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以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各年龄组人群结直肠癌筛检项目成本效果差异。方法利用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筛检项目资料,计算各年龄组人群的筛检依从率和病例检出率,利用χ2检验及趋势χ2检验判断年龄组间的差别。通过对筛检项目成本进行统计,计算各年龄组的成本/效果比。结果免疫化学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率及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和早期癌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早诊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40~ 49岁组人群筛检成本
【机 构】
:
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310058 杭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314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各年龄组人群结直肠癌筛检项目成本效果差异。
方法利用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筛检项目资料,计算各年龄组人群的筛检依从率和病例检出率,利用χ2检验及趋势χ2检验判断年龄组间的差别。通过对筛检项目成本进行统计,计算各年龄组的成本/效果比。
结果免疫化学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率及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和早期癌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早诊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40~ 49岁组人群筛检成本/效果比最高,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该组后筛检成本/效果比将降低15%~30%。
结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结直肠癌筛检起始年龄推迟至50岁更有利于提高筛检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06-2012年中国女性人群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死因上报系统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数据,通过死因漏报调查进行调整,分析不同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及年龄分布特征;采用全国第六次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目的分析中国1~ 4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针HepB(HepB1)未及时接种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在全国31个省份160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1~ 4岁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出生地点、HepB接种史等,并采集静脉血3 ml进行HBsAg检测。运用SAS 9.4统计软件分析HepB免疫儿童中HepB1未及时接种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城乡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发生HBeAg逆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HBV感染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4年对在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建立的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队列开展定期随访。通过Cox回归分析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逆转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HBeAg转归者HBV DNA的变化
目的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征在宫颈癌筛查队列中随时间动态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对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2005-2014年高危型HPV阳性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别检测。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型别HPV感染率在总人群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人群中HPV型别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分析多重感染率随年龄增长的
目的了解2003-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患者HIV检测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3-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与住院就诊患者的HIV检测结果,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4年共进行HIV筛查715 421人次,HIV初筛阳性1 012例(0.14%),HIV确证阳性776例(0.11%)。HIV检测阳性率逐年升高(趋势χ2=66.83,P=0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与慢性病总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剔除基线自报患有心脏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共纳入基线时项目地区30~ 79岁的男女性研究对象各199 099和287 895例。气流受限情况采用COPD全球倡议标准(GOLD)判断。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气流受限与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平均随访7.2年,累计随访3 494 079人年。21 64
精准医学是一种将个体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新策略,旨在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类及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是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够为精准医学实践提供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对精准医学的批评与质疑主要集中在受益人群少、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忽视以及可能导致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尽管这样,精准医学仍然是一个"希望无限的领域",并有望成为未
目的探讨上海市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随机抽取1 478户慢性肝炎患者家庭,每户家庭选择1名患者和1名主要家庭成员纳入调查。以生态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心理测量、多因素两水平随机截距模型和多应变量组合模型,分析患者、家庭和社区各层次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结果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标准化平均分为(78.70±13.25)分,其中"特异模块
目的探讨中国1996-2015年食管癌经济负担研究开展情况。方法采用经济负担、费用等作为关键词,全面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6-2015年间发表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行信息摘录和统计分析。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包含11条目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由双人独立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以中国医疗保健消费价格指数对费用数据进行统一贴现,采用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年均增长率。结果最终纳
目的用6种单项预测方法对金昌队列13年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拟合并预测。方法采用动态数列、线性回归、指数平滑、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灰色模型、Joinpoint回归6种方法,利用金昌队列2001-2013年数据进行恶性肿瘤死亡率拟合及方法比较。采用组合模型进行模型优化,基于算术平均法、方差倒数法、均方误差倒数法、简单加权平均法计算组合模型权重系数。结果对恶性肿瘤死亡率以Joinpoint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