试卷也有课外阅读检测题,学生不读课外书已经不可能跟上语文教学的步伐。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农村学校)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①家长重
期刊
讲练结合模式,就是把老师讲授和学生练习教学目标的统领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课堂中往往存在讲与练的脱节,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讲练结合”现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求课堂教学的“讲练结合”为“精讲精练”,而不是简单的“讲讲练练”,效果不佳。教师对“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研究过少,最简单的问题“讲什么”和“怎么讲”,“练什么”和“怎么练”
期刊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潜心做好备、教、改、导、辅教学五环节,密切关注新课改形勢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
期刊
在素质教育发展口号的推动下,我国各个阶段学校纷纷进行教育改革,逐渐增加艺术类课程的分量,提高其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实现人才的全面和多元化发展。音乐课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中重要的一环,价值不可忽视。然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才能成为高效高质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科目是各大学校的学习重点,而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课程,往
期刊
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了,但是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很难进行启发式教学,往往将本来应该是十分生动的内容,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讲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一下自己讲授的知识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创设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
期刊
概率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現结合近年来的中考考题,把球概率的问题稍作归纳,供学习时参考。  一、利用所有事件概率的和是1,求某事件的概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