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更新记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我把一个个兴奋、好奇、东张西望的孩子们迎进教室,窗外挤满了不舍离去的家长。身为班主任的我一边清点学费数目,一边维持纪律,以便让孩子们才艺展示。小家伙们争先恐后,表演的大多是幼儿园所学歌舞,歌声清新动人,舞姿赏心悦目。我正暗自陶醉,突然,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大声嚷道:“老师,该我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自己冲上了讲台,“我唱一首《站台》。”说罢便连扭带蹦的吼起来:“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噢、噢、噢、噢……”全班哄堂大笑,窗外的家长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我更是差点跌掉眼镜,“好,好,你先回位吧”。我强装笑容,想赶紧把他打发回位,但这孩子毫不买账,坏笑着对我说:“老师,我还没唱完呢!”“好了,好了,你先回去,下一个!”我连哄带拥地把他护送回位,清新的歌声又回荡在教室里。这是第一个让我记住名字的小家伙——隋玉钦。
  一连几天,我忙于应付这孩子的惊“室”之举,以至于焦头烂额。一日放学,我忍无可忍对他吼道:“隋玉钦,再这样放肆,别回家了,放学留下!”他睁着无辜的小眼睛对我说:“老师,你请客吃饭呀!?”直问得我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这孩子由于上课胡思乱想,下课自由放任,成绩一塌糊涂。数学老师批评了他,并让他把这些情况如实汇报给家长。第二天,问他:“回家说了没有?”“说了。”“你妈妈怎么说?”“我妈妈说‘继续努力’!”气得数学老师和我絮叨了半天。
  后来全班同学几乎都来告隋玉钦的状,所有任课老师也向我这个班主任诉苦。美术课上他“大闹天宫”,老师愤然甩门而去,我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直以来,我对这个特殊的孩子采取的是宽容、忍让和说服教育。委婉批评的战术,总怕说得太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偶尔有闪光点,赶紧鼓励表扬,没想到,这样做,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愈演愈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我决定改变战术,实施第二套方案——惩罚教育!
  借着气哭美术老师这件事,我把隋玉钦叫进办公室,当着所有老师的面,把他的“恶行”一一列举,并把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夸大,并在他的小屁股上搧了两下,最后是请他叫家长来商议退学之事。这下,从来没有怕过的隋玉钦号啕大哭。最后,我俩商订的协议是:不叫家长,不退学,上课认真听讲,不捣乱。
  此后几天,风平浪静,我暗自窃喜,第二套方案成功。尝到了甜头,我便经常实施此套战术,把这孩子精灵古怪的招术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好景不长,这孩子仿佛变了一个人,下课连跑带闹、招惹是非,上课像霜打的茄子,沉默不语、目光呆滞。学习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落至下游。其它科目“爆笑课堂”事件有增无减,难道我的战术有问题?经过深刻的自我检讨,我终于策划出第三套教育方案——欣赏、鼓励与批评、惩罚有机结合。
  时光飞逝,转眼进入了二年级下学期。在老师们闲聊之际,我听到了这样的谈话:
  “哎,发现没有,告隋玉钦状的学生明显减少了!”(以前,告状人数平均每天十人次)
  “也不见任课老师来诉苦了!”(一年级上学期,诉苦人数平均每天一次)
  “我给一班代课时,他表现还不错哩!”
  “他进步还真是不小,比以前懂事多了。”
  看来,第三套方案效果还不错,虽然他还会时常惹你生气,偶尔扰乱课堂秩序,不经意的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诚实守信,积极热情的作风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如今,为了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我正潜心探索第四套教育方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面展开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孩子们,尽管放马过来,老师已全面武装,准备迎接你们赋予的新挑战!
  (山东东营垦利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静)
其他文献
扎克是布鲁斯弟弟的孩子,出生在以色列。三岁的时候,全家搬回美国,临出发的时候,扎克的母亲突然变卦,拒绝回美国,她扔下了丈夫和三个孩子,一个人留在了以色列。这个决定给两个家庭带来伤害。随着孩子长大,伤害逐渐显现出来。回美国之后,扎克的父亲一个人无法照顾四个孩子,于是决定和哥哥布鲁斯一家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嫂子萨利负责。  生命的神奇——厌学生扎克  扎克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可
期刊
教育的方式如果太直,往往就是简单的。过于简单,就容易变得粗糙。我们需要冷静、倾听、换位,切不可带有偏见,凭直觉作出主观判断。  那天是周五,放学时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赶紧把学生放了,怕门外的家长久等。一眨眼的工夫,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值日生了。我叮嘱值日生赶紧做值日,做完马上回家。接着,我回到办公室批阅了两叠作业本,准备回去之前,我又去教室转了一下。只见一个平时表现很不错的男孩还留在教室
期刊
时光如梭,如今我已走过了六年的班主任历程:从“河东狮吼”到智慧教育,从镇压对立到走近心灵,从精疲力尽到轻松快乐……点点滴滴,都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上刻着深深的烙印。想起当初那个面对很多困难束手无策甚至很多次都想辞职不干的我,心里仍然酸酸的。  2007年,我赢得了唯一的一个英语老师的名额进入了武侯实验中学。刚到学校开会,领导便宣布我成为2010级15班的班主任,并且第二天就得带着学生开始军训。才毕
期刊
冬天姗姗来迟,虽已是腊月,但并不感觉特别寒冷。可天毕竟黑得早了,“按时离校,注意安全”一时又成了班主任的“口头禅”。  这不,星期一刚上过班会课,我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轰炸”,才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不知不觉已到了下班时间。这时,班委陈缘气喘吁吁地跑来:“老师,申佳奇与别班同学打乒乓球,我劝说他回家,他不肯回家,还说我‘拿着鸡毛当令箭’!”又是他,三番五次违反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上星期还玩猴子吊竿
期刊
一日在某班听课,上到一半时,这位老师请了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并顺手递过一根教棒。这位学生接过教棒很认真地读了起来。他读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可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根教棒:一把断尺,一头粗,一头细,看来是断得不够规则。也许是怕断了的截面有木刺会刺到手,所以用胶带厚厚地裹了一层。  看着这根教棒,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四年前,那是我刚到学校工作的第一年。年轻,没有经验。面对一帮淘气的孩子,我经常感到束手无策,
期刊
桂贤娣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市名师,这经历让人称道和敬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是平凡的,她从没有追求过一官半职,心甘情愿地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带了18个毕业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也是不平凡的,她连年受到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教育局的表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说,她在用自己平凡的教育生活书写着时代最灿烂的教育人生。这里我们
期刊
写好操行评语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写操行评语时,不少班主任习惯于用一种评价、判断的统一模式写评语。例如:“该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但学习成绩较差,望努力改正。”更有甚者,一则几十个字的评语,竟找不出学生的一丝闪光点。这类评语或千人一面,或空洞无物,或生硬冷漠,从而使教师“劳而无功”,使学生“无动于衷”,使家长“不得要领”,大大削弱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原因何在?
期刊
同学们:  嘹亮的国歌还在耳际回响,鲜艳的国旗已在空中飘扬,绵长的历史画卷赫然浮现于眼底:中国的近代史,凝聚了多少无名烈士和成功英雄的心智,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生殊死拼搏、追求梦想、走向成功。袁隆平就是这样成功的,2004年的年度人物评选颁奖辞这样写道:“他是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颠覆世界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执著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期刊
如果要问语数老师一天中最累的是什么,恐怕所有人都会告诉你是“盯作业”。当然,班上不能及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反复催促的学生不会很多,但就是那几个的“拖拉分子”能把语数老师一天的精力耗费殆尽。曾经听到老师们不无抱怨地说,最好能有根绳子把那几个作业老完不成的孩子拴在自己的腰间。  我们班的陈锦就是这样一个需要用绳子来拴的学生。因为他的作业老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能按时完成,因而便很自然地成了我的“特别关照
期刊
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她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有生活的原型。无论是她的《女生日记》、《男生日记》,还是她的《五(三)班的坏小子》和《马小跳系列》,都是孩子们现实生活的翻版。漂亮老师、马小跳、冉冬阳等等,这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又逼真。孩子们的烦恼和痛苦、快乐和忧伤、隐秘和焦虑,都能从杨红樱的作品中找到对应的聆听、理解和关爱,是引导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好作品。作品当中还渗透了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