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情论”到“情爱论”———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转向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的阐释,体现出明显的从“泛情论”向“情爱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又是与其整体抒情观相联系的。概言之,李东阳、李梦阳能认识到民歌之“情”的价值,但将其阐释为广义之情,并存在着贵古贱今的偏见;李开先宣扬“今古同情”,肯定当代民歌之“情”,并点明其内涵为“男女相与之情”;袁宏道则指出民歌之“情”实乃情欲,推崇其放任自恣的表达方式。从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够对文学思想受社会思潮之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他文献
邓小平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思想主要有: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走群众路线,但不搞群众运动;把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斗争要坚
社区地域性一般被认为是传统知识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中医药传统知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其主体和地域上更具有开放性,不具有社区地域性的特点,然而“非社区性’,并不必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