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备受瞩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数字和关键词对去年和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总结与规划,让我们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在上一年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同时也能了解政府对于新一年工作的战略部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事关每个人的重大举措。
2018年成绩单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经济增速与用电、货运等实物量指标相匹配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大,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
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
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农业再获丰收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
質量和效益继续提升
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
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
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
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2018
八大举措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019目标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
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
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今年财政支出超23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
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
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在实际执行中,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聚焦全国两会
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2018年成绩单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经济增速与用电、货运等实物量指标相匹配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大,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
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
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农业再获丰收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
質量和效益继续提升
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
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
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
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2018
八大举措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2019目标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
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
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今年财政支出超23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
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
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在实际执行中,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聚焦全国两会
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