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构思一部小说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我就读台大农工所(现改名生工所)。那一年,为了从枯燥的硕士论文里逃出来,我到台视编剧班上课,学“编故事”,没想到竟意外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我永远记得,编剧班第一堂课上的是“故事的公式”。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拥有三十多年编剧经验的老师自信满满地说:只要问自己“七个问题”,就可以在三分钟内,立刻说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
  三分钟?一个完整的故事?怎么可能?也太神奇了吧!
  编剧老师还说,当他教完这个公式之后,每个人都要上台说三分钟的故事,如果说不出来,就直接到柜台去领回报名费,从此不要再来了。
  “你想当编剧,我都告诉你公式了,你还不会用,那我们最好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随后,编剧老师传授我们,三十多年编剧生涯教会他的“七个问题”的公式: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
  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
  真有这么神奇?真有这么神奇!不信,我们挑一部耳熟能詳的小说来验证一下——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80天环游世界》。
  1.目标: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赌,他要在80天内环游世界一周,并以全部财产作为赌注。就这样,霍格从英国伦敦出发,展开追赶时间的目标。
  2.阻碍:(一)霍格被误认为银行大盗,所以沿途遭警察各种阻拦。(二)霍格是个软心肠的好人,常出于各种善意而耽误了行程,例如:他从印度婆罗门教徒手中,拯救了一个即将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努力:主人公用尽各种方法追赶时间。例如:冒着生命危险骑乘大象抄捷径,走进死亡丛林;搭火车强行飞越底下是滚滚江河的断桥……好几次差点丧了命。
  4.结果:环游世界一周,回到英国伦敦。霍格一共花了80天又5分钟,输掉了比赛。
  5.意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据出发地英国伦敦的日期显示:霍格只花了79天又5分钟。
  6.转弯:情节大逆转——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导致各地时间不一,形成了所谓的时差。所以当霍格往东走,繞地球一圈,花费的总天数就会减少一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则会多出一天。
  7.结局:主人公不只赢得最后的比赛,还因为好心肠而抱得美人归。
  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当年创作《80天环游世界》时,肯定没学过“故事的公式”,但何以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
  其实不是巧合,而是隐藏在故事里的内在逻辑,都有一张大同小异的相似脸孔。
  (张万寿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小说课2:偷故事的人》)
其他文献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秦少游传记说他少年豪俊,有大志,喜读兵家之书。但是,很可惜,他的豪气只是一时的,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的。苏东坡读了他早年的策论所写的政治军事上的见解议论,非常欣赏他。而后来秦少游只因一次科考落第就颓废了,
我,一个人在外旅游多年,可以说在被坑被骗被偷被抢方面已经是个老司机了,在这一方面可能也是冠绝群雄。所以我今天就要用我血淋淋的教训来给大家做一个欧洲防骗指南。  1  第一次被骗发生在我刚刚踏上欧洲大陆的第一个小时。我在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因为太饿了就去机场买了一个土耳其肉夹馍。  掏出一张20,找回一张五欧,和一堆硬币。当我第二天再拿着五欧去超市买饮料的时候被告知是假币。仔细摸了摸,好像是和其他纸币
北京爱情故事  拍摄人:黄振博  拍摄地点:北京·景山公园  拍摄时间:2015年6月14日  有人说过:“站在景山上远眺,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沐浴阳光之后,思绪就会穿越到明清。”我想以后能跟一个人,在飘雪的故宫前拥抱,在天坛的祈年殿和蓝色琉璃瓦前拍照,在后海的酒吧里烤火,在南锣鼓巷里闲荡,在圆明园看大水法上的堆积,在三里屯的圣诞树下接吻,在地坛挂满大红灯笼的银杏路上牵手,在景山上看紫禁城许前世今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尤其是在大都市里,那么任何关于家乡的点滴都会让你格外在意。它可能是你临出地铁时身后的一句乡音,也可能是小巷深处的一盘家乡美食,也许什么都不是,就像我那样,看到所有带“云”字的招牌都会愣那么一下。  在北京有一家店,它并不隶属于我,甚至店员和老板都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但是,这家云南土特产商店对我而言意义重大。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我经常跑到那
最近大家对微信只显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争议挺多的。有的人说,过去连陌生人都能看到你十张照片,现在却只能看最近三天了,有的人更新不勤,点进去就只能看见一条线和冷冰冰的“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我凭什么还加你,你日防夜防的防谁呢?  于是我在想,为什么现在微信会有只显示三天这个功能?  其实你们发现了吗,现在的微信的社交功能更趋向于潜社交了。什么是潜社交?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微信好友再也不像过去的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迎春花开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穿着金黄的舞裙在跳舞。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草地变绿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穿着碧绿的衣衫来野餐了。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小青蛙开演唱会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手拿小喇叭把冬眠的动物们都唤醒了。  [摘自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301班王思涵《春姑娘是啥模样》,指导老师:赵 斌]  
长期有人问我,有什么书可推荐给小朋友。  心头跳出的一直是这答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从这部初中读过几遍的书,吮吸了一些营养。当时身边的老师和家长都强烈反对武侠小说(估计现在也有偏见),不过他们多数爱看,兴趣与快乐是诚实的。  《射雕英雄传》是被低估的杰作,在武侠小说中很另类,在于金庸先生描述了适合普通人成长的“学习模型”。主角郭靖,作为男一号,天赋平庸,领悟力不及格,但是朴实、善良,这点像
乍来美国之际,对纽约有个错觉,以为时值高速世纪,地处世界金融中心,一定是瞬息万变,每天都“所遇无故物”,作为卜居曼哈顿的纽约客,当然要“焉得不速老”了。  半年過去,事实并非如此。  路上的匆匆行人是记不住面目的,摩天楼、巴士站、商店招牌,我知道不会每天变花样。但流浪人,总是浪而流之稍纵即逝的吧,不料每天上街,碰来碰去就此几位眼熟能详的星宿:一个矮小的老妪,酒糟大鼻、眯细眼、露骨的小腿、过宽的高跟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想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哥哥让他一同出海钓鱼。  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烦了,问哥哥,你不是要教我写作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  哥哥说,那现在开始教吧。我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  弟弟说,钓到大鱼时。  哥哥摇头说,我的意思是,在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弟弟仔细回忆着。  哥哥启发他,你想想,是鱼猛地咬到钩子的时候,还是往上拽、用棍子打它头的时候
要是我有小孩,我要教给TA的一项最重要的技能肯定不是如何获得成功,而是如何面对失败。成功就像六合彩,中奖的总是少数,况且这中奖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而失败却是这世上少有的公平,它雨露均沾,对每个人都如影随形。就算你胸无大志也逃不过,追女仔败给有钱的老头,种庄稼败给老天,戒烟败给自己,掰手腕败给隔壁的二狗子。  如果你有凌云之志,那情况就更险恶了,人们总是告诉你爱拼才会赢,