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朗读形式培养阅读习惯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向课外阅读延伸,向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大声朗读是个好办法,我在教学中作了诸多尝试,效果显著。
  一、请《朗读者》进班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也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一经播出就得到大家的追捧,充满时代气息,经久不衰。我趁着热度,把《朗读者》也引进了我的课堂。
  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多地识字,让他们喜欢阅读,我利用学校的托管时间,在班级每周开展一次“我是小小朗读者”活动,每位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台上的学生读得字字分明,台下的学生用心聆听,学生稚嫩的读书声在教室里回荡。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做,我们才可以深刻领会文章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受。
  学生在努力争作最佳“朗读者”的同时,传承经典、品味名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也在持之以恒。我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带进课堂。利用早、午读时间,领着学生诵读经典。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巩固了汉字,同时接受了经典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韵味。上学期期末,我带领学生开展以吟、画、唱、诵、演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进行的诵读展示。从脍炙人口的《笠翁对韵》到富含哲理的《论语》,从充满智慧的《增广贤文》到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庸》,内容丰富多样。这类活动的开展,学生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音韵之美,国学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心灵深处的一种美好的意境。
  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性格腼腆、不爱发言,有的学生胆怯、不自信,有的学生不敢大声说话等情况,面对这样一群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生,怎样让他们自信的说话、有感情的读书、爱上阅读呢?我认为,可以让他们先在最亲近的人身边作语言训练,让家长帮他们迈开朗读的第一步。
  手机上的各种电台软件是朗读的好载体。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成立了班级朗读群,先教给家长使用的方法,随后提出朗读的要求:识字量少的学生每天读一两句话,有一定能力的学生读一小段话,要求字音准确,语句连贯通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反复练习,最后呈现出最佳状态,一个多学期以来,不曾间断。每天我都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故事,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读起书来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有时讲绘本,有时诵读经典,有时读短文。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中无压力地朗读,学生的勇敢、自信、张扬的个性,通过大声朗读彰显了出来。这种新鲜的读书方法,激发了一年级小学生的读书愿望,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的做事态度。一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原来胆小的学生,现在能自信地举手发言;原来说话表达不清楚的,现在发起言来有板有眼。这就是朗读部编教材给学生带来的变化,他们感受到读书的温暖。
  二、和家长一起读,生活处处皆书香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新设的学习栏目,这是教材首次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体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编者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引导学生尽早爱上阅读,从而解决低龄段学生长期“读书少”的问题。
  刚踏入小学校园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在大人的帮助下共同阅读,就是要让学生接触到书本,认识汉字,朗读各类文章后慢慢爱上祖国语言,这也是幼小衔接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正如课本编者温儒敏教授所言,它直面读书,主攻课外阅读。“和大人一起读”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读”的类型,可以是各种文体的短文。二是“读”的方式,可以是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三是“读”的对象,可以和教师,也可以和家长,这是一种学生和大人之间进行合作的阅读新方式。
  我们线上线下紧密联动,培养自信阅读。每天晚上,学生都可以在手机电台中聆听到我为他们朗读的短文。从教师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节奏和魅力。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通過听读,学生实现了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顺利过渡,从而感受到文字的温度。
  阅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今电子产品成为学生的“新宠”,不仅影响视力,还影响注意力,导致不能静心学习、思考。放下手机,还学生一个安静空间,给大人一个放松机会。除了课文规定的内容,我将事先设计好的读书单发给学生,让大人和学生根据读书单进行快乐亲子阅读。儿歌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学生和大人变着花样读,拍手读、配乐读,声情并茂,读出韵味;有结构、有情节的故事类的短文,我设计出开头,故事的延续让学生和大人一起接着发挥并将编好的故事发到群里,大家一起朗读,一起分享;一些阅读短文,语言丰富,内容精彩,朗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比如,一年级上册《猴子捞月亮》中,水中的月亮为什么不见了?《小松鼠找花生》中,花生究竟去哪儿了?这些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自然的产生。我从中设计出问题,让大人和学生一起聊一聊、读一读;情节生动有趣、多元素的童话故事,能充分发挥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学生将自己表演最满意的段落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与大家共享。
  陪孩子一起与书籍为伴,家长们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找到了属于自己和孩子的阅读方式。一位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此刻,我是如此幸福,我正和学生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情绪让我们贴得更近,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各种形式的共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增进了亲子关系。我可以深切感受到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的情景:大手拉小手,学生依偎在家长身旁,聆听着家长为他动情的读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学生在家庭读书氛围中也一天天地健康成长。此时的学生是幸福的、快乐的。一个个读书的学生,带动一个个读书的家庭;一个个读书的家庭也必将带动社会全民读书。
  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朗读中,把理解、感受,转化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学生的语感也一定能得到培养。此外,大声朗读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那些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大声朗读,学习的效率也一定会提高。
  朗读让学生在书香中浸润,让阅读的种子, 润泽最美丽的童年,也让更多的人读书,爱书,享受书。做最美读书人,让朗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要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堂活动中开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在情境设置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它能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强化师生和生生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促进学生开展扩展性的思维活动。因
期刊
兴趣始于对事物的注意,拥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根据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一、有意无意,适当转换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
期刊
课堂教学依托的是教材,教学活动的进行也要依托教材,教材使用的效果关乎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讲求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为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指明了方向。就文本再构的本质来说,它依托的基础是教材和学生,迎合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关乎学生自身需求的文本再构,表达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文本再构的教学方法,对使用教材的创造性、对贯彻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大有裨益。  一、
期刊
“猜想”和“证明”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两大工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腊数学家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发现写成《几何原本》,这部经典的数学名著通过大胆的假设和缜密的推导,使一个又一个几何发现(定理)得到证明,为后世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这种从“猜想”到“证明”的数学逻辑演绎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一、定义  数
期刊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领域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亟待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党的十八大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明确“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这个新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热词,表达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华,体现了素质
期刊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喜欢观察记录校园里的一些画面作为上课的素材,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把看似深奥的道理讲给他们听。本文以一年级下册四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学习《道德与法治》。  一、教材入手,巧设情境  本單元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第一课讲了“小布丁与小蝴蝶”的故事。故事中小男孩的名字叫小布丁,他搬家后没有小伙伴,常常向小蝴蝶诉说心中的苦恼,在小蝴蝶的帮助下,小布丁成功交到了新朋
期刊
写作源于真实生活,教师要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字的价值,产生快乐表达、创意表达的欲望。只有关注生活,减少束缚,才会让学生倾听心声、流露真情,从而产生有创意的表达。  一、预热,倾吐心声的“思维场”  预热,是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寻找新颖话题、为写作埋下伏笔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能引学生入情入境的简短谈话、自我介绍等,从而开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体操的训练。如在想象作文《丛林历险
期刊
音乐是“音”和“乐”的融合,它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又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通过声音元素给人带来欢乐,愉悦人的心情,净化人的心灵。音乐课作为基础阶段的必修课,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就应有音乐的味道,如今一些音乐课缺少音乐味,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语文、美术等外在元素,冲淡了音乐教学的主旨,使音乐课失去了本真。音乐是情,音乐是美,音乐靠听,
期刊
微视频作为现代教学的新兴媒介,其主题清楚、目的明确、简明扼要、灵巧便利,视频中有动画、文字和图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就某个知识点录制编辑成一段微视频在课堂播放,深化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的目标从课内扩展到了课外,彰显出其适合各年级段学生进行学习的优势。  一、微视频开发中课题的选择  在选择微视频课堂开发课题时,首先要在概念教学时采用。数学的概念抽象性较强,当前在不少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有
期刊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枯燥。但从编排体系来看,却是前后有机衔接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在唤醒他们旧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在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推促内化的同时,也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一、主动设疑,在问题中迁移  在学习数学中,如果学生缺乏兴趣,自然就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那么对于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被动接受,即便理解,也是被动理解。对此最好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