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选择162例乳腺癌行乳腺全切除(包括传统的改良根治术32例,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51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79例),单纯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结果 手术成功161例,失败1例.术后再造乳房外形良好,患者自我评定"优良"率达到91.93%(148/161).术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选择162例乳腺癌行乳腺全切除(包括传统的改良根治术32例,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51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79例),单纯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即时乳房再造.结果 手术成功161例,失败1例.术后再造乳房外形良好,患者自我评定"优良"率达到91.93%(148/161).术后6例出现乳头部分坏死,5例胸部皮肤挫伤、表皮脱落,自行愈合.11例出现背部血清肿,8例穿刺抽液愈合,2例刮除窦道假膜愈合,1例切除纤维囊愈合.3例切缘皮肤局部坏死,1例背部供区部分坏死,二次手术愈合.1例移植物缺血坏死,予以切除.随访时间7~90个月,失访23例,失访前均无病生存.2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局部复发. 结论改良根治术联合Ⅰ期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中、小体积乳房。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慢性腹内高压对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确诊腹腔恶性肿瘤伴大量腹水的慢性腹内高压患者共30例,包括结肠癌12例,胰腺癌7例,胃癌11例.另选取同期住院腹腔恶性肿瘤但不伴腹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结肠癌15例,胰腺癌8例,胃癌7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及肝功能、肾功能、一般体力状况KPS评分.结
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胰体占位入院.无任何自觉不适,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CEA、CA199均正常.B超显示胰体尾交界处低回声病变,约1.2 cm×1.8 cm,界欠清,内回声均匀,未测及丰富血流信号,后方胰管扩张,诊断考虑为胰腺占位,倾向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环境对胃癌细胞黏附与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CO2气腹模型,选用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MKN-45(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中分化腺癌细胞)和MKN-28(高分化腺痛细胞),分别在9 mm Hg、15 mm Hg以及常规条件下(0 mm Hg,对照组)作用2 h和4 h后,用RT-PCR法、CytoMatrixTM细胞黏附试剂盒和ECMat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6岁、35岁.入院诊断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均为Child C级.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983 ml/min和1027 ml/min.例1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移植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比(GV/SLV)为46.46%.手术时间510 min,无肝期30 min,冷缺血时间34 min。
患者女,13岁.因颈部巨大血管瘤合并出血2周于2008年3月26日急诊入院.患儿出生时左上肢即有青紫样斑块,随生长逐渐增大,波及左上肢、胸背及颈部.瘤体呈压缩、非搏动囊性包块,部分皮色青紫(图1).Valsalva动作可致包块增大,瘤内可触及黄豆大小静脉石.CT示脾脏巨大血管瘤(图2).颈前部血管瘸见皮肤缝线及2 cm破溃面.近半年瘤体不明原因迅速增大。
患者男,61岁,因双乳房肿块伴乳头溢液2年于2007年12月入院.查体:两乳对称,右乳晕内上方可触及0.8 cm×1.3 cm肿块,质硬,呈结节状.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乳头有血性溢液,右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左乳头外下方触及肿块1 cm×1.5 cm,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B超:右乳内上象限见数个低回声光团,较大者0.5 cm×0.4 cm,界清,无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多发小结节,左乳外下象
胆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常见手术,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胆管癌等胆道良恶性疾病.一般而言,胆肠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操作.但在胆道多次手术、肝门部胆管整形后,或恶性肿瘤局部条件较差时,操作常常较为困难,术后可能发生吻合口胆汁漏[1].我们将针对吻合口的腔内主动引流法应用于高危胆肠吻合手术患者以确保吻合口愈合,减少胆漏的发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抗生素对于预防胆道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是肯定的.为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进一步减少耐药菌株、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医疗费用,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胆道手术195例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同时留取24例我院肝移植科活体肝移植供体的健康人正常胆囊胆汁行细菌培养,分析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移植肝脏功能、受体T淋巴细胞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行BN(RTln)大鼠到Lewis(RT11)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18例,术后颈内静脉插管,微量泵匀速输注液体.生理盐水NS组(n=6)输注生理盐水,肠外营养PN组(n=6)输注营养液,脂肪酸OM组(n=6)输注营养液+ω-3脂肪乳.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标本病理检查,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
我们收集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在宁夏固原市医院手术治疗的肝包虫患者432例,就3种手术方式临床应用做对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